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用上27200转超级电机!竟然被外媒吹成保时捷杀手

小米SU7用上27200转超级电机!竟然被外媒吹成保时捷杀手
2024年06月20日 09:00 快科技

兄弟们,小米 SU7 去纽北刷圈了!

就在前几天, Carscoops ( 一个类似汽车之家的海外网站 )发了一条小米 SU7 在纽伯格林赛道刷圈的消息。

你别说,这米车一到外媒的镜头下面,气质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尾翼,这涂装,加上这个干翻保时捷 Taycan 的标题,还真有点当年看保时捷和特斯拉纽北大战的感觉了。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到,这台 SU7 大概率就是目前还没有上市的高性能版本。它有着固定式的尾翼,更宽的轮毂( 后轮的宽度或许是之前泄露的 315 )以及更强的性能。

最高车速,甚至直接去到了 311 km/h 。

快是真快啊。

它用的电机,或许就是那个有着 27200rpm/min 最大转速的 V8s 电机。

这次纽北刷圈被拍到,应该也算的上是这台高性能电机的第一次非正式亮相。

要说这台电机有多厉害,只要回去看看当时 SU7 的发布会就能知道了。

硕大的屏幕上啥都没写,就放了个巨大的转速数据,还起了个超级电机的名号。

这个数据,一旦量产,直接就成了国内,甚至是全球车企量产电机里的第一名。

那肯定有人会问了,这个电机最大转速到底有个啥用啊?

因为不只是小米,像极氪、智己这些新势力们,在发布会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攀比起这个数据。

你做到 1 万转,我就要做 1 万 5 。你也做到 1 万 5 ?那我可直接奔着 3 万去了。

好像谁更高就更牛逼。

看给我雷总激动的,做到第一以后嘴角比 AK 都难压。

但是。。。你们好歹告诉大家到底为啥要卷啊!ヽ ( `Д? ) ?

确实啊,相比续航、智驾这些大家关心的配置,角落里的电机转速表面上看可能确实没有亮眼。但它对于电车来说,几乎就相当于变速箱之于油车,其实是个关乎车子动力输出强弱的大事。

毕竟一提到电车,大伙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是加速贼猛,但是加着加着,很容易就没有力气了。

确实,中后段加速疲软的确是目前绝大部份电车的通病,而这,是由电动机的输出特性决定的。

首先咱们需要知道一个概念啊,在大部分电车都没有类似变速箱这种换挡机构的前提下,电机的转速,也就是电机能转多快,其实就代表了车轮能转多快。

换算的公式大概是这样:

车速 = 转速 * π * 车轮直径 / 60 * 传动比

除了转速和车速以外,剩下的都是定值,所以简单点说,转速越高的时候,车子跑的也就越快。

可别看困了啊,跟上我的思路!

明白转速和车速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张图。

这是一张电机的扭矩输出随转速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转速,可以简单理解为车速高低。纵坐标扭矩,指的其实就是车子能使出的力气大小。

可以看到,当转速达到一个定值之后,电机的扭矩就会嘎嘎往下掉。

翻译一下就是达到一定车速以后,车子就没啥力气了。加速慢,没动力,也就是大家都在说的后段疲软。

OK ,现在如果你是一个电驱工程师,想要解决开到一半力不从心的问题,你的方法肯定是:________。

谁说的把电机换成发动机,拖出去!

肯定要么就是把转速拉上去,让这个最大扭矩的输出平台尽可能的往右边延伸,覆盖到更多的车速。

要么就是和保时捷 Taycan 一样,转速不用太高, 16000rpm/min 就够,但是得给电机配一个小型的变速箱,像发动机一样,通过改变输出的齿比把跑高速的动力提上去。

这也就有了厂家们在最高转速上的疯狂攀比。

那想过去也知道,这种能够补全基础短板的技术,肯定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搞定的。

里头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基本就是一顶一的难。

甚至可以这么说,能在不牺牲其他性能的情况下把转速搞上去,基本就代表了一个企业足够牛逼。

举个例子,当一个东西越转越快的时候,最需要担心的问题肯定就是离心力。根据公式

离心力 = 质量 * 角速度? * 半径

就算转速只增加一丢丢,离心力都是平方级别的往上涨。

一个常规尺寸的永磁同步电机,在每分钟 5000 转的时候就会收到 13 万牛大小的离心力,相当于有十几吨的力在扯它,对转子的强度要求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解决办法呢,一是用上强度超高的硅钢片( 电机的转子是由好多个硅钢片叠起来组成的 ),让转子本身变得更硬。

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其实都是这样一片片叠起来的

二是在转子的周围缠上一圈高强度的材料,就比如特斯拉和小米的方案,就是在转子的外侧缠绕一圈碳纤维材料。

像围栏一样把转子包起来,防止它转着转着就散架了。

这还没完,除了离心力以外,电机转快了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会发热,干红温了就。这不仅会让电池电量白白浪费,还会让电机里头的永磁体失去磁性,影响电机的性能,严重点可能还会把电机烧坏。

咋降温?拿风扇对着吹不现实,像油车那样利用撞风来散热虽然可行,但基本都拿去给电池散热了,想散热只能从电机本身下手。

大部分车企们的做法,是在电机的定子里头设计油路,因为油本身不导电,散热的能力又强,直接把电机的定子泡在油里肯定最省事。

比较变态的车企一看定子都上油了,那要么给转子也开点槽,于是就有了油冷的转子。

中间那根就是转子里头的油路

到这差友们肯定要说了,好像这些技术都不是很难嘛,提高个电机转速岂不是洒洒水?

确实啊,看这些技术单独拆开感觉难度都不大,但电动车的底盘可不像燃油车那么空旷,有一个又大又重的电池包搁那放着呢。所以电机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做到足够小且足够轻,才能在不影响车内空间和电池包大小的情况下,把整车的性能搞上去。

把这么多设计合在一起,还得做到又小又轻,是不是感觉研发的难度一下就上来了。

所以啊,现在放眼全球的厂商,真正能把电机做到短小精悍的,要么就是车子卖的贵,要么就是公司体量大,啥意思,能挥霍的钱多呗。

像是美国的高端新势力 Lucid ,他们家的电机就做到了 19500rpm/min ,整个总成就这么大点,重量也只有 31 公斤左右。但峰值的输出功率却能干到 500kW ,也就是六百多匹马力。

价格嘛自然也是很顶,用上了这个电机的版本最少十万刀起步,基本已经和 911 一个价了。

开头小米这个搭载 V8s 电机的高性能版本,传言价格也要去到 40-50 万。按小米一贯的低利润率作风,这车的成本可能确实挺高。

那说了这么多,大伙对电机为啥要整高转速有大概了解了不?

往简单了说,车企们之所以卷转速,本质上还是想让咱们开车的时候动力更强点,开着更爽点。

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我觉得再提升转速的同时,续航、能耗这些影响用车便利性的数据也非常值得关注。

毕竟和高性能的油车更费油一样,高功率、高转速的电机相对来说也会更费电。

像是之前某款新势力车型就被大伙起了个电动纳智捷的外号,原因就是它那个超大功率的后桥电机猛是猛,但能耗也是着实不低。

如果要我选,我宁愿它的动力没那么强,能耗低点,续航长点,日常能少充几次电也方便不是。

所以现阶段,我觉得这种两三万转的电机,当做品牌的技术标签,放在顶端的车型上,合适。毕竟卖的贵,买得起的差友也不会在意那么点电费是吧。

放在所有车型上做成标配?要么还是算了吧,我可是充电都得等到大晚上谷电才去的诶,不合适不合适。。。

哦对了,大伙觉得小米能在纽北干掉新款的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不?

小米保时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