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 月 9 日消息,一项由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的调查发现,所有参与者提供的精液样本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
研究人员在济南招募了 36 名健康成年男性,他们均未从事与塑料相关的行业。研究人员检测了参与者提供的精液样本,旨在分析样本中微塑料的含量、类型以及与精子质量参数之间的关联。
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利用拉曼光谱技术鉴别、量化和分类了微塑料聚合物。同时,他们还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评估了精子活力,并采用 Diff-Quik 染色法评估了精子形态。
研究发现,所有精液样本中都含有微塑料,平均每份样本中约有两颗微塑料颗粒(大小范围为 0.72 至 7.02 微米)。检测出的微塑料包含八种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其中聚苯乙烯 (31%) 含量最高。
研究人员指出,暴露于聚苯乙烯的精子显示出比暴露于聚氯乙烯组更高的精子前向运动率。该研究称,虽然观察到精子形态异常,但它们与特定塑料类型没有显著相关性。
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含有聚氯乙烯塑料颗粒的样本中精子活力较低。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全球范围内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从海洋深处到大气层顶端,微塑料几乎无处不在。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们平均每周摄入的塑料微粒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
研究人员表示,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例如饮用塑料瓶装饮料、吸入空气中的塑料颗粒,或食用盛放在塑料容器中的加热食品。
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如今人们几乎无法避免摄入微塑料。他们强调,由于不同类型的微塑料聚合物会对精子前向运动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阐明普遍存在的微塑料及其潜在生殖毒性如何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IT之家注意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说法,与微塑料相关的潜在危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物理颗粒、化学物质以及生物膜内的微生物病原体。现有有限的证据表明,饮用水中微塑料携带的化学物质和生物膜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低。
然而,对于塑料颗粒的物理危害 (特别是纳米级颗粒) 的毒性,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信息得出确切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此前表示,吸收研究表明,大于 150 微米的微塑料颗粒可能会直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预计较小颗粒的摄取量会有限,尽管非常小的微塑料颗粒,包括纳米塑料的吸收和分布可能更高。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环境科学总论》杂志上。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