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美元获金奖,一些酒企的“巴拿马情结”该收了|新京报快评

10万美元获金奖,一些酒企的“巴拿马情结”该收了|新京报快评
2024年03月28日 20:31 新京报网
▲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区)官网截图。▲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区)官网截图。

近年来,不少白酒酒企将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相关奖项作为宣传,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

但据中新经纬3月28日报道,相关处罚决定书显示,近年在国内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其背后公司并未在中国备案,也未在中国注册与所举办博览会名称相关的公司及商标,更没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的批示文件。并且,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申报金奖,今年的评审费用是10万美元”。

媒体的报道让该机构的一些细节引发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不少网友发出的质疑:既然是这样一个机构,那一些酒企执着于评奖的“巴拿马情结”缘何而来?

更何况,去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对美国巴拿马万国(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北京代表处作出罚款123.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21.93万元的行政处罚。

如此重罚都没能劝退慕名而来的参评者,这让人感到不解。其实,深究就会发现,一些酒企之所以有所谓的“巴拿马情结”,还是与借助“国际奖项”提升品牌知名度、便利营销有关。

过去,由于信息不通畅,通过报奖评奖等方式提升品牌的曝光率、获得市场知名度,是企业常规的公关操作。尤其对那些冷门或新兴的白酒品牌,消费者能够参考的信息有限,获奖情况,尤其是国际奖项,就成为了能够为其品牌背书的重要参考指标。

花一次广告投放的成本,就能用奖项为品牌镀金,同时收获口碑和利润,自然让国内酒企趋之若鹜。

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这种心理,利用消费者对品牌“国际化”的情结,甚至主动出资运作,在国际大会上跑奖、索奖,催生了很多针对中国品牌、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代理奖,国际认可度自是无从谈起。

比如,此前被曝出参评产品“无上限”、获奖率高达93%的食品界国际蒙特奖,仅2022年,“官方评审团”就收到了来自全球1051家公司的3199件产品。而该奖项比利时官方总经理也对记者称,2023年中国有110余家公司的312件产品获得了国际蒙特奖。

但是,这种“热于评奖”的现象如果演变为根深蒂固的行业观念,就可能把整个产业导向畸形发展的生态之中。出于“人有我也有”的心态,不少企业不得不跟风把大量资金和人力、精力用在各类评奖上,必然会影响产品研发、品质监测等关键业务。

更重要的是,由此催生的评奖灰色产业链很可能加剧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带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根据《北京晚报》此前的一项调查,“中华餐饮名店”“中华名小吃”等奖牌可以花数千元在颁发机构购买,但这些奖牌的颁奖单位均无备案信息,其注册地址、官方电话等信息亦存在疑问。到头来,“皮包机构”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和企业两头受损。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和企业之间信息壁垒早已被打破,奖自哪里、成色如何,上网搜一搜,也便有了答案。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摘下了对“金奖产品”的特殊滤镜,回归理性,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实效和性价比。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跌落神坛,也在提醒各大企业,执着于用奖牌装点门面的“巴拿马情结”该收一收了。

说到底,“奖”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一个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企业,获奖与否、获了什么奖,大多数消费者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但若被曝出“花钱买野奖”这样荒谬的操作,连带着品牌信誉和产品质量,想必公众也会再掂量掂量,重新评估,那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事。

撰稿/公羽(新闻学者)

编辑/马小龙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