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甜但让血糖飙升的饮料:很多人竟然天天都喝!

不甜但让血糖飙升的饮料:很多人竟然天天都喝!
2024年06月19日 10:39 快科技

啤酒、烤串、小龙虾,再喊上三五好友,夏夜的美好这不就来了么?

爽是爽了,可血糖飙升速度也“爽”了。

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我这明明只是喝酒吃肉,顶多再加上点烤蔬菜,大多数都是蛋白质啊,又没吃甜食,怎么会血糖飙升呢?其实这背后的黑手正是那些对瓶畅饮的啤酒(本文中的啤酒特指工业拉格,即我们俗称的“尿啤”)。

尽管啤酒本身并不甜腻,但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却与血糖的波动紧密相连。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啤酒是如何影响血糖的,以及这种变化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为什么啤酒不甜还会让血糖飙升?

乍一听,啤酒似乎很难和“升血糖”联系起来,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啤酒还被称为“液体面包”。

人们之所以将啤酒称为“液体面包”,正是由于啤酒对血糖的影响很大。对比来看,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约为 75(平均值),蔗糖的血糖生成指数为 65,而普通啤酒(如酒精含量为 4.5% 的某品牌啤酒)的血糖生成指数约为 119,即便是稍低一些的也达到了 65~90 左右,都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超过 70 即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可见,各类啤酒比面包、糖类更容易引起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

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啤酒中明明不含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不高(3~4 克/100 毫升),那为什么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呢?

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消化吸收快

和其他含糖饮料一样,啤酒饮用时不需要咀嚼,而且其中不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等延缓消化吸收速度的成分。只要喝下肚,其中糖分几乎立刻就会被吸收利用,从而导致血糖的快速升高。

2、短时间内容易摄入过多

人们在喝啤酒时,考虑到酒精含量较低,不少人往往一喝就是几瓶起步。这就很容易导致在短时间内摄入较多且容易吸收的糖分。

3、容易吃下更多食物

喝啤酒引起的血糖剧烈波动,会让人很快感到饥饿,从而容易吃下更多食物,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

当大量摄入酒精后,由于酒精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血糖降低。这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需要血糖水平稳定的朋友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若因低血糖引发头晕、心悸、休克等症状,是相当危险的。

长期喝酒,身体会发生什么?

很多人觉得“小酌怡情”,但饮酒时,我们除了要考虑饮酒量的多少,更需要考虑饮酒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句话,长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1、更易使血糖发生波动

如前文所述,长期饮酒,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都会引起血糖频繁且相对剧烈的波动(血糖升高或降低都有可能),这对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不友好,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2、升高血脂

其次,长期饮酒对血脂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酒被称为“空能量食物”,意思是说除了提供能量以外,不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

饮酒相当于在正常进食摄入的能量之外,本就多摄入了一部分能量。再考虑到喝酒时人们往往会敞开肚皮吃东西,且下酒菜也相对油腻、热量高,整体上摄入的热量大大增加。

这些多余的热量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囤积起来,引起血脂升高,危害心脑血管健康。

3、伤肝

喝酒伤肝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是因为酒精需要肝脏来代谢解毒,增加肝脏的工作压力;也因为酒精摄入过多转化为脂肪后,会推动脂肪肝的发展。

而且,患上脂肪肝之后,若继续长期大量喝酒,还会导致肝脏的急性损伤,而增加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4、伤胃

长期喝酒伤胃。酒精进入胃肠道可以直接引起胃黏膜的损伤,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肿,继而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引发胃炎,并增加胃癌风险。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部分人在喝酒时,会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和蔬菜,这是因为酒精提供的能量过多。然而,喝酒时不吃主食又恰好失去了谷物类主食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使喝酒对胃肠道的伤害更大。

5、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健康

有人说,总喝酒会变笨,酒精对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伤害是有确凿证据的。长期饮酒会使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大幅下降,还会影响专注力和自控力。

有研究表明,饮酒会导致人们整体脑容量的减少,且饮酒量越大,这种影响越严重,也就是说长期饮酒会导致大脑的器质性病变。每天只喝两听啤酒,就有可能导致大脑老化的结果。

有些朋友可能会反驳,“我看 xx 长年喝酒也没有什么问题呀”。

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错误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人是否患病和许多因素有关。除了饮酒,还受是否有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作息的规律与否,心理健康程度,工作压力大小,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等因素影响。以及更重要的遗传基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患病情况。

但反过来,无论以上因素如何发挥作用,长期喝酒对健康的诸多危害却是一定存在的。

如何降低喝酒的危害?

首先必须强调,我们不提倡饮酒。但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一些必须饮酒的场景,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技巧,能够帮助您适当降低饮酒带来的危害。

喝酒前吃主食,优先选择粗杂粮类主食

适当吃些谷物类主食,不仅能保护胃黏膜,同时谷物中的 B 族维生素还能弥补酒精代谢过程消耗的大量维生素 B1。考虑到粗杂粮中 B 族维生素更丰富,因此优先推荐粗杂粮类主食,如红豆糙米饭、燕麦、大米、小米饭等。

喝酒时小口慢饮,喝酒间隙多吃新鲜蔬果

喝酒时小口慢饮,可以降低大量酒精快速进入体内时,对肝脏和其他脏器的危害。如果能在喝酒期间多吃些新鲜蔬果,其提供的水分、维生素也能促进酒精代谢,保护肝脏。

喝酒期间多喝水,促进酒精排出

喝酒期间一定要勤喝水,多排尿,以温开水,柠檬水,淡茶水为优选。这些水分的及时摄入,能够促进酒精从体内排出。

参考文献

[1]Atkinson F S, Brand-Miller J C, Foster-Powell K, et al. International tables of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values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1, 114(5): 1625-1632.

[2]Daviet, R., Aydogan, G., Jagannathan, 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gray and white matter volumes in the UK Biobank. Nat Commun,2022,13, 1175.

策划制作

作者丨王璐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血糖饮酒喝酒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