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列车安全如何保障?这家智慧工厂平均每6天就有一列车维修合格下线

城轨列车安全如何保障?这家智慧工厂平均每6天就有一列车维修合格下线
2023年08月26日 19:35 红星新闻

“扭力合格,数据已同步到后台!”刚用扳手拧完螺栓,操作工薛天凯便告诉记者,其维修数据已经同步到后台系统。他是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的一名操作工,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维修检查城轨车辆转向架。

8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成都地铁元华车辆段内的这家智慧工厂,只见检修区域的修理工人一片忙碌。据了解,目前该工厂平均每6天就有一列城轨车辆经维修检测合格后下线,并恢复正常运行。

▲转向架维修区转向架维修区

保障列车合格运行

一颗螺栓扭力 也会被智慧系统记录

这家智慧工厂主要负责成都市各线路城轨车辆的检修工作,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是西部地区首个具备城轨A型电客车自主检修能力的维保基地。作为一个智慧工厂,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由于城轨车辆速度快,运行时间长,所以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保证车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晓飞表示,“所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借助我们的智慧数据收集系统,将车辆的实时数据反馈到后台,这样才便于我们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

除了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记录车辆的状态信息,当车辆在进行检修时,维修数据也会同步到后台,哪怕是用了多大的力来拧一颗螺栓,也会记录得清清楚楚。

工厂内转向架维修区,操作工薛天凯正在使用一个巨大的扳手对转向架上的螺栓进行扭力检测,“我们用电子扭力扳手对螺栓扭力进行检测,合格后,相关数据便会传到我们系统后台,以便于出厂时检测是否维修到位。”薛天凯告诉记者,一列车大概有几百颗这样的螺栓需要被记录,这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维修过程的干扰。

▲薛天凯介绍电子扭力扳手薛天凯介绍电子扭力扳手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每一颗小小的螺栓都关乎着无数市民的人身安全,所以定期定量对在运行列车进行检测维修十分重要。“我们列车的维修标准就是行驶里程达80万公里,或者运行时间达6年,便会强制要求下线进行全面检测维修,合格后才能再次上线运行。”顾晓飞表示,“目前智慧工厂每列车的维修时间大约需要20多天。”如此平均下来,大约每6天就有一列车维修合格后恢复运行。

精准服务轨道运营需求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生产管理

据了解,成都轨道集团(以下简称“成轨集团”)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构建了“1+N”城轨智能维保体系(1-轨道车辆,N-车辆核心部件及关键系统),整合主机厂车辆检修技术和轨道线网架大修基地资源,联合中车四方、中车长客合资建立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落地工厂,形成每年超过250辆的“整车+转向架+大部件”核心检修能力,就近精准服务轨道运营车辆检修需求,打造国内城轨车辆智慧检修合作标杆。

成轨集团围绕多线路、大批量、跨平台的车辆检修能力建设,2023年建成投产跨平台城轨车辆转向架检修生产线,可兼修A型、B型地铁车辆和时速140-160公里市域列车的车辆转向架,在国内城轨车辆转向架检修线中尚属首例;同步实现了车辆齿轮传动系统生产线的跨品牌维修,提升了设备检修的兼容性。

此外,集团以数字化、智慧化赋能生产管理,率先引入了MRO(城轨检修系统)、IOT系统(产线数字化系统)等生产管理系统,打通了生产制造各环节数据链接,实现了车辆检修工艺、采购、生产、质量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有序协同,推进检修管理手段由事后检修、计划检修向预测检修、精准检修迭代升级,全面提高生产智慧化水平。

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闫晓峰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

维修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