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川中重镇如何走出“射洪实践”?

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川中重镇如何走出“射洪实践”?
2023年11月14日 12:39 红星新闻

11月14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射洪市专场在成都举行。会上,射洪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能介绍,“近三年射洪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连跨三个百亿台阶,双双超过5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0亿元,均实现增长翻番,摘得中国白酒之乡等国省级名片上百张,在川中丘陵地区走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射洪实践’”。

坚持“工业强市”

去年射洪工业总产值突破550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射洪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上市公司”培育计划,202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50亿元,增长60%。

具体来看,一是坚持锂电“一号工程”,加速推进产业裂变。以天齐锂业为龙头,引进盛新锂能、富临精工等上市企业10家,培育相关企业35家、实施产业项目60余个,锂电材料产业集群上榜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2022年实现产值320亿元,同比增长3倍。

二是坚持做大食品饮料,加快建设核心产区。以川酒金花、沱牌、舍得为核心,用“一瓶酒”撬动“一个园区”,在四川省率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三县六镇”成立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组建川酒第五大产区——川东北产区,2022年实现产值220亿元。

三是坚持做精能源化工,加快打造千亿基地。以老品牌美丰集团为基础,依托2万亿方天然气储量资源,超前布局天然气净化厂和精细化工项目,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第二大作业区即将落成,千亿级立方米天然气基地初具雏形。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投资4亿元先行实施9个集镇更新试点

王能介绍,射洪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试点为契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注重点面结合,农村环境加速蝶变。以中心场镇为支点,投资4亿元先行实施9个集镇更新试点,沱牌镇创成省级百强中心镇,金华镇入选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名单,县域副中心和中心镇“联城带村”枢纽作用更加凸显;以村庄打造辐射全域,投资5.6亿元打造“十里酒粮”牛心村、“诗歌田园”双江村、“第一水村”龙泉村等11个精品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天府旅游名村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带动全域村庄全面蝶变。

二是夯实产业基础,现代农业持续增效。以天府粮仓“射洪分仓”为统揽,扩大63万亩高标准农田、20万亩酒粮基地、6万亩两杂制种基地、2万亩“鱼米之乡”基地等优势,年产粮40万吨以上、出栏生猪92万头以上、白羽肉鸡2000万羽以上,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

三是创新治理模式,农民生活更加和美。在村社“六手印记”“社区110”等基层治理模式基础上,推动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弘扬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打造32个便民服务中心和分中心、253个便民服务示范站,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坚持恢复和扩大消费

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新型城镇化试点

王能还介绍,作为四川省服务业强县示范县,射洪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一是文旅活动层出不穷。子昂国际诗歌周、孝德文化节、芍药花节等全民文旅盛宴连年举办;全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川渝地区旅游嘉年华等体育活动盛况空前。今年国庆,双江村豫园灯会2天6次获央视聚焦,吸引周边游客20万人次。

二是商贸消费多点开花。投资30亿元推动城市更新,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好吃、好耍、好买、好逛”全面升级,“啤酒美食节”“龙虾美食节”一季一主题的消费活动月月举行,三江情、临园路等网红打卡地年年涌现,规模百万惠民消费券常态发放,川内第三家县级万达广场即将开业。

三是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打造5个“成都射洪”中学教育联盟和7个小学教育共同体,小初高一体贯通式培养,吸引2万余名外地学子求学;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签约,依托3家三级医院组建2个帮带型医联体和7个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完善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千人养老床位数超四川省平均水平,连续5年获评四川省敬老模范县。

秉承“店小二”服务理念

近三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4个,投资达到720亿元

王能表示,射洪秉承“店小二”服务理念,坚持四到服务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一是大力建设创新基地。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16个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省企业技术中心13个。建成西部第一所锂电大学,认定四川省唯一锂电化工园区,国家级锂电材料检验检测中心落地建设。

二是全力建设就业高地。依托“春风送岗”“岗位下乡”活动,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上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以内。打造“川中锂工”“洪城阿姨”劳务品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7万元、2.2万元,增速均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获评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市。

三是致力打造创业福地。建立返乡创业农业联合会、返乡创业基地,吸引上百名成功人士回乡,培育出利美医疗等一批优秀企业,大榆镇获评首批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乡(镇)。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创业补贴、担保贷款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总数达到5万户。

四是倾力构筑投资洼地。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市直部门重抓招商、各级干部配合招商,近三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4个,投资达到720亿元。坚持为项目提供从洽谈到落地的穿透式服务,缔造了盛屯集团5连投、四川路桥4连投、富临集团3连投的政企合作奇迹。

红星新闻记者 胡谦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射洪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