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力争到 2026 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 12EFLOPS,存储总量达 10EB

青岛:力争到 2026 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 12EFLOPS,存储总量达 10EB
2024年06月12日 09:48 IT之家

IT之家 6 月 12 日消息,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6 月 7 日印发了《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 年)》。

IT之家汇总《方案》所提出的目标如下:

  • 到 2026 年,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基础更加坚实、规模持续扩大、生态加速形成、赋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明显,国内外首创性、引领性、示范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内的基础大模型矩阵、以“问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为代表的 N 个行业大模型和 X 个重点应用场景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

  • 建设关键要素支撑地,力争到 2026 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 12EFLOPS,存储总量达 10EB

  • 建设头部企业集聚地,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成在全球彰显海洋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把青岛蓝谷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算谷、智谷、数谷。

部分主要任务如下:

  • 加强对人工智能数学机理、高级机器学习、混合专家模型技术(MoE)等前沿基础理论研究。

  • 围绕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构建、训练、优化等环节和大模型可解释性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 对海洋数字孪生、海洋多模态智能计算等前沿交叉技术进行重点突破。

  • 加强对人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关键器件的基础研究,重点突破新材料、新架构、新工艺、新器件等“卡脖子”技术。

  • 发展量子计算等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引导全市优势单位加强国产软硬件协同创新,加强兼容适配,加快构建从底层硬件到顶层应用的全栈国产化技术体系。

  • 与海洋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创新联合体,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推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数据中心创新发展。

  • 加快建设海洋领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海底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统筹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推进,实现算力扩容提质升级。

  • 积极适配并部署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推动国产算力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的创新性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 加快建设青岛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布局全市算力“一张网”,提升算力云服务能力,促进边缘算力协同部署,提高算力利用效率。争创国家超算互联网青岛枢纽节点,积极融入和服务山东算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