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教授钮卫星导读《世界的和谐》

中科大教授钮卫星导读《世界的和谐》
2023年11月18日 14:29 媒体滚动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频号

 科学网B站

【直播简介】

“天体的运动只不过是某种永恒的复调音乐而已,要用才智而不是耳朵来倾听。”

——约翰尼斯·开普勒

开普勒(1571-1630)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发生伟大变革的时代。

这个时期,科学正努力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偏见中挣脱出来,社会处处充满着紧张、对抗和危险的气息,很多人因为持有不同的立场而受到迫害。

作为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日心说”的开普勒,自然也遭遇了不少磨难:

他身患手疾,视力受损,12个孩子有8个早夭,两任妻子也在他之前相继病逝;他虽是德国皇帝的宫廷天文学家,却长达20年拿不到薪水,靠算命养活家人;他常年不断追讨欠薪始终无果,1630年11月,终因贫病交迫含悲离世。

但伟大的灵魂从来不会被苦难吓倒,有着卓越聪明才智的开普勒,运用第谷留下的珍贵观测数据,大胆地扬弃了传统观念,发现了“行星运行三定律”,找到了来自宇宙的“和谐”,成为了“天空立法者”。

而行星运行的“第三定律”理论更是为日心说提供了更为合理、更加完备的数学模式,更是为后来牛顿的伟大发现开辟了道路。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理论其实只是开普勒“玩音乐”的“副产物”。

开普勒其实是一位颇有造诣的音乐理论家。在其著作《世界的和谐》一书中,他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宇宙中行星的绕日运动是如何符合音程上的和谐比例的,因为在他眼中,宇宙的结构其实就是一曲气势恢宏的永恒交响。

黑格尔曾盛赞:“开普勒的有序和谐是一种伟大的哲学思想,一种超越时代、超越历史和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伟大哲学思想。”

2023年11月18日(周六)2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钮卫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资深科普节目策划、主持人郭林晨导读开普勒最辉煌的著作《世界的和谐》,了解一生苦难的开普勒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让宇宙天体奏出了乐章~

【嘉宾简介】

钮卫星,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系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9-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副主编等职。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学者项目和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资助。曾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2001.1-2002.1)、美国布朗大学(2013.6-2014.5)从事访问研究。

多年来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特别是中古时期中外天文学的交流与比较研究,主持多个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唐时期沿丝路传播的天文学研究”首席专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出版了十多种论著。代表作有《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唐代域外天文学》等。

还注重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曾在多个场合举办公益讲座普及学术成果。关注科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译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获第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和第四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佳作奖。出版了《天文与人文》《天文学的历史》等天文学史教材和普及作品。在多种报刊上累计发表了70多篇科学类书评和科学文化类文章,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贡献绵薄之力。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2019年5月央视《开讲啦》节目演讲嘉宾,2020年被授予“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及引力波。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翻译过多部科普图书,进行科普报告百余场,并创作30余篇科普文章。

先后获得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国家优秀科普图书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杯”短视频一等奖,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科普奖项。

郭林晨,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学士、播音主持硕士。原CCTV双语天气预报主播,曾任果壳内容制作人,现为儿童科普直播内容策划、主持人。

 (原标题:音乐玩出新花样:让行星奏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钮卫星导读《世界的和谐》)

开普勒卫星行星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