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桩造假案撼动不了丰田章男

几桩造假案撼动不了丰田章男
2024年06月19日 18:28 快科技

没有意外,丰田章男成功连任丰田会长。

昨天,日本爱知县丰田总部,丰田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丰田章男(Akio Toyoda)再次被任命为丰田汽车会长。

此外,包括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Koji Sato)和两名执行副总裁中岛裕树(Hiroki Nakajima)和宫崎洋一(Yoichi Miyazaki)在内的其他9名董事会成员也成功连任。

丰田章男虽然连任,但股东的投票率却是有史以来最低,有外媒透露,股东投票率仅为72%,而前两年,丰田章男的投票率最高能达到96%。

而且最让丰田头疼的在于,最近造假事件和海外投资者对丰田章男的质疑甚嚣尘上,丰田章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连任会长。

即便有不少投资人反对,但从结果来看,丰田还是选择了丰田章男。

01、投票率创新低

面对这一结果,外界其实早已心中有数。

这次的丰田股东大会上,共有4656名股东出席,会议大概持续了1小时50分钟,虽然投票的细节尚未公布,但丰田公司表示:含丰田章男会长继任在内的10名董事任选等丰田公司方面提出的3个议案均以过半数的赞成票通过。

在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结果背后,其实有一番波涛汹涌的“斗争”。

因为在2024年6月丰田造假事件曝光后,持有丰田约四分之一股权的海外投资者对丰田章男连任董事长表达出了反对情绪。

而且,在此前已经有两家可以行使表决权的咨询公司,分别为代理咨询公司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和格拉斯-刘易斯(Glass Lewis)建议丰田章男不得连任董事长一职,理由是丰田的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并对董事会的战略持股和股本回报率表示质疑。

而且ISS在一份代理报告中直言,丰田近一段时间来沸沸扬扬的车辆测试造假事件,其最终责任人无疑就是丰田章男。

丰田章男如今虽获得连任,但今年股东的支持率却创下了历史新低,有外媒透露,今年丰田章男在股东投票中的支持率仅为72%。

作为参考,丰田章男在2022年的丰田股东大会上以96%的超高投票率连任成功,不过就在去年,丰田章男卸任社长之后,其投票率就下降到了85%,已经明显低于前一年。

而且有意思的是,丰田集团在6月12号率先召开的其旗下公司自动织机的股东大会上表示,丰田章男不会再出席旗下公司的股东大会。

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大发工业等企业出现认证不正规的问题,因此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股东大会是企业与股东一年一次的对话场所,自己出来的话就会改变股东大会的意义,不是上策。”丰田章男表示,今后将亲自前往各公司的现场进行沟通。

说的通俗点就是,因为自己旗下的公司频频出现问题,不能再高高在上,要深入到企业的一线去了解公司,所以不再参加每年的股东大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丰田章男在今年1月末的记者会刚刚表示过,为了把握公司的进展,自己将出席集团17家主要公司的股东大会。

虽然反对声众多,丰田章男能成功连任也在意料之内。

这一点从丰田的股权结构就能窥探一二,丰田的股权主要分布在本土股东与海外投资者之中。

丰田最大的股东分别是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等日本公司,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约为39%。其他日本实体公司实体占25%,外国投资者占近22%,个人股东约占14%。集团公司丰田织机是第二大股东,零部件制造商电装公司是第六大股东。

这一持股结构让丰田股东的话语权被极大地集中于本土机构和丰田自己手中。

而对于丰田章男的大部分反对意见,绝大部分是来自海外投资者,其对日本企业长期存在的交叉持股并不买账。

而有着最大控股权的本土股东们,在丰田集团旗下其他子公司持有大量丰田股份,他们的支持为丰田章男提供了重要的后盾。

占据了近14%股权的散户股东们,因为丰田在2023年创造的业绩历史新高,在利润回报与股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丰田章男的人气可以说丝毫没受造假事件的影响。

不过,在这次的股东大会上,仍有不少人直接提到了丰田的欺诈性认证测试丑闻,要求丰田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说明。

CEO佐藤恒治在股东大会上表达了歉意,这也是违规问题公布于众之后,佐藤首次在公开场合发言。其反省称,“在没有经过正确认证过程的情况下”进行了量产和销售,并称公司正以丰田章男为中心“致力于从根本上对风气进行改革”。

看,无论是调整还是改革,丰田章男仍然是丰田的灵魂人物。

02、“丰田还好吗?”

在昨日的丰田股东大会问答环节上,有股东直言不讳地发问:“丰田还好吗?”

自6月3日造假事件曝光以来,丰田股价和市值持续下行,股价累计下跌超过11%,市值损失约3.83万亿日元,约合1761亿元人民币。

尽管包括丰田章男在内的多名高管近期已经多番道歉,但这显然不能让所有股东满意,因为丰田的销量和品牌信誉确确实实受到了影响。

有日本当地的消费者就表示,自己确实有丰田品牌的汽车,但正在考虑是否换成其他品牌。“我觉得今后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

虽然丰田中国也迅速回应,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但是从事实来看,价格已经开始“大跳水”。

6月18日,一汽丰田官方微博宣布,即日举行24小时限时特卖会。其中,紧凑型SUV卡罗拉锐放售价9.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3万元;紧凑型轿车卡罗拉售价7.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

而且造假这件事影响的不只是丰田企业,也坑惨了上下游的产业链条。

日本一家二手车经销商工作人员称,最近几乎看不到打算购买涉事车辆的顾客了。虽然其他车辆偶尔能卖出去,但总体销量并不理想。与三个月前相比,这个月的销售额减少了约50%。

而且产生经营问题的二手车商还不仅此一家,如何处理现有的库存成了一大问题。

从6月6日开始,丰田就已经暂停生产卷入认证欺诈的问题车型,一直到本月28日,丰田汽车东日本公司不得不暂停其宫城大衡工厂和岩手工厂“卡罗拉菲尔德”“卡罗拉爱信”和“Yaris Cross”3种车型的生产。

为丰田供应车身零部件的主力供应商双叶产业公司也于6日至28日关闭其位于岩手县平泉町的工厂部分生产线,员工将被安排检查和维护设备,或在其他生产线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5月,丰田的供应链就包含3.9万家公司,交易总额达20.7万亿日元。这就意味着,赔偿金额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瑞穗证券经济分析师石山孝高测算,因停产事件,丰田对供应商每月补偿金或将高达220亿日元。

而且汽车产业作为日本的重点经济支柱,造假事件的爆发,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要知道,日本的制造业被曝光并非首次,又逢日本国内经济长期处于下滑态势,日本内阁府此前表示,截至3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萎缩1.8%,而初步数据显示的萎缩幅度为2%,不及经济学家预期的持平。

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了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0%,继去年第四季度转正后再次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当季内需环比下降0.2%,其中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下降0.7%,出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

去年年底,丰田汽车旗下日本大发工业公司造假停产,造成今年一季度GDP走低、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日元(约合7亿美元)。日本国内智库估算显示,若相关车型停止出货4个月,日本GDP或减少约9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5亿元),加上关联产业损失,GDP预计减少约24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2.8亿元)。

除了信誉和质量危机之外,面对新能源趋势,丰田也在失去油车的优势。有日媒评论,日本电动汽车已然处于落后态势。去年日本市场上销售的纯电和混动车型仅占全部汽车销量的3%到5%,远低于中国和欧洲的水平。 

在这一系列影响下,丰田能不能力挽狂澜,就看接下来丰田章男怎么扭转局势了。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