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去火星挖土:采样并返回 技术基础已具备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去火星挖土:采样并返回 技术基础已具备
2024年03月06日 13:24 快科技

快科技3月6日消息,嫦娥五号任务时,我们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而火星采样返回的计划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且十分顺利。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孙泽洲在两会期间透露,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孙泽洲表示,火星采样返回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在火星表面获取样品,然后起飞上升;二是在轨道上完成两个目标之间的交会和样品的转移。

在系统设计上,对探测器智能化要求相当苛刻,不过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技术基础。

根据此前央视新闻中公布的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我国将在2022-2030年持续对月球和火星进行探测。具体如下:

探月工程:

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

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

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深空探测:

天问二号(2025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

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

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 :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

此外,2026年还计划发射“羲和二号”卫星,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

这将是国际首次将一颗人造探测器发射至日地L5点,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建嘉

火星中国月球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