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姻缘用“钱”牵,直播相亲有风险

千里姻缘用“钱”牵,直播相亲有风险
2024年06月03日 15:30 DoNews
撰文 | 程书书撰文 | 程书书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小红书

唐朝文学家李复言所著的《续玄怪录》中有则故事:一个叫韦固的书生路过宋城,借宿在宋城南边的客栈,夜晚遇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婚姻簿。老人为韦固牵红绳指明婚嫁对象,后来,韦固果然与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结为连理——这便是月老的由来。

有婚姻簿和红线这两样神器,月老可以做到千里姻缘一线牵,而在现代,红娘和媒婆们凭借网线也能速配姻缘。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里的王婆,一手速配年轻人的绝活,让她被称为“月老手底下的销冠”。

这样的“红娘”远不止开封王婆一个,在抖音、快手乃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搜索“红娘”“相亲”等关键词,就会看到大量的“红娘”账号,有的还贴心的标注好地区。

不过,开封王婆的走红,广大网友猎奇心的因素占大半。景区里的说亲节目,兼顾娱乐性、互动性、新奇性,背后的营销将其推向了流量高地,才会吸引一众网友前去围观。

网络上的红娘们又是如何吸引来流量的呢?网络说亲又是怎样的流程?

媒婆说媒、红娘牵线,功劳姻缘,利在有钱。网络红娘这门生意是否有的赚?又怎么去赚?

01、五千块钱,包介绍个媳妇

从1998年中国交友中心(珍爱网前身)出现开始,中国人将婚恋搬上互联网已有20多年时间,而如今网络红娘的“新”,新在加入了直播间相亲。

来自河南信阳的向大姐,在抖音上做红娘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作为一名70后农村妇女,向大姐以前的说媒经验,都来自亲戚熟人等关系,在抖音直播后,陆陆续续有陌生人找她说媒。

“我直播的内容很简单,除了介绍来我这里找对象的孩子们的基本信息,和她们的相亲诉求,收集登记直播间里新的相亲人员信息,再就是闲聊我对现在相亲市场的一些看法,还有我说媒时遇到一些小事。当然也会和她们互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向大姐告诉DoNews,一般她会将收集的信息根据征婚男女提出的要求和自身条件进行匹配,之后单独询问,双方同意后再介绍她们联系。但她不会在直播中直接连麦牵线,因为她做的是包介绍成功的生意。

向大姐的包介绍成功,指的是男女双方确定结婚后再收费。“所以我是包介绍到有结果的,介绍后双方觉得不合适,我会接着帮忙匹配其他合适的,直到男女双方定亲了,再由男方一次性付给我五千块钱,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据向大姐的说法,网络红娘们各有各的收费规则。有的红娘在牵线之初,就直接收取牵线费,有的在直播间里设置粉丝刷够定量的礼物,才能获得连麦资格或是报名入群,还有的在两人配对牵手成功后,再收取退群或消除相亲信息等的费用。

DoNews在抖音上观察到,一些红娘贴出的收费项目,有牵线费、介绍费、定亲费、结婚费、入群费、会员费等,五花八门。

向大姐认为,设立这些收费明目,看起来挣钱快,但是影响声誉。“人家来相亲,肯定是奔着结婚去的,八字没一撇就收上钱了,谁还愿意找你?”在她看来,有好的声誉才能让更多的人来找她说媒。

虽然抖音账号仅有4.6万粉丝,但向大姐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不少在外务工的当地人也都听说过她,还有在她这里登记求帮找同城工作的。

在广州上班的王庆,老家在向大姐临近的县城,他的母亲就在向大姐的直播间里为他报名登记过。“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找好对象,我妈也是日日催。去年过年回去时发现她经常看这个叫向姐的直播,一问,原来是看直播间里介绍的相亲女孩有没有和我合适的,她说她之前已经私信过这个向姐,登记了我的信息。”

去年,向大姐收到了13对新人订亲后的谢媒礼钱。除了约定的五千块钱,有爱热闹的主家,订亲当天还会邀请她前去见证,给的伴手礼中也会有200到600不等的红包。在当地小县城,很多人的月收入不过1500块左右,向大姐说媒差不多七万块的年收入,算是蛮能赚的了。

02、直播相亲,也是交个朋友

但严格来说,向大姐还是“半个传统媒婆”,做的是地方熟人的生意,商业模式还比较传统。

切换到互联网上来,随着90后、00后成为婚恋市场主力军,他们对于婚恋服务的需求也向互动化、娱乐化方向倾斜,对于他们而言,相亲也并不一定等于想结婚,可能只是想暂时交个朋友看一看。

在义乌一家出口贸易公司做业务员的Kathy去年底开始兼职在抖音上做网络红娘,奔着创业去的她,计划在下半年和同事一起全职投入。她直播的相亲内容,就和向大姐有着很大的不同,没有长时间播报资料信息,而是和粉丝连麦互动。

“那些婚恋交友平台以及婚介所,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就是因为面对一大堆资料信息太过乏味。直播间要还是对资料,又怎么吸引年轻人?”Kathy对网络红娘的认知,就是网上聚会的主持人和气氛活跃者,“大家进来能得到轻松快乐的心情就行,顺便遇到聊的来的朋友就更好了。”

因为Kathy的直播间轻松有趣,所以经常会有粉丝在她的直播间里刷红包和礼物。此外,她的账号上也开设了商品橱窗,还能有一些带货的收入。

Kathy告诉DoNews,应粉丝们的需求,基于直播积攒的人流资源,她目前已经建设了三个相亲类群,有两个已经满员。“如果可以,我未来还想开设海外相亲群、离异群等,期望可以覆盖到更多人群。”

目前Kathy正计划设置入群门槛,需缴纳一定费用才可入群。“6.6?8.8?9.9?我还没想好。”至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社群,Kathy也在琢磨通过一些免费的活动以及收费套餐来运营。

年初开始在小红书上做红娘的大学生风车,也和Kathy有着相同的理念,“直播交友的形式是建立在兴趣爱好的匹配与眼缘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在直播间尽力为大家提供放松愉悦的氛围,才能更好的促使大家交友。”

此外,风车还会在主页分享一些恋爱技巧和心理笔记,偶尔也会组织一些小型的线下见面活动,也收获到不错的反馈。此外,风车还会在主页分享一些恋爱技巧和心理笔记,偶尔也会组织一些小型的线下见面活动,也收获到不错的反馈。

03、好生意,但有风险

近年来,随着单身群体的扩大,中国互联网婚恋市场规模保持着增长态势。

据艾媒网《中国婚恋交友行业消费者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单身人口已经突破2.4亿。在2023年中国单身群体相亲频率中,49.50%单身群体一个月至少相亲两次,17.50%单身群体没有固定频率,全看父母安排,16.90%的单身群体只要有节假日都会相亲,16.10%单身群体一年中相亲不少于三次。这些数字,也折射出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婚恋需求。

而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已经成为婚恋市场主力军的Z世代人群,兴趣爱好多元化,对婚恋服务的需求表现出“强社交,弱婚恋”的态度。

一位00后对DoNews表示:“我们愿意接受的相亲模式,是先交友,相处一定程度后才有可能说是否能到‘谈婚论嫁’的程度。而交友的前提就是能有话聊,无聊、尴尬的氛围肯定是不行的。”

这就为直播相亲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有的创业者像Kathy和风车,“get”到年轻人心理偏好,在短时间里快速起量,然后就可以通过红包、带货、会员费等形式实现盈利。

不过,婚介市场同时也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婚托、信息造假、信息泄漏等套路,一直都是被投诉的重灾区,互联网的复杂性,让直播相亲变得具风险。

此前全网监督的王婆说媒现场,都有已婚男子登台相亲,而更小众的一个个直播间,难保不会有居心不良的人存在。

爱情诚可贵,安全价更高,想要一试直播相亲的朋友们,请记住网络有风险,入局需谨慎。

相亲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