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吸附剂可迅速捕获二氧化碳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吸附剂可迅速捕获二氧化碳
2024年06月20日 06:25 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李怀光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lexander C. Forse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吸附材料合成的新路径,开辟了碳捕集、碳利用技术的新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采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作为吸附剂的碳捕集方法,具有吸附容量大、效率高、速度快等显著优势,但是吸附产物碳酸盐具有较大的晶格能,需要在900℃的高温下进行二氧化碳脱附,大大增加了碳捕集的运行成本。如何降低捕集能耗是目前高性能吸附材料研发的关键。

该研究通过电化学技术分离带电离子作为吸附位点,成功设计开发出一类新型吸附剂材料——带电吸附剂。这种吸附材料在低成本活性碳的孔隙中,积聚大量活性氢氧根离子,并通过形成碳酸(氢)根的方式,迅速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与传统的块状碳酸盐相比,带电吸附剂的脱附过程无须克服晶格能垒,因此能在相对低温(90至100℃)下完成脱附。同时,由于吸附剂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可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原位焦耳加热脱附,极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固态核磁测试数据表明,焦耳加热能在极短时间内将材料迅速加热至90℃,实现二氧化碳的完全脱附。

该带电吸附剂所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二氧化碳捕集之外,带电吸附剂的结构多样性将为其他领域的新材料设计提供思路。此外,带电吸附剂良好的导电性与焦耳热再生技术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449-2

二氧化碳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