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首秀:有新意,但不多

苹果AI首秀:有新意,但不多
2024年06月11日 09:59 投中网

整场发布会下来,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iPadOS 18上的“计算器”功能。

尽管有OpenAI的加持,但今天的苹果着实乏善可陈。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1点,苹果召开了WWDC 2024(全球开发者大会),包括iOS 18、iPadOS 18和macOS 15等常规升级悉数亮相。此前被人们高度关注的AI功能,也终于露出真容,只不过“此AI非彼AI”,苹果将其命名为“Apple Intelligence”。好消息是,苹果达成了与OpenAI的深度合作,前不久发布的GPT-4o模型被完全整合进Siri中,用户无需创建账户,就可免费使用这个模型的大部分功能。

坏消息是,Apple Intelligence在实际应用方面,基本集中在“文生图”、“文本总结”、“跨应用联动”这些老生常谈的功能上,且目前只支持M系列芯片及A17 Pro芯片(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的硬件平台。一周前,苹果在中国区官网更新了今年WWDC(开发者大会)的预热界面,主题是“猛料全加载”,可谓吊足了用户的胃口。不过现实情况却是,苹果的“猛料”实在有限,甚至整场发布会下来,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iPadOS 18上的“计算器”功能。AI首秀,能打几分?考虑到外界对于苹果AI战略的高度关注,苹果实际将AI放在了主题演讲的最后。客观来说,苹果所展现出的AI能力,没有超越用户的“想象范畴”,甚至其中的部分功能,在行业中已经早有应用。不过,在战略执行层面,苹果仍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具体应用上,先来说说文字方面。Apple Intelligence推出了一项名为“优先通知”的功能,在这项功能开启的状态下,系统可根据通知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最重要的信息,比如写有用户航班登机牌的邮件会被放在最上方展示。不过,苹果并没有详细解释“重要信息”的判定标准,它可能是基于用户的使用习惯、APP的使用频次,也可能是纯粹通过Apple Intelligence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作出判断。另外一项重点功能是“全系统写作工具”,它的应用范围涵盖邮件、备忘录、Pages,以及各类第三方应用中,用户可以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扩写、校对和总结文本。同时还能调整措辞语气,或是获得智能回复的建议。在图片生成方面,Apple Intelligence引入Genmoji和Inmage Wand功能,前者帮助用户创建原创的图片及表情包,但目前支持的风格仅限于素描、卡通和插画三种,而且在实际演示中,呈现的图片较Stable Diffusion等时下火热的大模型存在明显的差距。后者可以将用户粗略的手绘草图转化为更加精美的图片,或者仅根据文本生成相应的图片,但效果也比较一般。本场发布会的重中之重是对Siri的升级,现在Siri终于可以算是“智能助手”了。得益于Apple Intelligence强大的自然语音理解能力,苹果为Siri配备了“语义索引功能”,它可以基于用户的照片、日历、文件、邮件等信息进行“语义索引库”的排列,并实现更加智能的信息搜索及提取。例如,用户需要在一份文件中填写驾驶证编号,Siri就可以调用相册中的驾驶证图片自动填写到文件中。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为Apple Intelligence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框架,这个框架允许开发者通过App Intents API在他们的应用程序中引入Apple Intelligence,这意味着Siri未来可以横跨多个APP执行复杂的操作。在隐私保护方面,Apple Intelligence会根据具体任务来决定让端侧还是云端执行。如果简单的任务,那就完全在设备端运行,如果调度更强的算力,苹果会借助“私密云”完成计算。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righi表示,“这些上传到云端的数据绝对不会被储存,就连苹果都无法访问,数据只用来执行请求。”毫不夸张地说,在隐私保护的问题上,苹果领先行业一个时代。iOS 18,终于赶上安卓了除了大张旗鼓的AI外,作为苹果终端操作系统更新的主场,WWDC上自然也不会少了“各类OS”的影子。首先登场的是VisionOS 2系统,最大的更新是对空间照片的效果做出了升级,用户只需提供一张2D照片,系统就可自动推导出双眼视图,同时补充景深及背景,让画面更加趋于3D效果。此外,苹果还为Vision Pro做了一个类似“带鱼屏”的操作界面。在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Vision Pro正式面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8个国家/地区开售,目前国行起售价为29999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手交易平台某鱼上,这款产品价格大约为1.9-2万元,印象中这应该是苹果本世纪以来贬值速度最快的硬件产品。相比于不被关注的Vision Pro,重头戏iOS 18的升级之处颇为丰富,但怎么看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一次苹果加深了iOS 18的定制化属性,用户可以自由编辑控制中心,包括位置、大小及排列方式。考虑到苹果向开发者开放了新的控制项API,未来用户还可以在控制中心中添加第三方应用的功能按键。在锁屏界面中,原本的“相机”和“手电筒”按键,也可以被用户自行调整为其他功能按键……这些关于UI方面的调整,很难称得上是一种升级,更多的应该算是苹果的修修补补。当然,苹果还是有一些彻头彻尾的转变。比如,在iOS 18上终于“通话录音”功能了,并且支持AI转文字及摘要提取功能,但苹果方面表示,在使用此功能时,对方会接到一则通知。iOS 18的相册功能也得到了全新的设计,现在新增了一个筛查按钮,用户可自定义搜索条件来缩小搜索范围,比如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任务,或者隐藏截图等。苹果还破天荒地为游戏玩家做出了优化,现在iOS 18新增了“游戏模式”,在该模式下,后台活动将被减少,芯片性能将被大幅调用以保证长时间的高帧率,游戏手柄和AirPods的无线传输能力也会得到增强。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苹果还特推出“应用锁”功能,用户可选定将特定APP开启识别功能,只有在输入密码或者Face ID才能够正常访问。看到这里,如果是安卓的用户,大概会满头问号,因为上文中提到的每一项功能升级,在安卓原生及各类魔改系统中早已实现。因此,iOS 18充其量只能算是对以前落下功课的弥补,而且是在“摸着安卓过河”。其他OS,中规中矩相较于毫无新意的iOS,苹果其他终端操作系统至少还拿出了一些创新。Watch OS方面,苹果在运动健康上的优势仍然一骑绝尘。现在,Watch OS 11加入了“训练负荷”功能,可以综合年龄、体重、海拔、锻炼时长等数据估算运动负荷,帮助用户更加科学地安排运动计划。此外,苹果还为Apple Watch设计了“小组件”功能,让这款产品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接下来是本场发布会上,值得重点表扬的iPadOS 18。首先,苹果将“计算器”功能带到了iPad上。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计算,都对不起性能强悍的M系列芯片和前不久发布的Apple Pencil Pro。在iPadOS 18上,苹果推出了一项“数学笔记”功能,这项功能核心之处在于,系统可自动读取并分析屏幕上的内容并给出计算结果。比如用户可手写一个公式,让计算器给出答案,如果用户更换了计算变量,计算结果也能同步更新,甚至还可以实时生成函数图。苹果还在iPadOS 18上搭载了一项名为“Smart Script”(智能手写体)的功能,其原理是通过机器学习来优化笔迹。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用户快速地记下一段内容,Smart Script就可在书写完成后美化用户潦草的笔记。如果用户想把一段文本复制到手写笔记中,系统也会自动将文本调整为用户的笔迹。此外,苹果还在iPadOS 18上增加了“悬浮标签页”功能,用户可以借助该功能在不同应用或浏览内容之间快速切换,而无需打开任务管理器,在操作逻辑上更加符合平板电脑的使用习惯。还有不得不提的Mac OS,这次MacOS 15的升级之处不少,但就像iOS 18一样,充满了“借鉴”的色彩。比如“智能多窗口管理”,用户将窗口拖拽至屏幕边缘,系统就会自动调整窗口大小以平铺它们填满屏幕,简化了桌面的空间布局与管理,但这是一项在Windows 7上就已经实现的功能。又比如“iPhone Mirroring”功能:允许用户将iPhone的界面映射到Mac上,并可直接在Mac上操作iPhone——这与华为的“多屏协同”几乎别无二致。总的来说,个别如“数学笔记”的功能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苹果在Watch OS、iPad OS、Mac OS上做出的升级,仍属于中规中矩的范畴。写在最后就在昨日(6月10号),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个人社交媒体写下这样一段话:“在WWDC之后,苹果将不再被视为AI产业的落后者。”应该说,苹果的AI首秀达到了及格线,但也仅此而已。自2022年ChatGPT爆火以来,用户对于AI的阈值早就对各类大模型及应用屡屡拔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想要实现“初战即领先”的确不易,但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消费电子公司,它理应展现出人们对它的期望:“Only Apple can do”

苹果AIsiri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