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夹江瞄准“核”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四川夹江瞄准“核”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06月17日 02:28 媒体滚动

◎万小玲  实习记者 刘 侠

    6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只见焊花飞溅,塔吊轰鸣声此起彼伏,多个核技术应用产业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近年来,夹江县围绕建设“全国核技术产业发展高地”目标,扎实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和核能装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新优势。

    夹江县已发展核工业近60年。这里是中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第一座脉冲反应堆、第一度核电诞生地。

    目前,夹江县拥有涉核企业20余家,2023年核技术应用企业实现产值42.9亿元。依托全国首个获得园区环评批复的核技术专业园区,夹江县如何瞄准“核”赛道,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做出成效?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前往夹江县进行探访。

    6月13日,在四川海同医用同位素生产设施项目(以下简称四川海同项目)厂房内,一排排屏蔽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未来整个车间都是无尘车间,由机械手在屏蔽箱内进行操作,可生产镥-177、钇-90、碘-125等多种医疗上常用的同位素。”四川海同项目负责人补充道,该项目的8条生产线均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目前,该院已掌握相关核心技术,获得20余项国家专利。

    据介绍,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的基础,在重大疾病检测、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医疗上最常用的两种同位素,钼-99主要用于显像检查,而碘-131则是有效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的同位素。但长期以来,这两种同位素大多依赖进口。

    “依托夹江的‘核’优势,我们正建设国内首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这也是高功率的溶液型医用同位素试验堆。”夹江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葛源说。

    “我们的医用同位素试验堆预计2027年建成。投运后,钼-99年产能将达到10万居里,碘-131年产能为2万居里。”葛源说,这能够填补国内医用同位素大规模生产的空白,对我国癌症诊断和治疗带来战略性的变革。

    同时,在位于夹江县核技术产业园的中国同辐放射源研发生产建设项目工地上,高楼拔地而起,建筑主体已经基本完工。

    “该项目将建设21条放射源生产线,涵盖放射研发中心、辐射技术应用中心及配套设施,产品种类达20余种。”四川中核同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徐欧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试生产,有望建成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放射源创新基地。

    夹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夹江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加快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产业从核医药向先进核能等领域拓展,积极整合“政、产、学、研、用”创新资源,推动更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川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