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探索终有成果,-273.15℃ 下“超冷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首次形成

百年探索终有成果,-273.15℃ 下“超冷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首次形成
2024年06月07日 08:21 IT之家

感谢IT之家网友 Coje_He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6 月 7 日消息,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预测,原子等粒子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不再“单兵作战”,而是凝聚成一个“超级原子”,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

关于 BEC 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的物理学家萨蒂扬德拉-纳特-博斯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们在 1924 年和 1925 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预言,一组冷却到接近静止的粒子将凝聚成一个单一的、更大的超实体,具有量子力学定律所规定的共同特性和行为。

科学家于 1995 年已经实现了原子 BEC 状态,并一直探索在分子上也实现 BEC 状态。

研究人员表示,分子能以原子不可能的方式旋转和振动,分子 BEC 可为物理学家提供模拟和理解更广泛物理现象的可能性,但与原子相比,分子的控制和冷却更具挑战性。

科学家在纽约最冷的地方--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塞巴斯蒂安・威尔(Sebastian Will)实验室内,成功地用分子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量子态物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

该实验在荷兰拉德布德大学的理论合作者蒂伊斯・卡曼(Tijs Karman)的支持下推进,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科研团队使用钠铯分子,冷却到 5 纳开尔文(约 -459.66 °F/-273.1℃),让 1000 多个分子处于一个巨大的量子态,形成了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每个极性分子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铯原子组成。他们利用两种微波场操控极性分子:一种控制分子的旋转;另一种则使分子发生振荡。这两个微波场“携手”使分子朝向特定方向,防止了分子之间发生碰撞,这使科学家能够挤出最热分子,从而进一步冷却分子。

这项成果既可以帮助科学家创造出能无阻力流动的超固体材料,又有助于研制新型量子计算机。

IT之家附上参考地址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