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鲜辣报:英伟达RTX 50规格曝光 微软暂缓Win 11新预览版

PC鲜辣报:英伟达RTX 50规格曝光 微软暂缓Win 11新预览版
2024年06月17日 05:00 PChome

上周,英伟达下一代RTX 50系列桌面移动显卡规格曝光;微软暂停Win11 24H2预览版更新;24Q1 DRAM产业营收季增5.1%;研报称2028年中国AI PC年出货量将增至2024年的60倍。

上周,多个爆料带来了关于英伟达下一代RTX 50系列桌面和移动显卡的规格信息;微软暂停Win11 24H2预览版更新,因新功能问题太多;涨价推动24Q1 DRAM产业营收季增5.1%;研报称2028年中国AI PC年出货量将增至2024年的60倍。

英伟RTX 50系GPU规格曝光 高端升级中低端缩水

根据此前的消息来看,英伟达有望在今年年内发布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 50系列新一代游戏显卡,采用全新架构的同时升级到GDDR7显存。预计将会保持与前两代产品相似的发布节奏,率先带来RTX 5090以及RTX 5080显卡。目前海外爆料人已经带来了该系列GPU的详细规格。

此前的爆料表明,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显卡将会有GB202、GB203、GB205、GB206和GB207五款芯片,对应的显存位宽分别是512/384-bit、256-bit、192bit、128-bit和128-bit。其中RTX 5090搭载的是GB202,RTX 5080搭载的是GB203。新产品采用台积电(TSMC)4NP定制工艺制造,也就是现有4N工艺的改进型。而X爆料人kopite7kimi上周曝光了这几款GPU的规格:

GB202-12x8,192 SM/24576流处理器,512-bit,GDDR7,比AD102多出33%的流处理器

GB203-7x6,84 SM/10752流处理器,256-bit,GDDR7,比AD103多出5%的流处理器

GB205-5x5,50 SM/6400流处理器,192-bit,GDDR7,比AD104少了16.6%的流处理器

GB206-3x6,36 SM/4608流处理器,128-bit,GDDR7,与AD106的流处理器数量相同

GB207-2x5,20 SM/2560流处理器,128-bit,GDDR6,比AD107少了16.6%的流处理器

可以看到高端的GB202和GB203规模都变得更大,不过在做成显卡后显然不会用满所有的配置,可能会屏蔽掉部分SM并且缩减一定的显存位宽。据称,RTX 5090不会启用所有SM,预计会用到其中的170至180组。而取代AD104的GB205,在定位降低的同时规格也进一步缩水,并且该款GPU预计对应的是RTX 5070,对于主流用户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入门级的GB207也拉大了与GB206之间的差距,出于成本和定位的考虑,并没有配备GDDR7显存,仍然采用了GDDR6显存,不过也有可能存在后续升级成GDDR7的可能。

鲜辣酷评:看完5090直呼老黄nb,越往下看心越凉,老黄这刀法愈发精进了也是。

英伟达RTX 50移动显卡曝光 全系8GB GDDR7显存起步

黑客组织RansomHub上周二发布声明,宣布攻击了笔记本模具厂商蓝天并窃取了200GB内部机密信息,主要涉及笔记本设计文件/产品路线图等信息。而根据RansomHub放出的PPT,蓝天已经拿到了AMD、英特尔、英伟达下一代芯片的CPU和GPU路线图,其中还包含英伟达RTX 50系列笔记本电脑显卡的详细信息。

泄露信息显示,代号为“Blackwell”的RTX50系列移动显卡至少有6款型号正处于开发中,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发布。具体的编号以及对应显存如下:

GN22-X11 (16 GB GDDR7显存)

GN22-X9 (16 GB GDDR7显存)

GN22-X7 (12 GB GDDR7显存)

GN22-X6 (8 GB GDDR7显存)

GN22-X4 (8 GB GDDR7显存)

GN22-X2 (8 GB GDDR7显存)

从泄露信息来看,RTX 50系列将采用最新的GDDR7显存,部分型号显存容量可达16GB,性能方面势必将迎来大幅提升。结合此前的爆料来看,英伟达RTX 50系列桌面GPU产品将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推出,移动GPU则预计在2025年发布。

鲜辣酷评:全体起立!RTX 50系列移动版8GB显存起步了!而且这边给到了全系GDDR7显存,比桌面端甚至还良心一些,游戏本和性能本才是未来!

微软暂停Win11 24H2预览版更新 因新功能问题太多

微软此前已经在正式公布了下一代Windows 11 24H2版本的各项功能,并且联合多家厂商公布了支持相关功能的全新Windows AI PC。此前,微软已经开始在 Release Preview 频道上向 Windows Insiders推出的Windows 11 24H2抢先体验版本,不过外媒发现,微软目前已经悄悄暂停了相关版本的更新。这次暂停是通过在原始发布博客中添加内容的方式宣布的。

微软此前发布的这篇文章当中介绍了将在2024年晚些时候全面推出之前预览新功能,更新包括Wi-Fi 7支持、Windows版Sudo、Windows内核中的Rust以及各种Windows 11用户体验调整。虽然微软指出,包括有争议的Windows Recall 在内的人工智能功能不会立即可用,“因为它们需要 Copilot+ PC”, 但实际上很多预览版用户已经在Arm环境下成功体验了这些功能。

微软没有撤回该版本的原因。Windows Insider 高级项目经理布兰登-勒布朗(Brandon LeBlanc)说: “除了博文中的内容之外,我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分享,我们正在努力让它在短期内再次推出。”不过,浏览一下微软的“反馈中心”(Feedback Hub)就会发现,Windows 11 24H2 并非一切顺利,冗长的投诉列表表明操作系统存在问题,用户报告了应用程序冻结、性能下降等等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微软将何时解决这些问题,但撤回预览版的操作意味着微软还是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鲜辣酷评:外网对于全新的“Recall”看起来是意见挺大的,毕竟你的屏幕每隔几秒就被抓取一次确实在隐私和性能上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TrendForce:涨价推动24Q1 DRAM产业营收季增5.1%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DRAM产业主流产品合约价继续上涨,且涨幅较2023年第四季扩大,带动DRAM营收较前一季度成长5.1%,达183.5亿美元,推动多数业者营收延续季增趋势。出货表现上,第一季度三大原厂皆出现季减,反映产业淡季效应,加上下游业者的库存水平已垫高,采购量明显减弱。平均销售单价方面,三大原厂延续着2023年第四季度合约价上涨氛围,再加上库存仍处于健康水位,故涨价意愿强烈。其中,国内品牌手机畅销带动Mobile DRAM的价格涨幅领先所有应用,而Consumer DRAM的原厂库存仍待去化,导致价格涨幅居所有应用之末。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第二季度即使消费需求减少,原厂的出货仍将反映出季节效应而季增,价格方面预估最终DRAM合约价将上涨13-18%。从各厂商营收角度来看,三星的营收微幅增加至80.5亿美元,第一季度增幅仅1.3%,营收市占小幅下滑1.6个百分点至43.9%,仍维持排名第一;售价季增约20%,抵消位元出货量的中个位数季减幅度,以价补量结构明显。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第一季度营收微幅增加至57.0亿美元,季增幅仅2.6%,营收市占小幅下滑0.7个百分点至31.1%,售价季增约20%。

美光第一季度营收增加至39.5亿美元,季增幅达17.8%,营收市占上升2.3个百分点至21.5%,排名第三名;售价季增约23%、同时位元出货量仅季减4-5%,表现优于前两大厂商,除本季价格策略较积极外,Server DRAM出货受惠于美系大客户订单,表现相对稳健。第二季度三大原厂中三星出货量成长低个位数至高个位数幅度、SK海力士预计将有个位数增幅,美光小幅季减。

鲜辣酷评:消费级PC内存价格目前来看还是相对比较稳定,但后续上升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有装机需求不妨趁618最后速度屯两根。

IDC:2028年中国AI PC年出货量将增至2024年的60倍

IDC近日发布了最新的分析报告,伴随着各大芯片厂商推出全新的AI PC芯片,可以说2024年已经成为了AI PC发展的元年,上半年不论是芯片端还是PC厂商都在AI PC市场快速布局,相关的大模型,生态以及交互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算力和大模型平台的进一步加强,AI PC不断进化,下一代AI PC也崭露头角,IDC预计,到2028年中国下一代 AI PC 年出货量将是2024年的60倍。

端云结合将成为下一代AI PC发展的主要方向

五月底,微软Copilot发布了端侧模型,基于本地算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本地大模型的训练和功能计算。随着端侧算力的不断加强,端侧模型也可以为PC用户带来较好的AI功能体验,相比于云端来讲,端侧模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及时性,是下一代AI PC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云侧模型则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和算力。我们认为未来端云结合将是AI PC长期的发展方向。

厂商大模型及芯片性能竞争加剧

不同于国外,中国厂商AI PC的竞争更突出在每个厂商的个人智能体能力、大模型平台及相关生态上。这使得每个厂商提供给用户的模型算力、相关软件以及相关的智能硬件设备间的配合就变得至关重要。随着端侧需求的提升,本地算力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算力在40 Tops以上的NPU芯片逐一发布,这当中除了Intel、AMD、苹果外,高通也发布具有较高NPU算力的处理器和相关产品,未来将可能有更多的厂商进入到芯片竞争当中,同时市场对于NPU算力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生态建设及杀手级应用将推动需求增长

一方面随着上游以及厂商的不断推广,AI PC会快速替换部分原有PC;除此之外,从用户端,随着算力提升,下一代AIPC可以应对和辅助到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随着杀手级应用的产生和AI相关生态的不断建设,用户需求也将长期增长。

商用市场如制造业生产力应用、医疗辅助相关模型、专业服务业的工作支持等也都将成为拉动AIPC需求的关键因素。

消费市场,IDC定义的6大场景——未来工作、教育学习、娱乐生活、智慧出行、运动健康和智能家居大场景,均在等待杀手级应用的出现,他们都会为下一代AIPC未来的需求提供空间。

IDC认为,下一代AI PC将成为未来PC市场的主要拉力,除了大模型、算力、生态及应用等指标外,合乎消费者性价比预期的价格以及多模态更为自然地交互,都对AIPC未来的发展速度以及对于整体PC市场未来的保有率都至关重要。

鲜辣酷评:目前来看AI PC看似增长率非常喜人,但这一方面是由于数据是从0起步,基数很低,此外预计从明年开始主流厂商出货的笔记本和部分台式机基本上都将可以列入AI PC的行列,所以出货量提升是必然的,但目前AI PC在体验上依旧没有带来质变,杀手级应用的诞生可能将会成为转折点。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