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1.75亿的“公交神器”车来了,要IPO了

年收1.75亿的“公交神器”车来了,要IPO了
2024年06月17日 16:21 投中网

专题:“公交神器”车来了赴港递表 滴滴、阿里们押错了宝?

  截至目前,车来了一共完成过6轮融资,IPO前的估值达1.04亿美元。

  又一家互联网时代的明星公司要去港交所上市了,如果最终能够上市成功,我想这一定是个好消息。近日,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MetaLight Inc。(下称元光科技或车来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车来了的标签真不少:背后的投资公司有滴滴、阿里、雷军,还是中国公交领域时序数据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三的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此外如果能够成功上市,还有可能成为“智能时序数据第一股”。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还是一家成功融了6轮的互联网公司,永远不缺一手脍炙人口的融资故事。从车来了欲IPO这件事上,其实可以看到昔日互联网时代的辉煌。中国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用户数超2.64亿为什么说从车来了身上能够窥到当年互联网融资时代的辉煌?因为故事雷同性还是挺高的。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说当年滴滴创始人程维的创业故事:因为下雨发现打车极为不便,萌发了创建一家在线叫车的想法。车来了也差不多。车来了的创始人邵凌霜是武汉人,在北京读博时因冬天等公车太冷,便萌发了“如果能精确知道公交车到站的时间”就能少挨冻、免受等车之苦的想法,车来了app就此应运而生。2010年,邵凌霜回到武汉成立了元光科技,作为一家数据智能公司,专注于利用时序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发现及预测分析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模式及波动特征,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为个人、企业及政府提供精确预测并支持智能决策。2013年,车来了的移动APP推出,通过分析交通机构授权的GPS数据、用户查询记录和搜索历史,以及公交和用户的数据汇总,车来了提供即时的公交车时刻表及准确预计的车辆到达时间。按照招股书上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车来了用户数超过2.64亿,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约2530万。截至2023年12月31日,车来了的地域范围已扩展至全中国近450个城市及乡镇。根据灼识咨询资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城市覆盖范围计,车来了为中国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业务遍及264个城市。按2023年收入计,车来了是中国排名前20的时序数据服务提供商之一,以及按2023年时序数据服务收入计,还是中国公交领域时序数据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也就是说,通过车来了,用户不仅能准确地知道公交车到站的精确时间,对公交运营在实时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路线规划上都有实际性的改善。雷军退出,回报超5300万作为一家明星互联网公司,车来了的融资史还是挺顺利的,雷军的顺为资本便是其最早的天使投资方之一。创始人邵凌霜就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一句话,“车来了运气算好,早期投资机构见了5家10家,就有人投钱。”的确如邵凌霜所言。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车来了APP上线后,邵凌霜给雷军发了封邮件,第二天收到雷军回复,约创始人“到北京聊聊”。之后,雷军妻子受邀到武汉实地测试,双方见面后,只用半小时就确定了投资意向。2个月后,融资款到账。当年雷军对车来了的评价很高:是刚需,硬需求。还将车来了称为“公交神器”。截至目前,车来了一共完成过6轮融资,IPO前的估值达1.04亿美元。除了雷军之外,滴滴、阿里、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都支持过车来了。招股书显示,IPO前滴滴持有元光科技18.11%的股份,为最大外部投资方;阿里亦持有元光科技超10%的股份。说到这里其实可以发现,顺为资本作为最大的天使投资人,已经在招股书中消失。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老牌投资人在退出上的敏锐度着实高。雷军第一笔投资是在2013年,当时以120万元入股车来了,在2016年车来了的B1轮融资中,滴滴以1880万美元进入车来了,正是在这轮融资中,顺为资本开始了它的退出:以超过565万美元的价格转让了部分股份给滴滴,同时也向Honghe Venture转让了价值20.68万美元的股份。2024年5月,相当于在车来了向港交所递表的前夕,顺为资本将剩余的股份转让给Garaitz Capital,价格为172.19万美元,完成了彻底的退出。用当年仅有12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雷军在这一笔退出上,回报超过了75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超过5300万元)。如无例外,雷军应该会是诸多车来了投资人中收获回报最多的那一位。现在根据招股书,邵凌霜持股为4.46%,陈晓持股为6.87%,肖平原持股为5.17%,孙熙博士持股为8.71%,WeBus Light持股为10.15%,WeBus Data持股为1.84%,吕露持股为3.67%,Meta Shine持股为4.33%。杨正宏旗下HongHe Venture持股10.06%,滴滴旗下Cheering Venture持股18.11%,阿里持股10.46%,田溯宁旗下China Broadband Capital持股为10.51%。邵凌霜曾说过“融资要敢于吃亏”,不过不论他有没有吃亏,雷军是最大的赢家。同时,从雷军在车来了的退出策略上,或许对早期投资人而言,如果以赚钱为目的,隔轮推实为极佳的方案。而不仅仅是雷军,在递表前,滴滴和阿里同样相应性地做出了减持。一年收入1.75亿元,超95%来自移动广告从招股书上看,车来了并没有亏损,盈利不是难题。在2021年到2023年期间,车来了的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63亿元、1.35亿元及1.75亿元。同期内,公司毛利分别为1.23亿元、9880万元及1.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5.1%、73.0%及76.3%;经调整净利润为4420万元、980万元及4650万元。这里客观地提一下,之所以2022年数据不佳,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公众出行受限产生的阶段性波动。用户并非车来了的付费客户,公司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移动广告服务,占了超过95%以上的比例。根据招股书,在2021年至2023年,公司移动广告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15亿元、1.68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95.6%、85.2%、96.2%。这也成为许多二级市场投资人的诟病:盈利能力过于单一。此外,烧钱也是车来了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通病,在2021年到2023年期间,车来了的销售成本和广告营销只增不减,从2021年的5080.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5293万元。与此同时,公司的现今流动性并不算高,截至2024年3月31日,车来了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349.8万元。而同期,其即期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有4000万元,此外,公司还有453.6万元的应付账款、2527.1万元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也就是说,车来了其实是在负债。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车来了的创始人邵凌霜早已不在,退出了公司。和其他创始人套现离场不同,邵凌霜的退场有点尴尬。2017年,车来了发生数据门事件,邵凌霜因涉及非法获取数据事件,被判缓刑,邵凌霜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十万元。缓期执行完毕后,法院宣布不再对被告执行原先的监禁判决。至此,邵退出了公司管理层,公司的董事长及CEO由孙熙出任,持股比例为8.71%。邵凌霜则通过“Bus Dream”持有元光科技4.46%的权益。话说回来了,也许车来了身上的确存在一些市场质疑点,但如今车来了所在的千亿级别的时序数据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时序数据服务作为全球数据智能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今天IPO收紧的环境下,若能够成功IPO,对车来了或许仍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公交雷军滴滴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