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迎来大利好,美国生物法案纠偏,负面影响有望消除!

药明生物迎来大利好,美国生物法案纠偏,负面影响有望消除!
2024年06月11日 08:07 A股伪解释

2024年06月11日 08:07:08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598篇原创文章”

药明系前些日子突遇横祸,躺枪老美法案,当时不少同学都在《所长会客厅》咨询药明系的情况,关于此问题所长在《所长会客厅》讲过多次,此前也有一篇文章表明了所长的态度,总之大体就是没啥好担心的,中国的CXO之所以能崛起,底层核心逻辑在于工程师红利,在于能做端到端一体化CXO,这是内在的能力,不论发布怎样的法案,都无法影响到这个最底层的能力。

果不其然,5月新版的法案把现有合同/产品的豁免权延伸至2032年1月1日,美国药企更换CDMO的最后期限为2032年。此前他们想禁抖音,光速就禁了,现在想禁CXO却要8年,8年,总统都换两个了,这也侧面说明咱国内CXO的底层逻辑有多么坚挺,想脱钩,大概率是没这个可能的。

药明生物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中有讲,“过去这两个月,我们大概也接触了五十个客户,所有的客户都还在支持我们。我们一共有600个客户,目前在问我们地缘风险的只有50个客户。

我们没有办法影响大环境,但我们能够影响客户,跟客户沟通,跟客户解释,最主要是把客户项目做好。目前在行业里还是能够得到认可,我们的客户粘性是他把项目交给我们,我们就能100%的项目交付,这是很少CDMO能做到的。

R和D端的地缘对我们影响不是特别大,但M端可能有一些风险。所以基于这个考虑,我们今年加大在M端上BD投资,跟客户更多地沟通。”

虽然药明说M端可能有一些风险,但自2019年起,药明就加大了M端海外的布局,截至目前,药明已经有40%布局在海外了,即便真的有什么,海外的布局也是可以对冲的。

虽然近期法案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外部环境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不过当下药明系的市值已经超额反映了这一情况,不确定性肯定还是有,但正如所长本文一开头传送链接的文章所讲,看你的眼光有多远。

好了,关于法案的事情讲到这里,咱们现在言归正传来看看药明生物交出来的2023年报成色几何。

生物医药界的台积电

药明生物2023全年实现营收17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6%,如果剔除新冠影响,则同比增长37.7%,调整纯利49.5亿,同比下滑2%。

营收增长非常健康,之所以利润有些许下滑,核心在于药明生物海外工厂逐渐投产,在爬坡期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2023全年,药明生物的经调整毛利为45.3%,同比去年同期有4.7个百分点的下滑,随着后续海外工厂利用率以及公司自身规模效应的提升,毛利必然会回归的。

横向一对比,药明生物包括药明康德还是很强,龙头效应显著,《价值事务所》一直在追踪国内的头部CXO企业,受全球投融资放缓影响,大家2023的业绩都是很拉垮的,但药明系整体还是很稳得住。

我们仔细看下图,其实药明生物2023H1还是有受全球投融资放缓影响,新增项目数比起过往明显少了不少,尤其最源头的临床前分子,竟然还出现了下滑,但这个影响也就持续了半年多,到2023年底的时候,一瞬间就全回来了,甚至全年净增项目数还创了近几年新高(2023全年净增110,多于2022的108)。

关于这点,在药明生物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中也有讲,“我们是行业里第一个说投融资回来的,我们从去年10、11月份就看到投融资回来了,所以去年Q4签了历史上最高的项目数,这也是我自己最自豪的。我们是行业里最晚看到投融资下降,最先看到投融资涨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药明生物是行业内最晚受投融资影响,却又是最早感受到行业复苏的)。我们在1、2月份签约的项目数还在继续增加。”

尽管大家都在担心药明系受法案影响,但按药明的话说,2024年1、2月新签项目数还在继续增加,截至2024年3月22日,公司已新增25个新项目。

截至2023年底,药明生物未完成订单总额达 206亿美元,其中包括服务订单134亿美元以及里程碑72亿美元。这个里程碑金额充分证明了药明系技术平台的强大,也是药明生物能够长期立足于全球,整体排名不断提升,后来者居上,不惧三星生物、龙沙等竞争对手最关键的法宝,毕竟龙沙也好,三星也罢,他们有的只是CDMO,但药明系却有R,可以协助药企搞研发,甚至可以将技术平台授权出去。

去年1月药明官宣,跨国大药企GSK以40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达14.6亿美元以及部分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销售提成来换取基于药明生物专利技术平台开发的至多四款TCE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的独家权利,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当下药明系体内已经有55个项目具备将来获得低个位数销售提成的条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药明生物在欧洲的表现突出,剔除新冠欧洲增长172.4%,占整体营收比已经提到了30%+。按照药明的说法,未来欧洲的良好表现会持续,而欧洲是不受法案影响的。正是由于欧洲表现突出,目前药明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已经不足50%了,随着后续国内恢复、日韩新加坡等其他地区增长,未来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也会越来越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当下投融资环境极差,还没看到恢复的趋势,但国内的创新药行业的确在崛起,出海授权的金额和项目越来越多,去年全年实际从海外拿到了300亿,是过往投融资额的好几倍,相当于是一个全新的增量,用不了多久,国内市场应当也会恢复。

基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药明生物预计2024年将实现5%-10%的收入增速,剔除新冠,则收入预计增长8%-14%。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