愉悦资本刘二海:范式变革下的风险投资 | Joy Insights

愉悦资本刘二海:范式变革下的风险投资 | Joy Insights
2024年06月21日 11:28 愉悦资本JoyCapital

来源:愉悦资本JoyCapital

以下为演讲全文:

非常高兴参加36氪WAVES大会,我分享的题目是《范式变革下的风险投资》。

今天,风险投资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底层的逻辑处在变革期。“范式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需要认清这些变化里存在哪些机会和挑战。

我们可以从社会(城市化进程、全球化3.0、超高性价比消费)、宏观(地缘政治、政策监管、资本市场、气候变化共识)、技术/基础设施/模式(双边重构、AIGC、AIoT与机器人、AR/VR)、产业(汽车与新能源、数字医疗与健康、食品科技与消费)这四大维度去理解创投业正在经历的变化。

围绕这四大维度的则是周期或者是结构性的演化。有的嘉宾提到一级市场已死,这是非常大胆的预言,但也反映出一些状况。VC现在遇到的很大问题主要因为库存效应——一部分项目受到政策监管影响;一部分是在上一个高估值周期做了很多投资,市场变化导致现在出现问题;还有是上市规则发生调整,使一些企业上市遇到困难。

这个演化中也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的因素:从“互联网平台”到“AIGC”;从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到汽车、新能源等“重资产”产业;新基础设施重塑全球经济;“生而全球化”推动全球化3.0。

现在美国股市表现最出色、市值最高的股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部分:代表平台的苹果、亚马逊、Facebook,代表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以及代表AI崛起的微软和英伟达。对比过去美国股市表现好的股票,可以看出来从“平台”到更多主题的变化。

前十几年,美国VC,也包括一部分中国VC关注更多的是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机会。从平台经济、SaaS到AI,基本上都是这条路线。中国现在表现出非常不一样的趋势,尤其是投资主题的多元化,包括了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新消费等,这个变化使得中国投资变得更加多样性。

AI终将成为新基础设施

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AIoT及云、物流和智能制造构成新一代的基础设施,正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进行重构。基础设施具有普遍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一旦形成,影响巨大。基础设施不等于新技术,一项前沿技术在早期会有很高的媒体关注度,但真正影响到经济还得历经必要的阶段。

我们认为AI终将成为新基础设施。AI今天正在作为一个新技术快速成长,但AI本身对经济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大的经济总量。未来一旦成为基础设施,就会参与到经济的循环里重构经济。

这个重构会以“双边”的形式进行:产品/服务应用和用户运营。这样的案例有很多——瑞幸咖啡是我们在A轮就投资的项目,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2023年公司门店总数达1.6万家,超过星巴克中国,年收入2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7%。能够实现这样的增长业绩,是因为瑞幸善于使用数字基础设施,在供应链端进行强化,同时也在用户端进行管理,把两边重构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不同的价值体系。

去年在香港上市的途虎养车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2023年实现136亿收入、4.8亿利润,收入做到了行业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途虎也是既有用户运营,也有供应链垂直整合,还有产品和用户的匹配,其实底层是数据,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

“生而全球化”推动全球化3.0

我们还看到全球化正在快速开展——原来说“世界是平的”,现在是照顾本地的利益相关者。过去说生产制造外包,现在是新的数字基础设施。过去是股东利益第一,现在强调ESG。原来都是大型的跨国公司,今天是“生而全球化”,从诞生就是全球化的公司。

“生而全球化”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使得远程工作、全球协作成为常态,企业的可迁移性大大增强。全球的社交网络和广告平台,如:谷歌、脸书和TikTok等,使得企业能够利用数字市场营销在全球范围内触达用户。数字化、智能化的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更加高效、可靠。数据智能和持续连接使得企业能更快发现和适应客户的需求变化。

其次,供应链、制造和人才是“生而全球化”特别重要的内容。中国在很多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汽车、新能源、物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支付、游戏和社区平台,我们建立了完整、高效的产品制造和供应链。大批高质量的研发工程师队伍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基础是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这个共识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成为中、高端汽车的标配,进而带动了核心零部件快速发展,比如:激光雷达、调光玻璃等,电池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新型电池不断涌现。此外,再次电动化释放了新的产业机会。氢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供电端和用电端的变化还会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的深刻变革。

第四点则是我们的创业家群体。创业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做投资的人对这一点会有深刻的体会,过去二十年,中国涌现出大量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企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海外学生为生而全球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海外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积累,降低了海外创业的门槛。

分享几个我们投资的“生而全球化”案例,

AQARA绿米是一家做全屋智能的公司,与苹果、Google、Amazon、三星、LG都建立了很强的战略合作,现在5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海外,可见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不止是在国内市场上能成长,在海外也快速拿到成绩。

美狮是中国到拉美最大的物流公司,不仅提供国内仓储、物流头程、干线服务,还不断强化拉美清关、落地配、本地仓等服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为跨境出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我们三年前投资了这家公司,一路见证了公司快速发展,去年是拉美电商的元年,整个板块都在快速成长。

LEMMO是一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公司由Mobike原来的首席设计师创办,他们是一家德国品牌,但是研发在中国、生产在波兰,目前在欧洲销售、未来也会卖到全球。他们并不是在中国做了很多年,然后再到海外快速发展,而是第一天就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上世纪解决贸易争端的做法,特别是海外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出口。这些办法对今天的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中欧之间现在存在新能源汽车争端,要解决可能要做技术投资和技术转让,照顾本地利益相关者,然后进行合作。这也是我们提出“生而全球化”非常重要的依据。

期待中国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也会像日本一样出现一大批像盛田昭夫、柳井正这样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一批像蔚来、大疆这样中国的全球品牌正在大量涌现,我们相信他们会在“生而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快速的发展。

今天跟大家分享范式变革下的风险投资,现在问题主要来自库存效应。VC应该以今天的资本市场作为前提来投资,一样可以生存发展,其实进入的价格也降低了。范式变革主要包括从“互联网平台”到“AIGC”;从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到汽车、新能源等“重资产”产业;新基础设施重塑全球经济;“生而全球化”推动全球化3.0。

谢谢大家。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