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亲自拍板,押注三位80后MIT博士,刚刚收获一个IPO

马化腾亲自拍板,押注三位80后MIT博士,刚刚收获一个IPO
2024年06月13日 11:17 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上市之后,晶泰科技仍然需要解决商业化以及亏损问题。上市之后,晶泰科技仍然需要解决商业化以及亏损问题。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晶泰科技

6月13日,“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2228.HK)成功在港交所挂牌。晶泰科技IPO定价为5.28港元/股,截至发稿,晶泰科技报于每股6.21港元,总市值211.56亿港元。

这也意味着,成立9年、累计融资7.32亿美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的晶泰科技正式成为“港股AI制药第一股”。同时,这也是港交所特专科技上市新规(简称“18C章”)推出一年多以来的“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晶泰科技由三位MIT(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温书豪、马健、赖力鹏创办。值得注意的是,创业之初,温书豪便见到了自己人生的“贵人”马化腾,腾讯投资在A轮就开始投资晶泰科技,并在此后3次加注,IPO前为其第一大外部机构股东。

“我们是一个世界前沿的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晶泰科技在招股书如此写道。

值得一提的是,晶泰科技2017年与辉瑞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多晶筛选与选择服务。截至目前,晶泰科技已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服务,客户群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

马化腾亲自拍板,

押注三位80后MIT物理博士

42岁的温书豪是一位中国科学院的物理学博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MIT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还是浙江大学的兼职教授。

他在计算物理、量子化学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建树,在国际知名期刊累计发表论文36篇,研究成果被引用超过2100次。

2015年,温书豪结束了在MIT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着手准备创业。

彼时,两位MIT校友马健、赖力鹏也刚回国不久,两人的研究方向同样也是物理学。

同年9月,三位志趣相投的物理学家聚在了一起,在深圳正式成立晶泰科技。

其中,CEO马健拥有浙江大学物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学位,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数值模拟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国际知名刊物累计发表论文30篇;首席创新官赖力鹏则主要监督公司人工智能开发,拥有北京大学物理学和数学双学士、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左起:首席创新官赖力鹏、董事长温书豪、CEO马健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左起:首席创新官赖力鹏、董事长温书豪、CEO马健

至于为何从物理学转而投身AI制药,三人当时围绕创业方向讨论了很多。

最终,他们一致认为,创业项目第一要跟自己的背景相关,第二做这个事得有意义,没有意义驱动力就不够。据媒体报道,他们手里有个本子,密密麻麻列了许多的想法。

“研究物理的人喜欢论证一些东西,做事之前必经过推敲,论证来论证去,最后聊到了药物晶型这件事。”

温书豪曾回忆道,“我们当时在波士顿的 MIT,MIT鼓励不管是教授还是博士、博士后去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公众利益,创业氛围很浓。另外,波士顿是所谓‘药的硅谷’,我们做物理的人也会受到药物工业大环境的影响。”

创立初期,这三位拥有绝高学术造诣的人便被马化腾看中。

对于腾讯投资部门的人来说,其实并不确定晶泰科技的技术能否经得起工业界的验证。当时最重要的一点认识是,这个项目将有机会打破目前医药研发的格局。

2016年,温书豪见到了马化腾。

马化腾对他说,“当时项目报上来,没有人看过,因为腾讯以前不投你们这种项目,但是你们做这个事情,是有社会效益的。”这让温书豪感触颇深。

温书豪曾对媒体说,作为腾讯和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一家联合投资的AI药物研发公司,他们看中的正是我们物理底层的核心——云端晶型预测平台。

“像是找到了药物研发的作战地图一样,省去很多费时费力的实验试错与摸索,通过算法预测,让晶型和固相的研究与选择直截了当,目标明确且少走许多弯路。”

据介绍,晶泰科技利用计算物理、量子化学、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将药物研发关键环节的效率与成功率大大提高,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固相筛选与药物制剂开发的时间也大幅缩短。此外,对降低后续药物发展的风险以及药物专利的申报与保护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截至目前,晶泰科技已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晶泰科技的客户群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按2022年收入计)中的16家,与辉瑞、强生及德国默克集团等多家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与制药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晶泰科技受辉瑞委托,参与了全球首个获得FDA批准的口服COVID-19药物Paxlovid的开发。团队与辉瑞科学家联手,仅用6周时间就确认了药物优势晶型,代替传统上需要数月的研发方法,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加速药物上市。

据悉,与辉瑞合作的“入场券”来自于2016年辉瑞举办的一次晶型预测盲测。盲测涉及三款药,辉瑞邀请了全球范围内可以做晶型结构预测的机构和团队分别做实验评估,再与实验室已经合成的稳定晶型做对比。最终,晶泰科技的预测率达到100%,力压一众欧美顶级公司和机构。

也因此,晶泰科技在业内一战成名。

目前,晶泰科技也正在谋求出海。

晶泰科技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设立创新演示实验室以展示其研发能力,预期于日后及时在美国当地市场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

同时,晶泰科技计划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成立一个全规模机器人实验室(“萨默维尔机器人实验室”),为其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并扩大其与北美业务合作伙伴的现有合作。

三年半累计亏损近14亿元,

自研大模型、布局材料领域

实际上,早在2021年,就有传闻称晶泰科技或赴美上市。

而此次以18C规则赴港上市,晶泰科技也在招股书中指出,18C特专科技公司新规的出台是其选择改道港交所的原因。

目前,按18C新规提交上市申请的只有黑芝麻智能和晶泰科技两家,如今晶泰科技已成为“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据悉,18C规则主要针对特专科技公司,对于行业的科技属性要求较高,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行业领域。

港交所18C规则又分为已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两类,晶泰科技使用的是未商业化公司的上市规则。在该规则下,对申请企业的营收并无要求,但要求公司最低市值在100亿港元以上,另外对研发以及日常营运资金都做了规定。

对于18C规定的未商业化公司的上市标准,晶泰科技都能满足。

图源:图虫创意图源:图虫创意

截至目前,晶泰科技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两大业务。

一方面,晶泰科技主要向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晶泰科技为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其收入主要以服务费的形式获得。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近年来营收不断增长。

2020年-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收入分别为3563.6万元、6279.9万元、1.33亿元、7996.7万元,亏损净额分别为7.34亿元、21.37亿元、14.39亿元及6.2亿元,累计亏损约49.3亿元;经营亏损分别为1.26亿元、2.99亿元、5.25亿元及4.35亿元,累计亏损13.85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22亿元、2.7亿元、4.37亿元及3.57亿元。

之所以亏损,晶泰科技给出的解释是,虽然公司经营收入增长较为强劲,但由于公司研发支出、行政开支以及营销开支连年增长,导致公司日常经营出现亏损。

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8354万元、2.13亿元、3.59亿元、2.34亿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34.4%、338.5%、269.2%和293.1%;一般行政开支分别为4749万元、1.37亿元、2.04亿元和1.01亿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33.3%、218.2%、153.3%和126.5%。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70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持有超过120项已授权专利、约27项正在进行的药物发现项目,并有四个研发机构,其拥有实验室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目前,晶泰科技基于云计算资源,构建了一套超过200个AI模型,对化合物的关键特性进行全面评估;拥有8个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基本生成模型,包括用于一流药物发现的口袋型生成模型、用于一流或快速跟进药发现或SAR研究的骨架跳转模型,以及用于性质优化的目标导向生成模型等。

晶泰科技还有自己的GPT工具ProteinGPT。

除了制药领域,晶泰科技也已将其研发平台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化妆品等。

根据招股书披露,晶泰科技目前正与一所顶尖大学合作开展电池研发自动化,主要侧重于电池电解液配方及性能测试的自动化。电池研发自动化项目旨在通过自动称重及混合、高通量配料及自动配方记录,实现电池电解液自动化配方工艺的快速迭代、降低实验成本及缩短实验周期。

此外,同期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708万元、2741万元、4043万元及2964万元,分别占收入的47.9%、43.7%、30.3%及37.1%。

由于持续亏损,晶泰科技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均告负,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1.67亿元、-2.54亿元、-4.29亿元、-2.99亿元。

对此,晶泰科技在招股书中称,预计2023年公司将继续亏损,主要是由于增加研发活动、实施商业化计划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等相关的预期成本及开支。如果研发开支继续大幅增加,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公司盈利及经营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9年吸金53亿元,

对外投资多家公司

一直以来,晶泰科技被视为AI制药赛道的“吸金王”。

睿兽分析显示,成立9年以来,晶泰科技已经完成7轮融资,融资金额约7.32亿美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投资人阵容可谓豪华且强大,主要投资者包括腾讯投资(13.66%,为第一大外部机构股东)、红杉中国(8.25%)、五源资本(7.94%)、国寿成达(7.32%)、人保健康养老基金(3.72%)。

其他投资人包括顺为资本、中金资本、华兴资本、方源资本、谷歌、软银愿景基金等数十名股东,合计持股34.40%。

其中,温书豪、马健、赖力鹏合计持有13.45%的权益,共同控制60.68%投票权。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晶泰科技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晶泰科技的估值也从2015年Pre-A轮融资前的830万元,飙升至2021年D轮融资后的19.68亿美元(折合约140.34亿元人民币),涨幅达1690.84%,并由此成为独角兽企业。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将计划发行不超过4.11亿股普通股。本次IPO,晶泰科技引入了8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逾3.37亿元等值股份,以集资上限计,占股29.89%。

其中,恒基地产的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个人持有的投资公司认购了4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李家杰是李兆基之子,为中国香港地产大亨之一。内地私募投资公司国盛资本认购1200万美元;龚虹嘉旗下投资公司Ginkgo Fund认购1000万美元,百奥赛图、法盛资本等也在基石投资者之列。

IPO后,晶泰科技表示将把资金用于研发,继续增强公司的技术平台和药物发现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加强商业化能力,包括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增强销售和营销能力等。

图源:图虫创意图源:图虫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晶泰科技在一边融资的同时,也投资和孵化了多家公司。

2020年,晶泰科技连续参与了人工智能驱动药物制剂开发商剂泰医药的天使轮、Pre-A轮投资。并且,晶泰科技还拉上了自己的股东——五源资本、峰瑞资本、红杉中国一起参与了投资。

据悉,剂泰医药的创始人同样出自MIT。CEO赖才达获得MIT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后担任诺华-MIT中心制程工艺开发专家,COO王文首曾是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化学合成专家。

目前,剂泰医药通过自有平台已快速搭建了10余条药物管线,涵盖小分子药物和以mRNA为基础的核酸药物,重点布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罕见病等方向。

2021年,晶泰科技与天图投资、云九资本等机构共同天使投资了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公司希格生科。半年以后,晶泰科技的股东五源资本也参与到了天使+轮投资。

2022年,晶泰科技作为领投方之一,参与免疫代谢靶点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商默达生物的Pre-A轮亿元级人民币投资。

同年,基于免疫代谢重编程+人工智能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公司莱芒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天图投资领投,五源资本和晶泰科技跟投。

2023年,晶泰科技分别参与了多特异性蛋白药物研发商赛得康、医学实验室自动化产品提供商莱豪事的首轮投资。

从中可以看出,晶泰科技的对外投资基本都是围绕自身业务展开的,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研为主,并且常常会联合自己的股东共同投资。

通过对外投资,晶泰科技不仅能够与被投企业实现业务协同,提高营收、不断迭代自己的产品,还能够获得一定的财务回报。

不过,药物研发需经过漫长而严谨的临床测试,目前尚未有以AI制药为主导的在研新药获批上市的成功案例,商业化进展任重道远,这也是行业内公司面临的问题。

晶泰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的营收机遇来自全球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市场稳步增长,受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技术的推动,将为行业带来高效、省时、低成本的服务。

上市之后,晶泰科技仍然需要解决商业化以及亏损问题。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