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何以跑出“加速度”?

中国5G,何以跑出“加速度”?
2024年06月13日 16:15 媒体滚动

5G专利全球占比42%,居全球首位;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球前列;5G行业渗透率超76%,行业用户规模超3万家;商用五年来,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14万亿元……6月6日,在5G发牌五周年之际举办的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我国5G发展的最新成绩单精彩亮相,“全球领先”“持续领跑”“加速度”成为这份成绩单上高频出现的热词。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自5G正式商用以来,我国扎实推进5G“建、用、研”协同发展,打出了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发展“组合拳”,跑出了5G发展“加速度”。我国5G发展的“加速度”到底有多快?5G发展又是如何跑出“加速度”的?

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3.16万个

“适度超前”跑出网络建设“加速度”

从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SA)网络规模商用,到前瞻布局载波聚合、5G轻量化、通感一体等技术的试验验证和商用落地;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5G网络质量,到创造性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五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信息通信业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深入推进网络覆盖,创新提升网络能力,我国网络规模和能力均实现全球领先。商用五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超过7300亿元,5G基站总数达374.8万个,占全球基站数超60%,每万人拥有基站数达到26.6个。

“回首5G发展上半场,我国5G基站数、用户数、用户渗透率领跑全球,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已超越固定宽带,5G创造的赋能价值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论坛上表示。

面对不断增加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我国又创造性地提出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3.16万个,这些专网在智慧城市、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普遍应用,成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

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我国积极推进集约高效的网络建设。中国铁塔副总经理赵敬宝在论坛上介绍,目前,5G基站共享比例达95%,新建基站共享率提升至85%,相当于累计少建塔站112万座,节约投资超2000亿元。

我国5G专利数居全球首位

“自立自强”跑出技术创新“加速度”

“建设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全球首创推出5G网联无人机高空基站。”在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总经理邱宝华看来,中国移动实现了多个“全球首创”,推动5G成为我国的“新名片”。

“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实现5G核心网三层解耦,建成国内首个通感一体化5G-A基站,积极开展5G SA、共建共享、超级上行等技术创新。”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刘志勇表示。

“按照标准先行的思路,中国广电牵头制定700MHz核心国际标准,最短周期内完成基站研发、入网及上市。”中国广电副总经理曾庆军表示。

论坛上,基础电信企业亮相的这些“首创”和“率先”是我国5G技术创新加速领跑的缩影。五年来,我国不仅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主导了全球统一的国际标准。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提交5G标准文稿6万余篇,牵头研究项目占比40%,均居全球首位;授权发明专利1.4万件,PCT国际专利超1万件,11项获中国专利奖;5G专利全球占比42%,居全球首位;持续引领5G增强技术标准演进,5G-A国际标准中牵头项目数及标准提案数占比超过30%。

对于技术创新,邬贺铨表示,展望5G发展下半场,创新仍然是产学研各界面对的共同命题,需要在智能化、宽带化、轻量化、主动适配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和应用创新。

5G应用行业渗透率超76%

“数实融合”跑出应用赋能“加速度”

5G机器视觉检测让工业质检的效率提升60%,5G桥吊智能调运让港口安全配载率提升超过15倍,5G远程作业让井下采矿作业的伤亡率降至零,5G智能救护车提升救治的成功率……5G融合应用在各行业加速渗透到核心环节,赋能效应持续彰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在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5G已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行业渗透率超76%;5G行业用户规模超3万家,其中工业、智慧城市、医疗、教育用户规模超千家,电力与采矿领域超500家,全国25个主要沿海港口中5G应用比例达92%,5G在20强煤炭和钢铁企业中的应用比例分别达到95%和85%。

与此同时,5G融入百姓生活,拉动新型信息消费创新升级,5G新通话、互动影视、XR直播等交互式、沉浸式应用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从2019年的7.82GB/户·月增长至2024年的17.82GB/户·月。企业也不断推出创新应用,据中国联通网络部总经理傅强介绍,中国联通推出了AI秘书、AI翻译、XR通话等应用;上线了元宇宙平台和消费级数字人,支持15秒内客户自主创建专属数字分身。

在各方的努力下,5G应用广度不断拓展,规模发展加速“绽放”,“一业带百业”的作用不断凸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地出台5G扶持政策1000余个

“多方协同”跑出合力推进“加速度”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持和产学研用的协同推进。“北京市印发发展规划,通信管理局推进行动计划,联合其他城市管理部门挂图作战,统筹结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表示,在协同攻坚下,北京市打造了5G精品网络,每万人5G基站数达到52个,位列全国第一。

北京市多方联动、协同规划的5G发展模式,是我国部门协同、央地联动推进5G发展的真实写照。五年来,我国积极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构建横纵贯通的协同推进体系,产业各方携手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工信部联合卫健、教育、能源、文旅等部门开展应用试点,征集典型案例,“一业一策”深化应用赋能;另一方面,打造了一批5G应用规模发展先进城市,针对网络建运、应用落地、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等精准施策。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各地共出台各类5G扶持政策文件1017个,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体系已形成。

“适度超前”“自立自强”“数实融合”“多方协同”,这是我国5G发展跑出“加速度”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我国5G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础。奋楫扬帆启新程,面对不断涌现的技术变革新趋势和新挑战,5G之帆将继续破浪前行、勇立潮头。

编辑:曹倩 于莉莉

5G论坛基站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