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矩阵集体“同框”,蚂蚁CTO何征宇称技术要真正面向大众门槛要足够低

AI应用矩阵集体“同框”,蚂蚁CTO何征宇称技术要真正面向大众门槛要足够低
2024年05月29日 01:07 财经网

“我们的愿景和使命是希望AI和扫码支付一样,能够便利每一个人的生活。”5月28日,蚂蚁CTO何征宇在第九届蚂蚁技术周上表示。

每年的5月27日,是蚂蚁集团的技术日,这源于2015年5月27日发生的一次重大技术事故,此后这一天被定为蚂蚁技术日,用以勉励蚂蚁技术人保持敬畏和创新之心。到今天技术日已发展成为技术周,一个包含技术论坛、技术集市、编程大赛、技术沙龙等活动的技术嘉年华。

今年,第九届蚂蚁技术日首次对外开放,开放日上展示了诸多蚂蚁AI创新应用产品,其中“生活管家”“就医助理”“金融助手”三个智能管家是蚂蚁百灵大模型的核心创新应用产品。

AI规模落地需要攻坚三大挑战

“我们的基础大模型就是瞄准这三个大的行业或者说三个产品去做全栈布置和演进。”何征宇表示蚂蚁和业界稍微有点不一样,“第一个是深耕严谨产业,希望我们的大模型是一个靠谱的大模型;第二个是原生多模态,聚焦对人的理解;第三是规模化服务能力,希望都是亿级的用户。”

据介绍,生活管家“支付宝智能助理”连接了400万商家机构小程序和8000项数字生活服务,食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服务均可问可办;金融管家“支小宝”能通过文字对答提供行情分析、持仓诊断、保险配置、投教科普等理财保险服务,目前使用过支小宝的用户达4300万。

另外蚂蚁也推出了一套医疗解决方案,在不久后会正式推出服务大众的医疗健康管家。目前这套解决方案已经服务了很多医院。譬如,浙江省卫健委与支付宝联合推出了可陪诊的数字健康人“安诊儿”。浙江省内用户就医时,可感受全流程的陪伴、指引、互动,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目前,“安诊儿”已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浙江省内近百家医院中应用,服务超百万人次。

在开放日现场,何征宇也指出AI规模化落地需要攻坚三大挑战:可靠性、经济性、易用性。

“可靠性,任何一个技术真正落地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何征宇表示一个技术如果不可靠,基本上它只能是一个实验室的产品,或者它只是一个玩具,或者说它只是一个噱头。

对于经济性,何征宇提到最近创投圈提到特别多的“PMF”和“TCPMF”,后者是李开复博士提出的,T代表技术,C代表成本。他表示AI的成本太高,目前大家都在钻木取火的阶段,因此经济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真的要支持亿级规模的用户,每天交互好多次,这个成本按照今天互联网的模式其实是很难的。”

易用性方面,何征宇认为任何一个技术要真正的生根发芽、真正的面向全体大众来看的话,它的门槛必须足够低。“今天的AI真正要成为一个SuperAPP或者一个超级入口,它必须要把门槛进一步再降低。”

AI应用矩阵集体同框

在技术集市上,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也在蚂蚁内部有诸多创新应用,如AI智绘、AI智乐、AIGC数字人等,用户输入一句话、一张图、一段语音,就能生成一张设计图、一段音乐作品、一段动态人像视频。

安全可信,是蚂蚁AI创新应用的一个特色。在集市现场,记者见到了大模型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 “蚁天鉴”,可实现对大模型本身安全性的检测和防御;加速隐私计算关键硬件“乾坤卡”,能解决密码学运算慢的问题,提升全同态计算性能100倍。

在蚂蚁内部,AI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工具。譬如,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开发的智能研发平台CodeFuse已支持一半以上蚂蚁工程师的日常开发工作,他们提交的代码中10%由AI生成。

据了解,蚂蚁集团持续投入AI领域的研发,基于大规模业务场景的需求,布局了包括知识图谱、运筹优化、图学习、可信AI、大模型等在内的AI技术,其中蚂蚁百灵大模型已于去年底完成备案。

何征宇在开放日现场表示,一直以来蚂蚁集团致力于用最前沿的技术做最普惠的服务,近两年蚂蚁重投AI和数据要素技术,致力于实现AI规模化应用,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每个人的生活。

开放创新是内核

在技术开放日现场,来自学界、AI企业、开源界等诸多领域的人士共同探讨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在AI主题论坛上,来自智谱等AI企业和蚂蚁热烈讨论AI的多种可能性“the ‘N ’ one”、“where are the ‘angry birds’?”……

蚂蚁开源嘉年华活动中,全球最大开源软件基金会之一,Apache的开源爱好者杭州本地群组走进蚂蚁,和开源爱好者、开发者们一起分享开源故事。

在接下来持续一周的技术日里,20场关于数据技术的论坛,围绕大模型、支付技术、安全科技、技术风险、隐私计算、图计算等技术领域,从主题设计上看都是直指技术工业级应用中的挑战。据了解,直面规模化应用场景中的真问题也是蚂蚁技术日一直以来的特色。

48小时黑客松是技术日期间举办的极客编程挑战赛,48小时内完成一个创意的实现,主题既可与工作、业务相关,也可以放飞奇想,做有趣、好玩的创意。参加今年黑客松的创意,大多聚焦生成式AI与给AI降本相关,如绘画AGENT、基于AI构建无障碍世界、本地化大模型工作智能提效工具等。

T-STAR 是蚂蚁技术人年度颁奖仪式,也是蚂蚁内部最高技术荣誉,颁发给过去一年的表现杰出的技术人和技术项目。今年的十大创新奖项涵盖安全科技和分布式计算存储,AI也首次成为大赢家。

在颁奖现场,何征宇说,“蚂蚁技术日因敬畏而生,但敬畏不代表畏手畏脚,公司正处于全力发展的大阶段,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T-STAR放在每年的527揭晓,就是要向大家表明,蚂蚁技术不仅要牢记历史,敬畏风险,更要用于创新、敢于突破。”

AI大众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