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空间的探险之旅

人类对空间的探险之旅
2024年06月13日 06:01 中国科学报

《空间简史》,[意]托马斯·马卡卡罗、克劳迪奥·M.达达里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定价:49.8元

■苟利军

古罗马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对时间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和空间,人们可能很容易直观地感知它,但真正地理解和描述它则要复杂得多。

空间是什么?空间里有什么?空间有多大?从史前时期到现代,人类对空间的理解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

从史前的原始探索、古代的基础认识、中世纪的理论探索,直至近现代的科学革命和宇宙观念的重塑,这场漫长、崎岖又无比精彩的探险之旅,正是这本由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托马斯·马卡卡罗和历史学家克劳迪奥·M.达达里合著的《空间简史》一书中所要呈现的。

史前时期,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局限在肉眼可见的范围。随着人类逐渐意识到天空与陆地的紧密联系,他们开始对自己活动的空间和遥远的陆地与天空形成最初的意识。

古人带着对未知的渴望和勇气,航行于广袤的大海,逐渐揭示了地球的真实面貌。伴随着对地球本身的不断探测,对于星空的探测也在不断深入,人类对空间的认识从一个较为狭隘的范围逐步拓展到广阔的宇宙。

从古人对陆地的直观探索,到海洋探险家的冒险,再到天文学家对星空的探索,我们的知识边界一直在不断推进。从古代至中世纪,地理学和天文学逐渐发展成专门的学科。至哥白尼时代,人们开始勾勒出地球之外的空间。从中世纪末期到16世纪,航海家准确绘制地图,天文学家深入认识天空,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取得了巨大进步。

1609年,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是一个里程碑。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天文学不再依赖想象,其观测和研究进入了全新的时期。

17至19世纪,霍罗克斯和惠更斯测量了日地距离,贝塞尔测定了恒星周年视差,日心说也被广泛接受……天文学的进步使得人类对空间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对宇宙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但就像本书所说的,关于时间的理解一直充满哲学性,而对于空间的认知,尤其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前,多是依赖于我们的直观感受,受限于欧几里得几何学。

到了20世纪初期,天文学和物理学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代天文学逐渐建立起来。人们发现宇宙非常宏大,银河系外还有数以亿计的星系。现在,甚至有人提出了宇宙并非唯一、宇宙之外还有其他宇宙的假设。

知识边界的推进在近几个世纪尤为明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呈现爆炸性增长。但是,随着对宇宙理解的深入,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就像本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对已知真理的理解与对未知真理的渴望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上的分数关系。这提醒我们,无论我们已经学到了多少,总会有更多的真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空间的探索史,更展现了人类对未知永不停息的好奇与追寻。它带领我们穿越时间,深入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重新审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无论你是科学迷还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相信本书都能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本文为《空间简史》一书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宇宙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