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戏研究社
当我偷偷摘下果子,它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
注:本文有轻度剧透。
最近我的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一段歌词。
“曾经,我茫然前行;
黯夜的路上。
……
一起飞翔,新造的人。”
这是最近上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里的一首歌。听起来挺励志的,但它出现的场景却是在一个邪教的灵修堂里,伴随着四溅的血浆和爆头的枪声响起。
很多人可能还没看过这部电影,但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被这首歌洗礼过了一遍,或者看过了电影中灵堂“超度”的名场面和各种版本的鬼畜视频。
在没啥硬菜的春节档过后,《周处除三害》这样一部低成本台湾电影突然杀了出来。仅用一周就在开始疲软的后春节档期里,拿下了两亿票房的好成绩,属实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如今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不管是片方有些后知后觉的宣传,还是观众的自来水推荐,大都是映后宣发。在口碑的二次发酵中,电影凭借着自身的质量才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被这些魔性的二创“洗脑”。
只是在这些宣传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话题也成了诱使人们想去电影院看看的原因——它的尺度。
一开始国内院线上映的版本,据传是一刀未剪。电影上映之后,很快就有诸如“这是我们能看的吗”“这是怎么通过审核的”这样的评价开始出现,又吸引了一波人想去瞅瞅这个口子到底能开多大。可是紧接着,电影就传出了紧急删改画面、更换母带的说法。
由于我只看过一版,具体删改了哪些部分只能通过其他网友的描述道听途说,应该只改动了高潮部分的爆头镜头。改过之后,这部电影的主体脉络依然没变,依然是部离经叛道的电影。
不少人觉得《周处除三害》之所以能过审,是因为主角陈桂林最后自首了。这种在许多国产电影里,只能靠结尾缝上一段黑屏字幕才能续上的结局,正好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浪子回头,也是主角的自我救赎。
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能获得这么多观众的喜欢,反而是因为它没有跟着审核方向的屁股后面走,有一种偷尝禁果的美。
电影名叫“周处除三害”,用了三国时期恶霸周处为民除害然后幡然悔悟的典故,但故事的内核却大不相同。电影主角跑遍台湾追杀另外两位罪犯,只是因为他们的排名高过他,他想争这个榜一大哥的名头。
直到最后落网,他也没认为自己杀人放火做错了什么。被按进警车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向记者高喊着自己的名字,坚信自己做了对的事,并由衷为自己骄傲着。
他从来没有回过头,也压根没觉得自己需要救赎。他一直都在遵循着一套疯癫的做事准则,从来没有变过。
如果只看电影梗概,这确实是一个切中朴素价值观的故事。但在这个“正能量”的框架之上,导演又填充了怪诞、邪教和以暴制暴等“负能量”的血肉。
用超级英雄作品里流行的话来说电影的主角就是一位“反英雄”,用更老派一点的作品来类比他就是《水浒传》里的好汉。他们都可以毫不眨眼地杀人放火践踏大义,但在小情小义上,又能死守可能只有自己才能懂的小原则。这些作品不讲什么违不违法,只求观众能代入主角视角看个爽。
这类东西我们看得少,所以才想看,也爱看。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它不是拍给我们看的,才让我们对它越发喜欢。
偷尝禁果的时候,它的味道到底如何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的,事后回味的是偷吃这个动作本身的味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忽略电影的短板。回头再看《周处除三害》,其实就能发现很多缺点,比如多处情节上的违背常理,还有几幕剧情间的不连贯等等。从电影的豆瓣评分由8.6降到8.1就可以看出,少了在电影院偷偷看未删减版本的“赚到了”感,它的评分已经开始回归理性。
不论是在观影的心态上,还是在作品的赏析上,这都是架在我们眼前的有色镜片,让我们没法做到以中立的角度去看待作品。
可毕竟观影心态是由习惯和环境所塑造的。在很难看到这些“超越尺度内容”的人眼里,“能看”这件事就是个加分项。
当禁果摆到我们面前时,只需要好好享受偷吃它的感觉。因为就算是这种“偷吃”,有时也只是骗骗自己。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