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丝拉动万民富

【乡村行 看振兴】

◎本报记者 洪敬谱

    6月1日一大早,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古碑镇七邻村的养蚕大户袁兴洲就忙着采摘桑叶,为自家的第二批春蚕准备“伙食”。

    当下正是春蚕养殖时节,金寨县各个乡镇的蚕农们都在为此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袁兴洲今春订购了64盒蚕苗,分两批养殖。“第一批已经成茧,刚刚卖了1300公斤,每公斤均价69元,总共卖了近9万块钱。”袁兴洲告诉记者。

    和蚕农们一道忙碌的,还有金寨现代农业产业联盟蚕桑丝绸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蚕桑联盟”)的技术专家们。自2013年起,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大别山综合试验站,这一合作已持续10年。

    科技养蚕助力产业复兴

    组建蚕桑联盟和“蚕桑产业博士科技特派团”,为农民提供科技养蚕技术,是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叶振风介绍,这些技术专家主要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和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每年蚕桑生产期间,他们都会走村入户,从桑园管理到养蚕技术,从上簇管理到蚕茧采摘,对蚕农给予全方位现场指导,帮助蚕农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今年春天,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35场培训活动,参训人数超过1300人,发放了1000多份技术资料,并将培训的PPT打印成册,发给蚕农作为养蚕‘教材’。”叶振风说。

    金寨县桑蚕产业曾有过辉煌历史,但20世纪90年代末,该县桑蚕产业逐渐衰落。近年来,金寨县把桑蚕产业作为全县四大主打产业之一,引导蚕农建设标准化优质桑园,改造或新建养蚕棚室,推进小蚕共育,加快蚕种场改造提升,使该县的桑蚕产业迎来了复兴。

    蚕桑联盟首席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秀萍教授,向记者展示了她手机上的“蚕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App,这是她亲自研发的一款应用。“我们已经在金寨县示范推广这个软件,帮助蚕农解决蚕桑养殖标准化、智能化不足问题。”徐秀萍说,如今的金寨县,已经迈上了科技养蚕之路。

    牵手高校共谋产业未来

    6月1日下午3时许,徐秀萍打开手机,在“蚕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查看金寨县槐树湾乡养蚕大户占政丽家的小蚕室:当前温度是25.3摄氏度,相对湿度为100%RH。

    “二龄之前的小蚕是比较娇贵的,需要放在单独的小蚕室里养殖,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徐秀萍说,占政丽家的小蚕室里安装了加温板和加湿器,她在手机上就可以对蚕室进行远程调控温湿度,让蚕宝宝更加健康。

    在徐秀萍看来,金寨县优良的桑树品质,让桑叶更高产;强健的蚕苗品种,让蚕宝宝更具抗病性;桑切机、电动双剪、全自动养蚕轨道车等先进设备的使用,让养蚕更省力。

    得益于科技养蚕的推广,金寨县蚕茧的产量、质量和价格逐年提升。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蚕桑股股长孙凤柱介绍,今年金寨县蚕茧单产持续增加,规模主体平均张产达50公斤,增幅达4%;蚕茧收购均价68.5/公斤,均价涨幅达16%,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张产增收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进行了统计,采用科技养蚕后,比传统养蚕提升了40%的产量。预计今年我们县仅蚕茧的产值将突破7500万元。”孙凤柱说。

    “今年的蚕茧质量特别好,基本达到5A丝。”安徽苏豪富金茧丝绸公司是金寨县两家蚕茧丝绸公司之一,其总经理黄泽云对今春的蚕茧品质非常满意。

    合作在继续。今年4月15日,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下一个十年合作新征程。

    叶振风表示:“我们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将支持金寨县蚕桑养殖规模增加8—10倍,帮助开发蚕桑新产品,助推金寨县蚕桑产品站稳国内市场,并逐渐走向国际。”

大别山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