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观察|冰淇淋市场呈现新趋势:跨界玩家增多,价格、质量双卷|封面天天见

新消费观察|冰淇淋市场呈现新趋势:跨界玩家增多,价格、质量双卷|封面天天见
2024年06月06日 18:05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吴雨佳

天气渐热,冰淇淋迎来销售旺季。

今年的冰淇淋市场涌入了更多新人。其中,雀巢获得亿滋授权,推出67克甜筒、70克杯装和0.5L家庭分享装三款奥利奥冰淇淋,售价分别卡位10元、20元和40元价位带。玛氏旗下的脆香米推出的小熊棒棒冰淇淋也从2月开始登陆罗森便利店、Ole'等渠道。42克的支装售价9.9元,主打卖点包括进口奶源、纯正牛奶巧克力、0反式脂肪酸。国货新锐榴芒一刻也在今年2月进行了冰淇淋首秀。70克的支装猫山王冰淇淋和75克的杯装款售价均在16元左右,主打真榴莲果肉。

而休闲零食品牌之外,也有多家拥有先天奶源优势的乳业公司加入。例如,认养一头牛推出以A2型乳制品做品类拓展的支装、杯装鲜牛乳冰淇淋产品。飞鹤牧场推出了经典1962牛乳雪糕/奶砖、厚切牛奶味雪糕、牛奶糯米糍雪糕等多款新品。

有人退圈、有人入局,2024年冰淇淋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

跨界玩家增多 乳企正加速切入冰淇淋赛道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冰淇淋市场销售额规模为574.78亿元。未来5年,冰淇淋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逐年上升势头,到2028年规模超过700亿元。本就竞争激烈的冰淇淋行业正吸引更多入局者,“卷”出新的高度。除了以茅台为代表的酒企之外,乳企也正在加速切入冰淇淋赛道。

冰淇淋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类。冷饮相较于乳企中其他规模化的常规商品来说,毛利率和增长速度都在表现不俗。

以伊利和蒙牛为例,根据伊利股份2023年报披露,去年伊利冷饮业务收入106.88亿元,同比增长11.72%,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实际成为中国冰淇淋市场上首个突破百亿的冷饮品牌。且当中的甄稀连续3年保持50%以上增长。蒙牛2022年冰淇淋业务收入为56.5亿元,同比增长33.3%,2023年收入增速放缓,但也保持7%的增长至60.3亿元。

日前,认养一头牛推出以A2型乳制品做品类拓展的支装、杯装鲜牛乳冰淇淋产品。作为冰淇淋赛道的新兵 ,此时入局有哪些竞争优势呢?认养一头牛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过往凭借A2型白奶在乳制品行业中找准了立足点。考虑到消费者对认养一头牛A2型乳制品有一定的认可度且用户画像与消费群体高度重合,因此公司决心将A2型乳制品赛道的品类优势扩展至冰淇淋品类。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冰激凌市场玩家众多,包括行业巨头、跨界入局的新品牌和网红冰激凌产品等,行业长期发展需要各个玩家找准自身的差异化定位。例如,巨头玩家要发挥规模优势,新入局者要发挥品牌优势,专做小而美的产品等,未来冰激凌市场会“百花齐放”。

定价回归理性 质价比、健康化成消费趋势关键词

冰淇淋市场的另一个新变化则是高价产品动销缓慢。目前,冰淇淋的定价正逐渐回归理性。近日,“冰淇淋重回5元时代”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

艾媒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0元(不含10元)之间,占比为70.9%。同时,“雪糕刺客”事件过后直接影响了包装冰淇淋的定价。据CBNData不完全统计,2023年各品牌共发布70余款新品,46%的单支价格区间集中在3-10元。

作为四川地区冰淇淋的头部经销商代表,四川冰小萌创始人陈春旭,发现,当前5元以下的冰淇淋动销处于加速状态。

“去年天气原因导致冰淇淋存货多,加上线上冲击,把很多明明售价8元的产品打到4-5元。比如某个售价9-10元的进口大品牌冰淇淋,碰到经销商因释放存货压力亏本甩卖,成交价降至5.9元。”在陈春旭看来,“去年全国冰淇淋可能有上百亿的库存,但存货不会无限制的销售。存货没了,大家就难再买到特殊情形下的破价款。消费者认可的其实还是10元左右价格带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力。”

除陈春旭外,不少经销商都表示,市场需求正发生变化,如今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能够凸显质量、平价的商品更受欢迎。

品质化的中高端市场与平价市场,二者有各自的消费群体,并不冲突。质价比并非是指一味的价格低,如果品质足够高,即使价格也相应增高,消费者也愿意为之买单。

朱丹蓬表示,“如今既要讲质价比,也要讲性价比,所以未来超高端冰激凌基本没有太大市场,整体还是向中端靠拢。”

此外,近年来,在健康养生的理念带动下,很多人都会减少高糖、高脂的雪糕摄入,在品质与口感方面,消费者对冰激凌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成为冰激凌消费的新趋势。多位店家表示,配料表“干净”的雪糕更受青睐,不少消费者看到新品雪糕时,首先会考虑雪糕的含奶量、果汁冰棒的果汁含量。低脂、低糖、无乳糖等健康型冰激凌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在众多社交媒体上,冰激凌好评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甜。”

业内人士表示,以钟薛高为代表的高价雪糕已经逐渐不受消费者欢迎,是雪糕市场回归常态化和健康化的一个标志。在过去几年中,高价雪糕市场确实存在一些过度营销和炒作的现象,导致一些消费者对高价雪糕产生了反感。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品质优良的雪糕品牌。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