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微博热搜 才知道原来我存10万就可以人生自由

看完微博热搜 才知道原来我存10万就可以人生自由
2024年05月29日 08:00 快科技

只需要 10 万块,你就可以用利息生活,重获自由。

这不是啥张嘴就来的幻想,而是最近互联网上火了好几次大热门事件。

这条热搜中,一位体检发现乳腺结节的年轻人,决定裸辞回家,与父母同住,依靠 10 万积蓄每天产生的 4-6 元利息,再加上偶尔做点兼职,如此为生。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是人类的硬性刚需,是个永恒的议题,一经出现就能引发大众热议。

在各类社交平台上, “ 用利息生活 ” 、 “ 提前退休 ” 、 “ 利息生活 ” 等话题下的内容也是每天常刷常新,财务自由的标准从几百万到几十万不等,每个月花不完的利息可以是五万也可以是五千。

如果说,曾经的互联网上人们都在讨论月光族,将幸福建立在金钱至上、消费娱乐之上的话,那么现在,提前退休似乎正在成为一批年轻人的终极梦想。

靠利息提前退休的概念,最早或可以追溯到 1992 年,当时美国一本畅销书《要钱还是要生活》(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提出,除了朝九晚五以外,大家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即靠原始财富积累和投资来维持生活开销,提前摆脱日复一日的劳作。

在这本书里,作者指出,金钱为我们带来了舒适,却没有带来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实际上,我们正在为工作扼杀自己健康、社交和生活。

这本书被戏称为《 要钱还是要命 》

这本书所指出的核心法则是,通过降低物欲 + 简单生活 + 投资理财,来摆脱 “ 跑轮仓鼠 ” 的现状,也影响了许多人开始尝试 FIRE 生活。

所谓的 FIRE ,其实就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 Retire Early (财务独立,早日退休 )的简写。

最开始接触 FIRE 生活的人,他们主要手段就是投资理财。

豆瓣上 2018 年创建的 “ 用利息生活|投资理财 ” 小组,有 60 多万组员,据点单一,但富有热情。

直到 2020 年前后,社交网络上开始涌现大量希望 FIRE ,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人。

FIRE 生活理念异军突起,用利息生活的组长在 2020 年 6 月新增了储蓄、财务自由的小组。

在 “FIRE 生活 ” 小组里,有 23 万 “ 生活家 ” 聚集, 2021 年, “FIRE 生活( 穷版 ) ” 小组成立,目前 7 万人, 2022 年,因为原 FIRE 组太富,穷组又太穷,不富不穷 FIRE 组也就应运而生了。

无论在哪个平台,这些希望重新掌握生活的人,最为关心的内容都可以划分为三种。

其一,前期的讨论或者准备内容,

比如,存够了 XXX 元,我能 FIRE 嘛?

有人提问,也有人自己动手,经过一番计算后,她发现自己距离退休的距离是:17.5年,300 万。

甚至有人做了这样的表格。。。

此外,选择大理还是鹤岗还是回老家 FIRE ?从气候和空气的角度,中国有适合一年四季长期居住的地方嘛?也都是大家特关心的话题。

其二,如何实操的内容。

比如是不是应该分几步走:先记账,改变消费习惯,制定存钱计划,最后投资理财。

是投资理财是基金好,还是银行定期更好?

第三种,也是我最喜欢看的内容,就是这群 FIRE 人的内心感受和 FIRE 以后的生活。

有人住在报废的货车里,用太阳能板解决用电问题,简单吃点肉蛋奶蔬菜,一个月餐费只需要 100 多块,还会分享自己每天买菜或者菜价的图片。

有人喜欢分享利息收益,用他们的话来说,没有比看着钱慢慢变多更开心的事情了↓↓

有人将自己 43 岁 FIRE 以及现在的生活分享呈现,尽管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仍然觉得收获不少。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误入其中的人感到困惑。

为了 FIRE 过上苦行僧的生活,值得嘛?为什么要努力存个几十万,然后过上一个月只有小几千的拮据生活?家里没有老人,没有孩子嘛?又该怎么抵抗生病这些大风大浪?

对此,最频繁被提及的原因就是:我想摆脱我的工作。

有人发帖,说坐在办公室里,感觉外面的蓝天白云,都不属于自己。

有人极度简练,来了三个成语概括:

有努力攒钱 FIRE 的人说,慢慢积累等到自己攒够钱的那一天,又或者等到自己熬不住的那天。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光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憧憬着未来,相信着只要努力就能过得更好,会赚更多的钱,期待通过满足物欲来走向幸福。

可现实是,金钱反而围困住了一些人。

就像《 要钱还是要生活 》里所讨论的那样,金钱满足了人的物欲,却没有满足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如今,年轻人的职场压力,生活和工作的难以权衡,职业倦怠,社会性焦虑的裹挟,让 “ 跑轮仓鼠 ” 们意识到,等待在前方的不是光明的未来,是看不到尽头的痛苦,而这就是自己可悲的生活。

在这种状态下,放弃物欲,回归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叫:勇敢的人先享受生活。

但,用利息生活,真的就是出路嘛?

用利息生活这个话题,就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不同人的物质、消费与享乐观念。但追求幸福生活,根本就不在于能攒够多少钱,而在于:你能满足你的欲望嘛?

在虎扑上,我经常可以刷到这样的帖子:有了多少多少钱,够躺平吗?

然而评论里永远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完全够用,另一派则嗤之以鼻,最终大家嚷嚷着何不食肉糜吵成一团。

这种情况,哪哪都是啊,一言以蔽之,“人与人差距太大了 ”,生活跟欲望都是如此。

有人有房有车尚不敢退休,有人无房无车,无压力,家里种点小菜就能过日子,活成了他人难以置信的样子。

但即便对于无房无车,没压力种种小菜的人来说,要让他 10 块钱在城里过上一天,他可能也难以想象。

人们关注着 “ 用利息生活 ” 这个话题,希望窥见自己离自由的距离,又或看见自由之后的代价。

但其实,生活考题从来没法当成数学题来解。

也许这道问题终极答案,并不是一种数字,或者另一种生活,而是 “ 挑战 50 元生存 5 天 ” 的那位老哥在个人签名里写到的那样。

 “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有权拒绝一种生活 ” 。

责任编辑:随心

欲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