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融资37亿,李兆基长子是“关键先生”

一笔融资37亿,李兆基长子是“关键先生”
2024年06月18日 11:03 投中网

联手世界排名第一的科学家。

替代锂电池,依旧是当下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命题之一。近日,根据SEC上的文件显示,新型电池制造商EnerVenue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期望金额为5.15亿美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声称,开发了一种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用于长期可再生能源存储的技术。目前文件显示,EnerVenue已经筹集到3.08亿美元,还剩2.07亿美元待售。而EnerVenue上一轮融资,还要追溯到2021年的1.25亿美元A轮,估值在4~6亿美元,由斯伦贝谢新能源公司领投,沙特阿美Aramco Ventures、IDG资本跟投,EnerVenue牵头人之一,香港中华煤气集团主席、李兆基长子李家杰追加投资。时隔三年再次开放融资窗口,并且无论是期望的估值还是融资金额,相比三年前都大幅增长,一个合理的猜想是,EnerVenue的技术迭代到了关键阶段,资金需求巨大,商业化前景也逐渐明朗。毕竟此前A轮融资时,创始人崔屹曾表示,将加大力度拓展中国市场。而伴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锂电池格局逐渐清晰,想要弯道超车,就必须得出奇制胜。两位关键的明星华人对于这个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初创项目,乍一看我以为是美国科学家和VC们的杰作。但实际上,EnerVenue由两个华人牵头,他们分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系教授崔屹和香港中华煤气集团主席李家杰。1976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崔屹,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科研履历。1993年,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师从国际顶尖化学家Charles Lieber,仅用4年就完成了硕博连读;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是另一位顶级科学家Paul Alivisatos。之后,他在28岁时就入选了世界顶尖100名青年发明家。29岁入职斯坦福大学、34岁升任斯坦福终身教授,38岁就被路透社评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学家。2020年,他成为斯坦福能源研究所的首位华裔主任,也就是在同一年,他在李家杰的强力支持下,从0到1创建了EnerVenue这家能源创新企业,推动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落地。EnerVenue是崔屹的第三次创业,早在2008年,崔屹就在美国硅谷创立了第一家公司Amprius。该公司专注于开发和生产新一代的高能锂电池,致力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2022年,该公司已经在美股上市。2015年,崔屹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合作,共同创立了4C Air公司。4C Air致力于将崔屹发明的一种能过滤99% PM2.5且透气的纳米高分子纤维过滤膜技术产业化。这项技术不仅用于制造口罩,还计划用于生产纱窗等产品,以应对空气污染问题。而EnerVenue故事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李家杰,是香港中华煤气集团主席李家杰,如果说这个title可能稍显陌生,那他的另一个身份,香港首富(2020年)李兆基的长子,李家诚的哥哥,想必大家就熟悉多了。与李家诚不同,他为人低调,并在投资领域频频出手,关注点之一就是全方位推动智慧能源创新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全球技术及人才资源整合、资金支持、应用场景开放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助力。据悉,在EnerVenue的初创阶段,香港中华煤气不仅提供资金支持,在策略制定、产品落地、市场拓展、融资计划等多个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尤其是通过开放自身的应用场景助力EnerVenue产品的快速落地。比如,EnerVenue 12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就是由李家杰领投的,Energy Capital Partners 的创始人Doug Kimmelman也参与其中。再比如,2021年4月,EnerVenue与香港第一家公用事业公司、大中华区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港华燃气签署了分销协议。成立至今,EnerVenue只做了两轮股权融资,除了种子轮,还有2021年进行的1.25亿美元A轮融资,彼时,该公司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其镍氢电池生产规模,包括在美国建立超级工厂。其A轮融资背后的资方也颇有看点,是斯伦贝谢新能源公司领投,沙特石油Saudi Aramco、IDG资本跟投,李家杰追投的。尽管EnerVenue的技术仍处于进入市场的早期阶段,但投资者和潜在客户对该公司的兴趣一直很浓厚。据Heinemann称,公司最初只计划筹集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但由于投资者的兴趣过于浓厚,董事会和管理层决定以比原计划更快的速度扩大生产能力,将融资金额增加到1.25亿美元。可即便如此,这笔资金还是超额认购了2倍,也就是说投资者想要投资2.5亿美元,但EnerVenue管理层不想在早期释放太多股权,拒绝了价值1.2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者资金。显而易见,EnerVenue想干票大的。当然,能源基础设施公司斯伦贝谢和沙特阿美的风险投资部门,两大巨头站台,也为EnerVenue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据悉,EnerVenue是Aramco Ventures成立以来的最大投资项目之一。而斯伦贝谢方面,除了投资外,还与EnerVenue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分销和制造协议。斯伦贝谢旗下斯伦贝谢新能源的业务部门,将在EMEA(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制造、销售和分销由EnerVenue供电的电池装置。“无所不能的电池”成立于2020年的EnerVenue,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年轻公司,但技术实力却不可小觑。据悉,EnerVenue推出的镍氢技术,最初是用于储存国际空间站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卫星电力的电池,最早由美国NASA开发并大规模应用,从使用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以及超十万次充放电循环。之所以能够在航天领域应用,是因为镍氢电池符合该领域理想电池的画像:它可以承受严寒和酷热,基本不需要运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容量不会损失太多,这意味着它可以持续到航天器的预期寿命结束。好归好,但缺点也不是没有——贵,当然对于航天领域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何况想必其他特殊的航天器零件来说,它的价格简直不值一提。但如果应用在储能领域,应用到“地上”,价格可就成了镍氢电池的一大阻碍了。也正是如此,虽然该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颇久,但几乎没有人想着把它复制到其他领域。直到2017年,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在NASA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化学成分,去除了昂贵的铂金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崔屹预计,当电池大规模生产时,这一调整和其他调整将有助于将每千瓦时成本降至80美元以下,且这个数字在持续下探,可能降到30美元或更低。相比于此前每千瓦时约20000美元的成本,下降幅度是巨大的,这也是EnerVenue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关键原因之一。此外,按照其刚成立时发布的通稿中的描述,该电池技术还有以下优势:1、使用寿命为30年,可循环使用30000 次,制造商还提供 20 年/20000 次循环保修,保证该期限过后电池容量至少剩余 88%,其每平方英尺的能量密度等于或优于锂离子电池。2、EnerVenue 电池的最新版本扩展了该解决方案的操作灵活性(C/5 至 5C 的广泛充电/放电范围)和成本效益(材料成本低,资本支出低于锂离子)优势,适用于各种用例的固定存储项目。3、镍氢电池技术在偏远和恶劣条件下的性能尤其出色,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60°C,美国宇航局卫星上的使用就证明了这一点,并且无火灾或热失控风险,无有毒物质,具有广泛的快速和慢速充电功能。EnerVenue首席执行官Jorg Heinemann还曾提到,这种电池具有防火性能,可以轻松进入锂离子电池无法进入的领域,或者进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有所担忧的领域。简而言之,镍氢电池可以做到锂电池所能做的一切,甚至更多。不过,电池本身看起来更像加长的SCUBA气瓶,这是因为它们必须包含气态氢,当电池充电时会释放氢。这也就决定了,EnerVenue主要应用在公用事业规模的能源存储场景中,像是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的备用电源系统,而且它们目前也不会在争夺电动汽车的市场。万事具备,只差量产复盘EnerVenue这四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商业化很迅速的项目。此前的两轮融资,分别完成了技术实验落地和建设工厂的任务。A轮融资后,该公司便发力商业化,并接连签下了多个订单。比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商Pine Gate Renewable Energy签订了2.4GWh 订单,以及Schlumberger New Energy的订单。2023年9月,Heinemann曾透露,该公司已经拥有超过7GWh,即价值约4亿美元的采购订单,他还说:“我们的使命是成为为全球发电厂、企业和家庭提供服务的第一大固定存储供应商。”同年10月,EnerVenue与巴西的一家客户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主供应协议 (MSA)。这笔交易标志着EnerVenue进入南美市场。EnerVenue之所以能够顺利签单,宏观来看,目前各国对能源储存的投资已超过350亿美元,而两年前仅为200亿美元。回归到EnerVenue本身,有巨头站台是一方面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其拥有成本比锂电池更低,虽然单价高,由于少了很多维护成本,在客户看来,更具性价比。EnerVenue称,镍氢电池的设计非常易于制造和组装。预计制造、加工和资本支出成本将约为同等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五分之一。对EnerVenue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我们知道这项技术是可行的,”Heinemann表示,“许多潜在的技术风险已经得到解决。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工程和运营方面的挑战仍有待克服,但我们已经远远摆脱了‘科学项目’模式。”所以,EnerVenue下一个挑战将是完成工厂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并将其新型电池推向世界各地,相信这也是此次5.15亿美元融资的主要用途。因此从去年开始,EnerVenue就已经开始快速推进建厂的规划和时间表了。去年3月,EnerVenue表示正在美国肯塔基州建立一座1GWh工厂,并计划年底投产。该工厂占地55个足球场,将设有电池设计、制造和测试设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 EnerVenue的10 亿美元投资下,计划达到年生产能力为20GWh。同年10月底,EnerVenue投资建设的屹创新型储能项目,已经落地常州市武进高新区,这也是一个 1 千兆瓦时 (GWh) 储能工厂。该项目预计将于明年初完工,随后将在美国和中国建设高达 10 千兆瓦时的储能工厂。 这样看起来,EnerVenue推进镍氢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已经“万事具备”,就差最后的2.07亿美元了。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