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 东漖龙船盛景时隔20多年再现

助力乡村振兴 东漖龙船盛景时隔20多年再现
2024年06月16日 01:07 新快报

“龙腾花地∙荔湾有景”2024端午游龙活动压轴上演

“龙船兴,大船兴,乡村再振兴;勇争先,齐抢先,荔湾更当先。”6月15日,在响彻云霄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荔湾街坊期盼20多年的东漖龙船景再现花地河。

由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指导、荔湾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龙腾花地∙荔湾有景”2024端午游龙活动,作为龙船季“压轴戏”,在花地河东漖大桥至剑沙水闸河段上演。来自荔湾各经济联社的30支龙船队飞桨逐浪、争妍斗艳,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展现民俗文化魅力和时代风貌的“繁花”胜景。

花地游龙 30条彩龙组成最强阵容

游龙活动在授旗仪式中拉开帷幕。当天10时,来自荔湾各联社的30条彩龙整装待发,接受嘉宾授旗检阅,插上旗帜,逐浪花地河。

30条龙船中不乏“火出圈”的网红龙船,比如与盐步老龙齐名、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墩头老龙,因结契佳话火遍全网的“契仔”泮塘凸眼龙,常年活跃于各项赛事且屡获殊荣的沙溪龙船……岸上不少市民掏出手机或“长枪短炮”记录精彩瞬间,场面热闹非凡。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荔湾作为广府地区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扒龙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聚焦文化繁荣,荔湾区不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复办东漖龙船景,坚持群众唱主角,再现记忆中的“花地游龙”,让市民游客读懂乡愁,感受城市发展的崭新面貌。

当天,龙船巡游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30条龙船分为5大方阵,围绕“岭南非遗”“党建引领”“千年花乡”“乡村振兴”“城市改造”五大主题进行方阵及单船展示,将龙船文化与荔湾特色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原汁原味又创新融合的游龙盛会,赢得了广大市民游客的阵阵掌声、喝彩声。

“以前,好多村的龙船都会(在端午节前后)来东漖探亲,比过年还热闹。”东漖村民郭永卓曾经见证花地河上东漖龙船景的盛况。

年过七旬的梁伯来自南漖经济联社,他在现场表现得特别激动,直言场面难得一见。他年轻时曾参加过东漖龙船景,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代表南漖村多次获得冠军。“想不到20多年后还能再看到东漖龙船景,现在的场面比我们当年还要热闹,花地河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难得我们兄弟村社共聚一堂,看到我们龙舟风俗一代代传下去,很开心。”他说。

以文润城 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经过激烈的角逐,东漖南村龙舟会凭借美轮美奂的装饰与出色的团队配合拔得头筹,成为游龙比赛的冠军。东漖南村龙舟会领队梁敏池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太开心了! 坐上龙船当然想拿冠军,这个荣誉属于各位兄弟,属于我们村集体。”

在梁敏池看来,拿下冠军固然开心,团结向上、拼搏进取本就是龙船精神的一部分;更难得的是,多年来各村社友好往来,共谋发展的习俗在龙船景中得以维系和发展。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荔湾区充分发挥城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以传承、弘扬、活化优秀岭南文化为己任,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龙舟文化在内的特色民俗文化得以绽放瑰丽华彩,焕发新活力。

“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水秀花香五眼桥 美丽花卉耀岭南”“振兴茶产业 弘扬茶文化”……近年来,荔湾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激发释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活力潜能,打造成为荔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把经济搞好,这是头等大事。”来自沙洛联社、今年72岁的陈伯对新快报记者说,扒龙船讲究团结互助、凝心聚力、拼搏进取。端午节,他们村和兄弟村扒着龙船互相探亲,联络感情。“开个茶话会,大家交流怎么发展,分享各自经验。”他伸出一根手指开心地说,“今年我们的分红比去年翻了一番!”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谢源源

岭南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