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刘亦菲崩溃砸家!警惕这些关系中的被动攻击 最伤人

《玫瑰的故事》刘亦菲崩溃砸家!警惕这些关系中的被动攻击 最伤人
2024年06月21日 08:00 快科技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近期热播,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玫瑰的感情经历可谓牵动着万千网友的心。尤其是她跟初恋庄国栋发生争执后,因对方关机失踪而暴力拆家的情节,更是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

不少网友表示,非常理解玫瑰的崩溃和失控,以及由此的极端行为。

的确,在亲密关系里,如果伴侣常常不配合、不沟通、不回应、不担责,总是表现得很不解、很无奈、很委屈,另一方很容易陷入如鲠在喉,有气难撒,有怒难发,有苦难言的状态中,直到情绪失控、崩溃。

如果你也跟玫瑰一样,遇到了类似的伴侣,那么你很有可能正在遭受伴侣的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是一种心理防御 但也是一种精神折磨

每个人都有攻击性,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直面冲突,主动出击。在某些情况下,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作为一种非直接对抗的策略,实际上是一种高度适应性的反应。

当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若选择转移话题、情绪抽离、沉默不语或转身离开等消极手段,这些行为虽看似在回避对方的咄咄逼人,实则是一种隐形的暴力。这种攻击方式隐蔽且复杂,常常使对方感到困惑和无助。

在亲密关系中,被动攻击尤为常见。当一方感受到压力、不满或冲突时,他们可能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是选择通过拖延、隐瞒、敷衍、暗讽或冷漠等间接方式来表达愤怒或不满。

这种行为模式具有双重特性:它既展现出了被动性,又暗藏着攻击性。习惯采用被动攻击的人,常常利用这种“被动性”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之中,而实际上却在暗地里通过隐蔽的“攻击性”来对抗和激怒对方。

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

对于遭受被动攻击的一方,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对方好像也没做什么,但自己就是感到莫名的愤怒和难受,同时也伴随困惑、无助和沮丧。

因此,被动攻击虽然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但也像钝刀子割肉一般,无声无息地慢慢蚕食着伴侣的心灵。它让真正的受害者陷入茫然和不安,就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样,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隐形的伤害。

长期下来,这种持续的折磨会导致受害者产生自我怀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甚至对关系产生绝望感。被动攻击隐而不显,却是真实存在的暴力。

庄国栋是怎么把玫瑰逼成“玫超疯”的?

被动攻击型的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事实上,很多习惯采用被动攻击作为应对和防御机制的人,在他人眼中可能还赋予了“老实”“靠谱”和“好人”的标签。

他们通常不会咄咄逼人或破口大骂,而是更倾向于克制忍耐和沉默不语。即便在你情绪激动的时候,他们也能保持冷静,为你分析利弊、计算得失、划分责任、区分对错。

因此,相对于情绪失控、语无伦次的你,他们显得情绪稳定、冷静理智。而这能很好地掩盖他们闪烁其词、固执己见、歪曲现实、利己主义以及逃避责任的真实行为和将冲突的责任归咎于你的意图:一切都是你的问题,是你在没事找事,与他无关。

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

那么,被动攻击表现为哪些具体的行为呢?

1、被动攻击 1:情绪抽离

情绪抽离,作为一种微妙的社交策略,常被解读为被动攻击的一种明显迹象。当一个人选择情绪抽离时,他们往往会拒绝眼神交流,音调变得低沉,语速放缓,声音失去往日的情感色彩,显得单调而冷漠。

他们不会直接表达“我生气了”或“我不开心”,而是通过冷漠和疏离的态度,间接地传达出内心的不满或愤怒。情绪抽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实际上却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向对方间接宣战,以此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感受。

比如,庄国栋在得知玫瑰不小心看见自己电脑桌面的新邮件提示时,眼神闪烁、回避,语调也变得低沉,甚至站起身离开视频镜头,假装忙碌收拾文件,其实都是在拒绝回应和情绪抽离,试图通过冷漠和疏离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和心虚。

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

他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一方面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应对玫瑰的失望和愤怒,他害怕直接面对玫瑰的质问和指责。

另一方面,他更多的是在反击玫瑰的突然闯入和意外发现,在他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和找好借口之前,就揭发了他努力掩饰的秘密。

2、被动攻击 2:隐含指责

被动攻击,作为一种非直接的、隐蔽的冲突处理方式,常常表现为在言语中巧妙地融入批评、讽刺、批判、嘲弄或抱怨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往往被隐藏在看似无意的陈述或问题中。这种方式使得攻击者能够避免直接的责任和冲突,同时又能让被攻击者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压力或不适。

以剧中男一庄国栋的话为例:“我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不是好事吗,难道你还要因为这个跟我分手吗?”这句话在表面上似乎是表达自己的疑惑不解,实则暗含了对玫瑰“无理取闹”的指责。

这种表达方式让玫瑰感到被攻击,但由于这种攻击并非直接和明显的,她可能难以找到明确的理由来反驳或回应,从而陷入一种被动和困惑的状态。

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图片来源: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截图

3、被动攻击 3:假装无辜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有时会采取一种策略性的沟通方式,即假装无辜,来实施被动攻击。他们会刻意展现出一种被攻击、被曲解、被指责的受伤状态,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立场,以此营造一种错觉,让对方误认为是冲突的挑起者,甚至是吵架的罪魁祸首。

这种策略使得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负罪感,仿佛真的成为了施害者,同时也在无形中剥夺了对方自辩和自卫的权力,使对方成为了最大责任人。

例如,庄国栋对玫瑰说:“是你要我坦诚,不让我骗你,我跟你说了实话,你又接受不了,能不能不要这么口是心非?”以及“你能不能不要老曲解我的意思?”这些话语表面上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和不满,看似是在抱怨对方的不解与误会,但实际上是在巧妙地回避自己的责任,将问题归咎于对方。

4、被动攻击  4:拒绝回应

拒绝回应,是一种被动攻击,更是一种情感惩罚。这种策略将原本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矛盾升级为冷暴力,无声地宣告了自己在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获得控制权。

在玫瑰两次询问“想清楚了吗”时,庄国栋并未给予直接的回应,而是转向利弊分析、得失计算和因果推理,这种看似理智而冷静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巧妙地回避情感层面的对话。他用数据和逻辑筑起了一道高墙,不仅阻挡了玫瑰探寻他内心真实想法的尝试,也是在拒绝共情玫瑰的情绪。这不仅是一种对玫瑰的忽视,更是对关系本身的一种伤害。

当面对玫瑰的再次质疑和表达情感需求时,庄国栋选择了“关掉,不跟你吵”的策略。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为了避免冲突的激化,但实质上,他是在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操控着对话的走向,并以此作为惩罚,将对方置于一个被忽视、被冷漠对待的境地。

因此,玫瑰才是那个被四面石墙囚禁的受害者,难以逃脱、无法挣扎,被遗弃感和被拒绝感将她淹没,逼向崩溃。

结语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挣扎和困惑。剧中的庄国栋算不上真正的“渣男”,但也谈不上是一个理想的恋人。爱情有时候很难分清楚谁对谁错,只能说双方的频道没对上,节奏没跟上,所以乱了阵脚,失了分寸,也毁了爱意。

面对爱情的波折,我们应当像玫瑰一样,在情感的风暴中及时清醒,敏锐地察觉伴侣的隐性攻击,并果断地抽离出来,以此保护自己免受更多的情感伤害。

参考文献

[1]斯科特·韦茨勒.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者.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

[2]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冷暴力.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3]蒂姆·墨菲.劳丽安·奥伯林.隐形攻击:如何避免成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

[4]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Definition, Examples, Tips (verywellmind.com)

[5]Passive-Aggression | Psychology Today

[6]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Examples, definition, and more (medicalnewstoday.com)

[7]斯蒂芬妮·莫尔顿·萨尔基斯.治愈隐性虐待:10种从心理虐待中康复的实用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玫瑰刘亦菲情绪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