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去世丨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魏明伦去世丨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2024年05月28日 12:56 红星新闻

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8日晨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

80岁时,魏明伦曾被问及人生是否还有未完成的愿望,他一听便哈哈大笑:“我很满意,我说过自己是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到了这个年龄,我享受的是天伦之乐和成果之乐。”

魏明伦(本组图片系2021年红星新闻专访魏明伦时拍摄,摄影 刘海韵)魏明伦(本组图片系2021年红星新闻专访魏明伦时拍摄,摄影 刘海韵)

魏明伦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又传奇:7岁学艺、9岁退学登台,虽只读过两年小学,但文化修养颇深,以川剧《易胆大》闪亮登场,又以《潘金莲》驰骋戏坛。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停留在他的戏剧创作带来的震撼时,他竟然笔锋陡转,开始杂文、碑赋的创作,且有多篇翘楚之作。

他是贾平凹心里的“大笔担当”,冯骥才眼中的“三寸椽笔,五短巨人”,是被人们传颂的“巴蜀鬼才”,王蒙评价他:“既有浓厚民族、地方戏曲的传统和积累,又有一种现代意识,新时代的新的思想和观点。”

魏明伦为红星新闻读者题字 资料图片 摄影 刘海韵魏明伦为红星新闻读者题字 资料图片 摄影 刘海韵

魏明伦性格豪爽,正义且仗义,身上常有一种江湖中人的爽直之气,敢言他人不敢之言,敢做他人不敢为之事,“以国家兴亡为胸中雷电,以苍生疾苦为笔底波涛”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83年的真实写照。他曾笑着评价自己,“我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人,从艺60余年来一直在变,但至今没在大众视野中消失。”

魏老已去,但正如他生前所笑谈,他仍将在他留下的戏剧瑰宝之中永不消失。

魏明伦 资料图片 摄影 刘海韵魏明伦 资料图片 摄影 刘海韵

7岁学艺、9岁登台,魏明伦有一个很实在的艺名:九龄童。初次登台,小小的他便一炮而红,大街小巷都知道魏家出了个戏曲小天才。

这离不开家庭熏陶。魏父是川剧著名鼓师,与川剧艺术家张德成、阳友鹤等人交往密切。老朋友们聚在一起,尽是梨园传闻、稗官野史。让几位老前辈没想到的是,年仅7岁的魏明伦竟在旁边听得如痴如醉。老前辈们见他热情好学,便拉他学唱。哪里想到这7岁的小孩竟然应声就唱,还唱得已然是有模有样!魏父见儿子聪明机灵颇有天赋,便干脆让儿子正式学戏。

于是,遵父命做伶人,魏明伦的戏剧生涯自此开始。

1950年,9岁的魏明伦演出《下游庵》1950年,9岁的魏明伦演出《下游庵》

“我可能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个拿不出小学毕业证的。”魏明伦毫不避讳小学肄业一事,甚至常常在记者面前拿这事自嘲。他说,自己的遗憾之一,是一辈子写不好字,所以很羡慕书法家,“因为我没上过私塾,小学没毕业,没拿过毛笔,没碰过宣纸,我写的字是一塌糊涂。”

但是,他有足够的底气,用文化成就而非一纸文凭证明了“没文凭不代表没文化”。

幼年的魏明伦台上扮演生旦净末丑,台下自修诗词歌赋。正是这样的受教育方式,赋予了他豁达的胸怀与洒脱的个性,“年幼辍学,躲过了学堂灌溉式教育,却又博览群书,思维自小就如野马般奔逸。”

他与著名剧作家李之华泉州清源山作对的趣事常常被人提起。

1984年的夏天,全国优秀剧本颁奖仪式在福建举行,与会者一同前往清源山参观。山上有李老君巨塑和李叔同墓,一道一僧。李之华即兴借用一句旧联向魏明伦讨对:“麦浪无鱼,绿柳垂丝空作钓”。

魏明伦片刻沉吟即答:“海峰有燕,乌云布阵枉张罗”。此对一出,引来一片赞叹。

等到行至李叔同石像前,李之华说:“我想到一联,你如果能对起,我将我的相机输给你:一僧一儒一道,大李小李老李。”

魏明伦脱口而出:“独生独养独苗,儿子孙子种子”。这一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更妙在二人的尾句“大李小李老李”“儿子孙子种子”,都是电影名。

魏明伦12岁时,有一次,剧院正演出传统川剧《潘金莲》。演出间隙,他在后台翻阅郭沫若的《少年时代》,正读到郭老向他的嫂子表达爱慕之情的片段,忽然间,他向父亲提出了一个奇思:“假如恋嫂的郭沫若遇上爱叔的潘金莲,又当如何?”

这是何等违背常理的问题!父亲听后怒不可遏,拎起魏明伦就把他揍了一顿。

但“为‘潘金莲式’的女性‘翻案’”的念头一直留存在魏明伦的心里。在他看来,施耐庵笔下心狠手辣的潘金莲,实际上可怜而又勇敢——她深受传统礼教思想的荼毒,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杀夫,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具有妇女解放意识,敢于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与真爱。

2010年,魏明伦在“庆祝魏明伦从事文艺60周年研讨会”上发言(摄影 钟劼霓)2010年,魏明伦在“庆祝魏明伦从事文艺60周年研讨会”上发言(摄影 钟劼霓)

魏明伦苦吟煎熬了半年,1985年的夏天,荒诞川剧《潘金莲》横空出世,在《潘金莲》中,魏明伦不仅仅是要为“潘金莲”叫苦唱冤,还大胆地将古典名著、传统戏剧和西方艺术杂糅合并:将施耐庵从坟墓里拉出来,在现代女性、记者吕莎莎的牵引下,将武则天、七品芝麻官、贾宝玉、红娘,甚至安娜·卡列尼娜等人扯在一起,共同参与到潘金莲的短暂人生里,一同演绎这出无可挽回的悲剧,去为女性命运呼喊哀叹。

该剧一出,全国轰动。用魏明伦自己的话来说,潘金莲的舞台形象与戏剧表现方式全部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更是“后无来者”的。该剧得到了巴金、吴祖光、萧乾等人的热烈支持,作家陈忠实赞道:“剧坛大家独一声,敢为金莲重塑身。随笔杂谈任挥洒,鬼才鬼话却威雄。”

魏明伦剧作,新版川剧《好女人•坏女人》魏明伦剧作,新版川剧《好女人•坏女人》

但同时,《潘金莲》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非议。其中让文艺界人士至今还常常谈笑的,来自魏明伦与作家姚雪垠之间的“笔墨大战”。

当时,姚雪垠怒斥《潘金莲》是“把现代人、外国人、中国人乱七八糟地混在一起,既不能反映现代生活,又不能反映历史生活;既不能反映中国生活,又不能反映外国生活;是既无艺术性又无思想性的十八扯,河南话叫做‘胡闹台’……”

2013年,魏明伦改编新版川剧《岁岁重阳》上演(摄影 王勤)2013年,魏明伦改编新版川剧《岁岁重阳》上演(摄影 王勤)

魏明伦在电视上看到姚雪垠的这番发言,惊愕不已。一年后,当姚雪垠把火气发泄到知名学者刘再复及《文汇月刊》上,执意要求发表他给《文汇月刊》编辑部的万言长信之时,长时间隐忍的魏明伦终于找到了一个发言机会,他挥笔写就《仿姚雪垠法,致姚雪垠书》一文,投寄《文汇月刊》编辑部。

此文一经发表,立刻成为社会的一大看点。著名杂文家舒芜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文汇月刊》第八期有魏明伦斥姚某一文,痛快淋漓,京华友人均鼓掌称善,兄曾见否?”巴金甚至连续几天把此文放在轮椅旁,有客上门便推荐:“请看魏明伦的妙文!”

魏明伦《夕照祁山》手稿四川省川剧院藏(“红星耀蓉城·百年铸辉煌”特展 图)魏明伦《夕照祁山》手稿四川省川剧院藏(“红星耀蓉城·百年铸辉煌”特展 图)

魏明伦本人却毫不在意,“我这个人胆子大,不怕产生争议。”他曾对红星新闻记者开玩笑,说自己走路是外八字,性格外向不阴柔,比较透明,“我知道我的杂文是争议最大的。还有我的骈文也受到争议,但我写的不是古代骈文,是现代骈文。变革古典辞赋,再创现代骈文,成了我自己的文风。更有甚者,通过网络搞人身攻击,我回答:让历史检验,后人品评。”

魏明伦多次对人谈起自己的“三独精神”:“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达,以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来回馈社会。”

1988年,魏明伦连发几篇引起强烈反响的杂文。他认为杂文家是一群有骨气、有尊严的人,在《我的两个职业》一文中,他向这个群体表达敬意:“以国家兴亡为胸中雷电,以苍生疾苦为笔底波涛。”

同样的,这也是魏明伦对自己的要求。他对只是一味吹捧的文章十分不屑,“现在大多数人一写辞赋就歌功颂德,当时也有人以为我也要歌功颂德,但我根本不是。”

魏明伦 资料图片 摄影 刘海韵魏明伦 资料图片 摄影 刘海韵

谈及围绕杂文的争议,魏明伦显得十分无奈,他说,“我的杂文《巴山鬼话》争议也多,这部书稿当年应邀参加深圳文稿首届竞价会,竞价该书的首版权。这次盛会号称深圳第二槌(第一槌是土地拍卖),会上有三部作品首版竞价甚高,一是顾城的遗稿《英儿》,二是刘晓庆的《从明星到富姐》,三是《巴山鬼话》。书稿以8万高价一槌敲定,创当时杂文集酬金新纪录。结果引来流言蜚语,说购买者是托儿,是我好友的女婿。其实是购买的人购得这部书之后,才与我的好友结交,最终成了我好友的女婿。”

2021年,魏明伦戏剧馆在自贡开放,前有湖,后靠山,占地七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分为十几个厅。在这之前,安仁古镇有魏明伦文学馆,内江还有魏明伦碑文馆。

当时,魏明伦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近十几年,不少健在的作家建成文学馆,最早是贺敬之文学馆,接着是莫言文学馆,贾平凹文学馆,王蒙文学馆,叶文玲文学馆,张抗抗文学馆,冯德英文学馆……“我算是叨陪末座。当然,我这个拿不出小学毕业文凭的人,能获此殊荣也算难能可贵,我现在的成就,超过了我从前的抱负!”

魏明伦碑文馆照片魏明伦碑文馆照片

“我说我的成就很大,我是有一说一,实话实说。”魏明伦说这话时,一边撸着怀里的大白猫,一边神态从容地总结,“我在戏剧中淡出,又在杂文领域出现;我在杂文中淡出,又在辞赋碑文领域出现,每次转变,都会在新的领域留下一定的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李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