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五年大咖说|毕奇:低空经济与5G融合,开启运营商增长新纪元

5G五年大咖说|毕奇:低空经济与5G融合,开启运营商增长新纪元
2024年06月03日 16:36 C114通信网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四张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到今年6月6日,5G商用将满五年。移动通信技术大约十年一代,五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节点。截止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用户渗透率突破50%,并打造了数以万计的行业应用案例。

展望下一个五年,5G行业应用进入深水区,5G-A带来了数实融合、通感一体、星地融合等新能力,将成为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创新应用的底层支撑。

鉴于此,C114特策行业专题“5G五载·智启未来:从连接到赋能的跨越”,邀请行业高层专家撰文,纵论5G时代的成绩与挑战、发展与未来。

特约撰稿人: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贝尔实验室Fellow、IEEE Fellow 毕奇

C114讯 6月3日消息 自2019年6月起,中国5G商用已历经五年。我国建成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5G基站达374.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1.7%,5G移动电话用户达8.89亿,用户占比超五成。5G网络已经实现广域覆盖,但现象级5G应用尚未涌现,5G网络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一、低空拉开5G发展下半场

在政策、市场、技术的驱动下,低空经济正在加速部署。

在政策方面,我国于2023年先后出台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等文件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

在市场方面,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娱乐、巡检等场景,并逐步向物流交通、农业生产等环节渗透,发挥新智生产力特征,进一步加速传统行业转型,达到万亿级市场规模。

在技术方面,适配低空经济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长足进步,高可靠低延时通信技术为无人机集群控制提供通信保障,终端网络通感一体丰富无人机监管手段,人工智能与算力助力无人机可视、可调、可管。

中国低空场景应用发展迅速,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无人机行业快速增长,促进与之相融合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领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据有关部门推算,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5G 及5G-A技术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已经逐渐明确化,通过将地面的覆盖拓展到三维低空,依托蜂窝网络将5G技术进一步应用到无人机,是5G网络继物联网和垂直行业应用后的又一个发力点及突破方向。无人机作为另一个较大的垂直行业,是高端的物联网,是运营商不能错过的高价值的垂直行业,有望带动5G高质量发展。

二、5G-A通感一体是低空发展前提

5G-A通感一体可对周边的无人机进行探测跟踪,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解决无人机飞行安全、监管等问题的重要手段,5G-A助力低空已开展相关实验,初步实现通感能力。

5G-A通感一体是低空通信监管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通信能力方面,5G-A通感一体基于运营商授权频段,能够实现5G空域上行平均速率高于150Mbps,端到端时延降到25ms以下,满足无人机业务需求。此外,5G-A基于授权频谱,业务主体特定,干扰有限,有利于低空无人机安全飞行。

在感知能力方面,5G-A通感一体方案可在不改变原有5G基站天线仰角的前提下,通过多基站、多AAU组网部署,实现低空近600米的网络覆盖和亚米级感知,为低空飞行器提供连续的监测服务。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基站数量庞大,部署密集,在此基础上升级的通感一体基础设施,以较低成本解决了空域覆盖和私密传输两大问题,有利于低空的广域飞行监管与协调。

除了管道服务,中国电信还向平台及其它基础设施方向拓展,已构建“天翼星云”5G无人机平台、开发5G网联方舱,形成云网边端安智协同的无人科技全栈自研产品能力,涉及公安、应急、城运、水利、环保等多个行业,并在江苏、南京、深圳等多个不同的城市开展业务。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为推动低空规模化发展已开展多项试验验证工作。

在通感能力验证方面,中国电信在深圳福田建成首个通感一体化5G-A基站站点,可实现0.01平方米的目标感知,检测准确率高达95%,单站感知距离超过一公里,后续5GA连片部署后感知准确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在无锡市区建成3个无人机场,以5G网络优势赋能无人机潜力,打造低空经济新业态。

在低空应用探索方面,中国电信在无锡、南京等地开展了应急、医疗救援等场景无人机应用,在福田等地开展了城市管理等场景低空业务试点,为低空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低空有望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目前低空市场需求正在从消费级向行业级转型,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从应用领域细分市场看,未来工业无人机应用的主力市场以测绘与地理信息、农林植保、快递物流领域为主,其中农林植保、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相对成熟,并已初具规模,市场规模预计在百亿级;巡检在电力场景中应用相对成熟,未来有望以30%的市场速度持续增长,打造百亿级市场;外卖物流市场当前仍处于局部小规模商用。通过网联无人机的技术优势、商用模式,无人机的运营成本有望突破,未来市场潜力大。长远来看,有望在中国创造万亿级市场。

低空的多种场景应用均需要网联、监管等能力,为运营商孕育着巨大市场机遇。对比农林、测绘等成熟场景,能源巡检、物流等场景,作业区域偏远、人工成本高,借助“机巢+飞控平台+4/5G网络”能够更有利于作业自动化。运营商可提供无人机网联模组、低空空域通信网络覆盖、数据服务与飞行平台建设。具体而言,低空中的物流与能源场景对于运营商网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网络连接(外卖、物流)与视频回传(巡检),预计行业无人机连接量近千万。

通感助力低空场景,为运营商带来新增长点。通信感知功能将助力物流、外卖和巡检等低空场景应用实现落地与规模复制,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我们预测2028年这三种低空场景应用的市场规模明显,运营商期待能获得百亿级的增量收入,可占到移动收入的几个百分点。

展望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还面临用频、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机制等问题,未来随着低空用频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及管理机制完善、技术持续更新优化,低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有效推动各领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点击下载中国电信今年发布的《通感一体低空网络白皮书》 

无人机5G运营商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