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镇全员投票决定杀死700只鸽子:动物保护组织不干了

德国小镇全员投票决定杀死700只鸽子:动物保护组织不干了
2024年06月19日 01:26 快科技

鸽子,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美好的,它是和平的象征,是爱情的使者。

在古代,鸽子是帮我们传递消息的好伙伴;在现代,鸽子还是我们喜爱的美食之一。

但在国外,鸽子却有“长翅膀老鼠”的称号,已被多个国家视为城市害鸟。

常去国外旅游的人,就能深刻体会这种感觉,国外的鸽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它们在人行道上散步啄食,在头顶上咕咕叫,一群一群停在屋顶上休息,还会大量聚集在广场上丝毫不惧怕人类,一群飞起来几乎是遮云蔽日的感觉。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4亿只鸽子,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

它们已然成为很多城市的景观之一,但由于数量太多,很多城市正笼罩在“如何驱逐鸽子”的阴影中。

德国小镇林堡就是其一,这个地方正在为700只鸽子而发愁!

2次投票决定灭鸽,还是无法实施

6月9日,关于“捕杀700只鸽子”的提议,德国小镇林堡进行全民投票。

结果显示,超过53%的人支持捕杀鸽子,票数为7530票。

如果按照投票结果,超过一半人支持,那意味着允许请一位鸽子猎人来猎杀城市里的鸽子。

根据规定,他可以采取这样的猎杀方式:把鸽子引诱到陷阱里,用棍棒击晕,然后扭断它们的脖子。

但这个决定,遭到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这是他们第二次反对这件事了。

早在2023年11月,小镇官方会议就通过了捕杀鸽子的决定。

当时动保组织就反对,大概意思是:“2023年了,我们不能因为讨厌动物或者动物惹恼居民,就去杀死它们,这是粗鲁且无法让人接受的行为。”

这个决定就被搁置了,到今年6月份,小镇再次开启投票,结果还是明确指向杀鸽子。

然而,动保组织漠视投票结果,依然反对,甚至有人公然威胁:“如果真的杀鸽子,将提起刑事诉讼!”

为什么国外的城市鸽这么多?

很多人不解,中国是最早养鸽子的国家之一,为什么城市里的鸽子基本看不到,而国外这么多?

科学家将现在聚集在城市里的鸽子,称之为城市鸽,城市鸽是家鸽的后代,或者是家鸽野鸽杂交的后代。

起初,这些鸽子都是被人类饲养,并带到城市地区的。

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里看到的鸽子,大部分依然还是养殖的,没有出现泛滥迹象。

但国外的鸽子就不一样了,基本已经处于野生状态了。

那时候,他们觉得鸽子已经没啥用了,便将鸽子放生了,没成想造就了城市鸽,一种能完美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

在野外,鸽子喜欢居住在悬崖上,恰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悬崖非常相似,都是光秃秃的,给城市鸽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

鸽子本身对食物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天然食物,仅靠人类垃圾它们也能生存,也能繁衍后代,繁殖能力超强,每年可产10只幼鸽。

在这些优势的加持之下,鸽子开始自由繁殖,慢慢地,很多大城市,像华盛顿、伦敦和墨尔本,就被鸽子占领了。

城市鸽太多,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大。

显而易见的就是城市清洁问题,这辆车停在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的一个马路上,车身已经沾满了粪便。

据统计,一只城市鸽一年要产超过20斤的粪便,这么多粪便,要么是落在游客头上,要么就是落在建筑物上。

清理建筑上的鸟粪便,是一项价格昂贵的工作。

2015年,佛罗里达州就支付了11212 美元,来清理一座学校的鸽子粪便。

除此之外,鸽子粪便最大的影响则是,它会传播疾病。

乔治市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经常喂鸽子玩鸽子,出现发烧咳嗽症状,紧急入院,结果证实感染鹦鹉热,一个月才彻底康复。

还有一位饲养鸽子的宠物主表示,自己因为鸽子出现了轻微的肺部感染。

有研究表明,鸽子身上的人类致病微生物高达60种,有5种是人类容易得的,这些人生病就是接触了患病鸽子的粪便,或者吸入了它的羽毛和灰尘。

杀700只鸽子,为啥这么难?

既然鸽子有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为什么动保组织还要反对呢?

一是觉得这种方式太残忍,二是觉得效果不佳。

在过去,很多城市用过猎杀控制数量的方式,但并不是百分百有效果的。

像瑞士巴塞尔就是这种情况,据当地新闻报道,从 1961 年到 1985 年,该市每年捕杀约 100000 只鸽子,但这么多年鸽子数量依然保持稳定。

后来一个叫“鸽子行动”的组织,提出可以试试禁止喂养鸽子和捡鸟蛋。

他们在城市里安装了鸽舍,这样就可以轻松拿走鸽子蛋,用假蛋来替代,与此同时,呼吁人们不要喂食鸽子。缺少食物的鸽子,寿命短很多。

经过4年的实践,效果确实不错,瑞士巴塞尔的鸽子数量下降了50%。

然而,德国似乎无法执行这一项。

因为2021年,柏林动物保护组织就“禁止喂养鸽子是否合法”一事,向有关部门咨询意见了。

结果他们的意见就是:城市不能禁止喂养鸽子,甚至有义务照顾这些动物,因为它们是被忽视的家养物种的后代,而不是野生动物。

所以,德国这个小镇只能寻求别的解决方案了。

官方预估,要解决这700只城市鸽,至少还要2年时间!

德国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