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雪豹日:连续6年监测后首次评估,四川卧龙野生雪豹种群数量超46只

国际雪豹日:连续6年监测后首次评估,四川卧龙野生雪豹种群数量超46只
2023年10月23日 17:58 红星新闻
今天是第11个国际雪豹日。10月23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对外发布最新雪豹保护成果,自2017-2022年间,卧龙联合北京大学科研团队,针对雪豹及高山生态系统,进行了持续6年的系统监测。经专家对红外线触发相机获取的16000多份影像数据整理和分析判定,首次对区内野生雪豹种群规模数量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显示卧龙片区的雪豹种群规模超46只。

▲持续监测中拍摄到的雪豹

“我们对回收的雪豹影像数据进行斑纹对比、个体识别和种群数量模型估算,确认卧龙的成体雪豹有35只左右,亚成体和幼体有11只左右。初步判定,种群规模超过46只个体。”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雪豹项目负责人施小刚说。

据悉,雪豹作为高山生态系统内的顶级捕食者,其种群的稳定存在,是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健康程度的风向标。与大熊猫一样,雪豹作为高山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关注。卧龙在2017年“首届横断山雪豹保护行动研讨会”上提出“雪豹+大熊猫双旗舰”的保护战略,横断山雪豹的发现与保护,填补了中国雪豹保护研究领域的空白。

▲持续监测中拍摄到的雪豹
▲持续监测中拍摄到的雪豹持续监测中拍摄到的雪豹

在接下来实施6年的科研保护监测中,卧龙建立了长期持续的监测体系,开展深入的雪豹生态功能与物种间相互作用研究。“我们针对雪豹专项调查布设的红外相机有100多台。按照网格化布设,每25平方公里2至3台,我们在原来365平方公里调查面积的基础上,把整个监测范围扩展到了近1000平方公里。”施小刚介绍,根据6年的数据统计,卧龙在近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完成394个有效位点的调查,覆盖海拔范围3400-4800米,红外触发相机有效工作日184,076天。去除相机时间设置错误的位点后,共在253个位点拍摄到雪豹照片或视频16027份,独立探测记录为3871次, 共计拍摄到38种野生兽类和77种野生鸟类,其中雉类11种。

“卧龙之所以能够拥有大熊猫,与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构成的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卧龙保护区内的雪豹栖息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位于更大尺度的邛崃山系雪豹栖息地的核心地带,与周边理县、小金县、成都市、雅安市辖域内的雪豹栖息地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种群,这样有利于横断山雪豹种群的更好地繁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认为。

▲持续监测中拍摄到的雪豹持续监测中拍摄到的雪豹

早在2016年,卧龙开启了针对雪豹的专项调查,成立了一支专门的“追豹”小分队。小分队从完全依靠人工脚力开展野外寻觅观察,到翻山越岭安装红外相机,从海拔2000多米的茂密郁闭的原始森林,追踪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陡峭壁立的皑皑雪峰,获得了第一手可靠详尽的雪豹种群数据。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于曼歌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