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 Steam Deck,续航同级最强,为什么说这台 799 美元游戏掌机诚意满满?

对标 Steam Deck,续航同级最强,为什么说这台 799 美元游戏掌机诚意满满?
2024年06月04日 18:33 爱范儿

Steam Deck 在 2022 年刚发售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多数主机游戏爱好者对它好评如潮的原因,简单直接:

能把 3A 游戏捧在手上玩了。

之后,PC 掌机进入了爆发期,AYANEO 2、LOGITECH G Cloud、LEGION Go、PlayStation Portal 等产品逐渐走进玩家的世界。

华硕 ROG Ally 在当中的关注度很高,因为它从性能、屏幕、硬件、平台兼容性等各个方面,都全面对标甚至超越 Steam Deck。

这周,ROG Ally 发布了旗下的第二款产品,和一般游戏掌机的「半代更新」不同,华硕从命名上就想体现出,这是一台迭代机—— ROG Ally X。

外观细节优化,内部结构重组,比起 Steam Deck 推出的 OLED 版,ROG Ally X 的诚意更足,当然 7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5788 元)的售价,也来到了历史新高。

顺手,是每台掌机的必修课

说到底,PC 掌机始终都要拿在手里,顺手与否,往往决定着玩家们的游戏时长。

ROG Ally X 的外观,有了很大的改进,结果就是,新机器握着更舒服。

在手柄部分,Ally X 用了更坚固的材料,虽然看起来只是加厚了 4.5mm,不过新曲线的设计更贴手,不会在设备和人手之间留出太多空间,压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分摊。

与手掌贴合的部分还做了防滑纹理,这是手汗大的玩家的福音。

摇杆的位置也有微调,新的布局让大拇指在各个按钮之间的移动更加轻松。

另外,摇杆的耐用性在 Ally X 上直接翻倍,霍尔摇杆技术的加入,让组件从上代的 250 万次的额定转动次数直接翻了一番,新摇杆为 500 万次。

喜欢暴力操作和微操的玩家,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D-Pad 方向按钮同样被重新设计,新十字按键的反馈更加直接清脆,8 个方向的输入更容易让玩家知晓,上一代被诟病的粘性过高有了调整。

机身顶部略微凹陷的电源键,其实也能体现「人因设计」,一是只用手就能快速定位按键位置,二是结合了指纹识别,按下就能快速开启游戏。

另外,食指专属的肩键和扳机,细微调整了轮廓角度,在不降低准确、响应性的同时,更加符合手指放松状态下的位置和角度。

来到背面,M 键是 Ally 的标志性按键,可自定义的宏按钮能够执行部分游戏的额外功能。

Ally X 的 M 键相较于上代小了一圈,既保留了按键的灵活性,又减少了误触的几率。

最后,作为一台游戏机,特别是 ROG 的游戏机,灯光自然必不可少。

两个摇杆下方的环形 RGB 灯组可以和 Aura Sync 支持的游戏配合使用,不管是游戏氛围还是情绪价值,有时候就是一盏灯的事儿,现在 Ally X,给了两盏。

虽然 ROG Ally X 的屏幕材质没有更新,但 7 英寸 1080p 的触摸屏依然能打,比起普通 LCD 屏 200-300 nits 的最大亮度,Ally X 则可以达到 500 nits。

高亮度不仅能给游戏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也能让掌机在室外使用,「移动」属性因为屏幕亮度彻底释放。

而且 Ally X 的玻璃采用了康宁 DXC 涂层,这种材料可减少屏幕表面的反射,环境光反射的减少,意味着玩家即使白天在户外,也能轻松看清游戏画面。

新材料的使用,也把屏幕硬度提高了 40% 以上,耐刮擦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看不见的地方,才是重头戏

如果说外形的升级只是开胃菜,那在看不见的机身内部,才是这次 Ally X 更新的「黑科技」。

移动设备的散热,是全球电子厂商共同面对的难题。

越追求移动便携的设备,由于体型的限制,散热效果也会更差,第一代 Ally 就被反应有长时间使用后发热严重,甚至烫手的问题。

哪怕手能受得了,但高温带来的性能下降、游戏掉帧的减分体验,最后还是会把玩家劝退。

因此 Ally X 的内部散热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运行中的机器想要大幅升温,得先经过「五重关」。

华硕在机器内部的上方,装了一条粗又长的零重力热管,利用当中的微小结构改善热量的传递。

新结构使管道的毛细压力增加了 15% 以上,让设备在任何角度使用时,都能保持高效散热。

第二关是重构了散热风扇,新的风扇更薄,每个叶片之间有更多的空间让空气通过,0.15mm 的厚度让整体气流增加了 10%,还给电池流出了更大的空间。

并且,两个风扇都采用了流体轴承结构,不管设备怎么摆放,这种结构在运行时的摩擦力都很小,保证了在多年的使用中,风扇都能高速旋转。

在风扇模组的外围,覆盖了一大片防尘网,进入的灰尘越少,机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冷却效率就能保持得越好,也不会发出噪音。

最后,Ally X 仅有 0.1mm 的散热器增加了翅片的密度,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空气阻力。

整块散热器上的翅片加起来,共有 102 个,总面积达到了 12173 mm²,相当于两张名片的大小。

好掌机的奥义:软硬兼顾

更好的散热,终究是为了更加的性能,Ally X 在内部配置上,也有了不少的升级。

Ally X 的核心,依然搭载的是 AMD 锐龙 Z1 Extreme 处理器,内置集成显卡为 RDNA3

另外 Ally X 将前代的 16GB LPDDR5-6400 内存,升级为更高速的超高频内存 24GB LPDDR5X-7500

新的内存容量更大,游戏数据的传输延迟更低。

原装 SSD 硬盘容量也从 512GB 升级至 1TB,且硬盘插槽长度,也由 M.2 的 2230 延长到 2280,更方便扩展。

让 Ally 可玩性增加的点,实际上在 I/O 配置(输入/输出)的升级。

掌机顶部的 XG Mobile 显卡拓展坞接口,更换为 2 个 Type-C 接口:USB 4 和 USB 3.2 Gen2。它们同时支持 PD 3.0 充电与 DP 1.4 显示输出功能。

简单讲, Ally X 可以连接更多的第三方显卡坞和外接设备。

更重要的是,电池容量由前代的 40Wh 翻倍升级至 80Wh

这不仅远超同类竞品,也体现了华硕对 PC 掌机的深入理解:便携且兼顾续航。

游戏平台的体验,除了要有强大的硬件支持,也需要好用的软件协同。

ROG Ally X 自带的奥创智控中心 SE,升级到 1.5 版本,全新界面,支持导出和导入按键映射,集成 BIOS、显卡驱动更新。

经过一年的积累,ACSE 已经成为集成了丰富的游戏生态功能:

  • 管理游戏库
  • 设定游戏设置档
  • 调节机身性能
  • 设定陀螺仪
  • 支持高开放度摁键映射
  • 校准手柄灵敏度
  • 管理软件更新等
外部重构,内部重组,硬件升级,软件优化。

可以看出,华硕很重视这台 ROG Ally X,在市场竞品大部分都选择屏幕、颜色、内存等小项目半代更新的策略时,它们则多走了半步。

这些在外观和配置上看似微小的更新,实则会给玩家的使用体验带来巨大的提升。

前代的小毛病就像鞋里的小石子,虽然没有伤害也不影响使用,但心里会很难受。

不衬手的手柄、总是误触的按键,用一会儿就发烫的屏幕,其实都是一颗颗「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拉满」的石子。

ROG Ally X 不仅把这些膈应人的小问题一一解决,还在那些看不见的配置和性能上,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配置顶级,续航顶级,价格也是。

只是希望,Ally X 大版本的更新,以及在体验上的提升,能对得起「遥遥领先」的 799 美元。

ROG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