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裁员, 宁愿“折磨”他们

不喜欢裁员, 宁愿“折磨”他们
2024年06月07日 00:26 重庆商报

近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与支付服务提供商Strip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科里森进行了一场对话,讨论了英伟达的管理哲学。

黄仁勋认为,最好的工作不是那些一直能带来快乐的模式,毕竟伟大的事情并不容易做到,所以努力去做困难的事情会更有意义。

在英伟达,黄仁勋直接领导60名下属,从来不进行一对一谈话,他希望公司的信息能平等地在每个员工中流通,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挑战中来,为解决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特别指出自己不喜欢裁员,比起解雇员工,他宁愿“折磨”他们,使其更强大,他相信每个员工都会改进,等他们开窍时,属于他们的伟大时刻也就到了。

“60名下属直接向我汇报”

问:你在演讲中谈到“希望承受足够的痛苦和磨难”,可以展开谈谈吗?

黄仁勋:通常人们会认为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职业,期望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但这是一个误解。当你正在做一些无比困难但十分伟大的事情时,并不总是在享受这个过程,总会有痛苦的时候。我很爱我的公司,也很爱我的工作,但我并不是每天都很快乐。人们总认为那些一直给你带来快乐的才是最好的工作,但我觉得工作中还是应该努力去做些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什么伟大的事情是容易做到的。

问:是什么塑造了你这样的工作观?

黄仁勋:我是移民,当我1973年来到美国时,刚好9岁,我哥哥11岁。初来乍到的我们并没那么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父母都很努力地工作,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我学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我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当过洗碗工、餐厅杂工、服务员,也打扫过厕所和浴室,这些工作无论大小我都会认真对待,尽可能把手上的每一份工作都做好。我觉得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品质,从小到大我都是这么做的。

问:现在英伟达的领导团队有多大?

黄仁勋:大约60人。他们直接向我汇报。

问:这种模式通常不被人看好。

黄仁勋:虽然它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但在我看来是最佳的实践,我相信到最后会说服所有人。因为,公司的层次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流通,不应该赋予谁有访问信息的特权,每个人都能知道公司的信息。我通常不一对一交流工作,我的员工规模很大,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同时对每个人说的。当提到公司面临的挑战、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试图进入的方向、新的尝试等这些信息时,我希望公司里的每个人都能听到并参与进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他们的贡献。

问:当和员工一起讨论个人目标、职业发展或者那些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时,按照惯例都应该是一对一去做的,但你不是。

黄仁勋:在所有人面前推理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我不会一对一去和他们谈,这相当于剥夺了其他人学习的机会。而且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是最好的方式,我们为什么要从自己的错误和尴尬中学习,从别人的错误和尴尬中学习经验不是更明智吗?

比起裁员更愿意“折磨”他们

问:你曾说过不喜欢解雇员工,能详细说说吗?

黄仁勋:对于员工,我更希望提高他们,而不是放弃他们。我以前是打扫浴室的,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CEO,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我周围有60个人,他们一直在做聪明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可能都没意识到,我在不断向他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不喜欢放弃别人,我认为他们可以改进,我宁愿“折磨”他们,让他们强大。很多时候他们已经接近成功了,不要放弃,突然有一天,当他们开窍时,属于他们的伟大时刻也就到了。

问:你曾经使用过一个词“0亿美元市场”,这是什么意思?

黄仁勋:我们的目标是去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困难的,实现它就可以做出真正的贡献。那如果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市场肯定是0。我们宁愿成为市场创造者而不是市场接受者。创造一些以前从未存在过的新东西而不是考虑去争抢份额。我们可以想出另一个新的价值10亿美元的东西,这种动力可以让公司去思考,去创造。

问:所以有了这个“0亿美元市场”的概念。但一开始没有需求,也没有客户,也无法证明你们是对的,更多的是凭直觉在做这些事情,你是怎么坚持下去的呢?

黄仁勋: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直觉可以作为起始论点的素材,但你必须继续推理下去。我讨厌电子表格,更喜欢文字,因为文字可以推理,我们的直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相信这很重要,为什么我们认为这很困难。我喜欢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很多人在前进的过程中就会自动放弃,最后只有非常坚韧、非常专注、非常忠诚的人在继续追求它。

CUDA差点让英伟达陷入危机

问:CUDA来自哪里?

黄仁勋:CUDA最初来自两个想法,一个叫加速计算。UDA是1993年一项意义深远的发明,它允许软件程序员直接对IO设备(可以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进行编程。当时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加速计算的想法,几年后,为了让我们的GPU更容易编程,我们又提出了另一个想法CG(计算机图形),开辟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机会,但是CG编程模型并不完全正确,所以我们扩展了它,创造出CUDA。

问:CUDA推出后暴火了吗?

黄仁勋:恰恰相反,这对当时的我们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推出CUDA增加了大量成本,但是当时并没有合适的应用程序,也没有客户愿意为它支付溢价,所以公司的毛利率被压垮了,市值急速下降,处于危险的境地。

但我相信CUDA,我们进行过推理,相信加速计算能够解决普通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将架构扩展到更通用的地方,必须做出牺牲。我坚信它是机会。

问:如果没有CUDA,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黄仁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CUDA是现代计算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加速计算这个想法很简单但意义深远,它让绝大多数程序代码中的一小部分占用了99.99%的运行时间,而这对于很多应用程序来说都有重要意义。如今,CPU的扩展基本已经停止,如果我们不加速的话,每个软件的计算都会膨胀,世界上的计算量每年都在翻倍,这时候就到了我们加速计算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现场推理AI的未来

问:假设当今世界上所有GPU的计算力之和为X,你认为我们5年后算力会达到多少X?

黄仁勋:让我们来推理一下,假设世界上已经投资安装了价值1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用以计算,当世界加速一切数据处理时,我们每个数据中心、每台计算机都将成为加速服务器。如果未来4~6年内计算机行业没有任何增长,那么到时候只需要更换1万亿美元的设备。如果计算机行业继续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那么我们可能需要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投入2万亿美元来更换设备,确保GPU没问题。

第二点,类似我们之前经历过的工业革命,我们正在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正在生产token、浮点数(Floating-point number)。这些token和浮点数具备高价值,它们是智能的,可以将其转化为英语、法语、蛋白质、化学品、图像图形、机器人关节等,我们正在大规模生产token,还可以用人工智能来生产几乎任何类型的token,这些token将在AI工厂中生产出来。

在未来的10年里,这些token将创造新的产品、服务,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力,这是一个价值超过100万亿美元的行业。

问:企业和个人都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黄仁勋:需要明确的是,人们不是因为人工智能而失去工作,而是输给那些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公司也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倒闭,只会输给那些使用了人工智能的公司。所以必须尽快学会使用人工智能,这样后续才有机会去做那些你认为成本很高的事情。我很喜欢用AI,学着怎么正确地提出问题,有时候我知道答案,但还是想问问人工智能,看看它们会给我什么答案。我们希望使用AI的成本尽可能低,这样才能推广,更多的人和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增长。

小团队能“干大事”

问:你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硅谷经营了,在你看来,硅谷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黄仁勋:举个例子。我创办英伟达时,正好是29岁,脸上长了痘痘,但我需要去和律师、招聘人员还有风险投资公司谈事,额头顶着一个大痘痘,这让我很没有安全感,感觉被一群成年人包围了。但现在,如果你没有痘痘,我都认为你不值得创办一家公司。我的意思是现在的年轻人非常自信和优秀,年轻一代的首席执行官真的很了不起,我花了几十年才明白的事情他们早就学会了。

问:英伟达的市值大约是2万亿美元,距离苹果和微软不远了,而苹果和微软分别拥有22万和16万名员工,但英伟达只有2.8万名员工,连微软的1/5都不到。你推崇终身职位,认为终身职位很重要,能展开说说吗?

黄仁勋:很多伟大的创造都可以通过卓越的运营来实现,但仅仅靠运营也实现不了那些伟大的创造。当你拥有一支与你很有默契的团队时,你们已经赋予了公司魔力,让每一个人都不想离开公司,失去现有的一切,而是想抓住它,并一起把公司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我不想重置这一切,所以我不喜欢与新人一起工作,我的老员工已经与我建立起默契,我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沉淀了很多痛苦、快乐和知识,所有这些生活经历,我已经将它编码在共事过的人身上,我想把这种默契继续下去,带着他们走到公司的下一个发展阶段,这就是为什么我推荐终身职位。小团队也可以做伟大的事情,英伟达只有2.8万人,但表现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我们当初7000人的团队支撑着价值1万亿美元的生态系统和工业经济,走了这么远,我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据中国企业家、中经网等

黄仁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