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汕头女首富,抛出52亿“红包”

2022-11-20 12:32:19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火星商业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畅

  来源/市界(ID:ishijie2018)

  果链龙头歌尔股份披露其遭遇了大客户“砍单”后,A股果链上的“一姐”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大手笔给员工发出了52亿元的大“红包”。

  日前,立讯精密推出了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向超过3000名员工授予1.72亿份股票期权,约占当前总股本的2.42%,行权价格为30.35元/股。根据公告,立讯精密在公司层面的业绩要求是,计划在未来五年内累计实现营收1.45万亿元。

  立讯精密作为A股上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果链龙头,在2021年实现营收为1539亿元,但当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14%。而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显示,王来春以95亿美元(约合694亿元人民币)的身家,位列第214名,是汕头“第一女富豪”。

  歌尔股份丢单后,市场有传闻流出,富士康代工的iPhone 14和歌尔股份代工生产的AirPods Pro 2产品订单,很有可能会由立讯精密接下。而立讯精密的这一举措,无疑是要为陷入“危机”的果链行业,打上一针强心剂。但是,资本市场对此仍然保持了“冷静”。在激励计划发布后的次日,立讯精密的股价仅微涨不到1%。从11月16日起,立讯精密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截至11月18日,立讯精密收报32.62元/股,下跌1.89%,总市值为2316亿元。

  今年以来,立讯精密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在今年10月28日,立讯精密股价更是创下了26.49元/股的年内新低。目前,其市值较年初已蒸发了超过1270亿元。

  而实际上,果链企业们的日子,近几年来都不算“好过”。从去年3月被踢出“果链”开始,欧菲光市值距离最高点时的849亿缩水了超过600亿元。歌尔股份遭遇砍单风波后,单日市值蒸发近8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营收规模及净利润均处大幅下滑状态。

  尽管歌尔股份“跌倒”,但立讯精密在可能“吃到”订单之余,也不得不面临新的市场考验:背靠苹果“钱不好赚”,身为果链龙头,它靠什么实现未来的业绩增长目标?

  六年内,业绩实现增长127%?

  立讯精密的激励公告中,透露出了几点信息。

  这次无疑是立讯精密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激励计划。公告称,本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3759人,占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册员工总人数228152人的1.65%;向其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1.72亿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42%。

  此次激励涉及的人员中,包括4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含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以及其它管理人员、核心骨干3755人。

  在此之前,立讯精密分别于2015年、2018年、2019年、2021年四度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分别是向1143人授予1000万份股;向1870人授予9730万份股;向263人授予1627万份股;向1097人授予5242万份股。

  同时,更让外界惊讶的是立讯精密为激励计划设定的行权条件。根据公告,本次股权激励以公司未来5年的业绩为考核指标,2023年~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2300亿元、2600亿元、2900亿元、3200亿元、3500亿元。

图/立讯精密公告图/立讯精密公告

  公告特意为此条件设置写下了合理性说明,称此指标综合考虑了公司的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发展规划等相关因素,业绩指标设定合理、可测。但其表示,对激励对象而言,业绩指标明确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公司而言,业绩指标的设定能够促进激励对象努力尽职工作,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其中提到的“挑战性”,对立讯精密来说确实存在。根据公司过往财报,从2019年至2021年,近三年内营收分别为625亿元、925亿元和15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74.38%、47.96%和66.43%。倘若按照2023年2300亿元营收的目标计算,较2021年营收将增长49%;而2027年的3500亿元业绩目标,和2021年相较,意味着公司六年中营收要实现增长127%。

  公告中,立讯精密的业绩考核指标中其实也留了余地——只有营收指标,而未提到净利润预期。因此,也有投资者认为,股权激励计划中不设净利润考核指标,多少会让市场认为“预期落空”。

  实际上,在2021年,立讯精密的净利润就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在营收同比增长66.43%的情况下,净利润下滑了2.14%。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公司在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幅度就从21.73%骤降至0.21%。

  在抛出股权激励的计划之后,资本市场看起来并不为所动。11月14日,该公告发布的第二天,立讯精密的股价仅微涨了0.99%,当日报收于31.74元/股。11月16日和11月17日,立讯精密的股价连续下跌。

  成也苹果,危也苹果

  在业内,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蓝思科技,被并称为“果链三巨头”。但对于市场而言,已经“打入”苹果产业链10年的立讯精密,也和其他果链产业公司一样,遭遇了高增长阶段之后的“瓶颈”。

  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曾是富士康在深圳首个工厂的第一批员工,在富士康线装事业部工作了近10年。

  在1997年,王来春脱离“厂妹”身份,创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之后又在2004年成立了立讯精密。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子连接器生产,在早期的客户主要还是靠“老东家”富士康获得——后者忙不过来的订单,顾念“老部下”,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会将之分给立讯精密。从2007年至2009年,富士康高居公司第一大客户的位置。

  2010年,立讯精密上市。王春来抓住了智能手机产业爆发的机遇,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获得了苹果的青睐,并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等“果链”公司股权,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逐步拿下了AirPods、Apple Watch和iPhone的相关零件订单,成为苹果产业链中的重要龙头之一。

  背靠苹果,立讯精密赚得盆满钵盈。几年时间里,公司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百亿元一路提升到2021年的突破千亿;其中苹果业务的销售份额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2017年的36.58%,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74.09%。2020年10月,立讯精密总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超过了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

  然而,立讯精密作为手机代工类企业,其盈利能力并不突出。业界也不乏“苹果吃肉,供应商喝汤”的说法。财报显示,立讯精密以苹果产品代工为主的消费电子业务板块毛利率一直呈下滑趋势。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毛利率从21.2%下降到11.5%,与苹果42.5%的毛利率相比,形成了鲜明反差。

  此外,苹果的“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吃的。据了解,苹果一般会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但是也会与供应商签订排他性的技术和产品协议;一旦双方停止合作,果链企业或将蒙受损失。果链企业欧菲光,就在2020年计提了一系列相关减值损失,直接导致公司该年度归属净利同比减少481.39%。

  苹果也对产品生产要求严苛。有供应商曾对媒体描述,苹果对产品良率要求尤其高,会用大数据随时监测设备的实时温度、气压。

  同时,与苹果深度绑定,果链公司们也都要面对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苹果提供的并非“铁饭碗”,被“踢出局”的风险,始终悬在果链企业头顶。毕竟,没有人想成为第二个欧菲光——被苹果“抛弃”后,欧菲光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近乎腰斩,净利润大降超过93%。

  歌尔股份的这次突然丢单,也让果链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凸显。根据歌尔股份公告,其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预计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33亿元。而随后,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歌尔此次被砍单的,是苹果的AirPods Pro 2。而此次歌尔股份突然被暂停生产的原因,也被业内认为大概率与歌尔股份的耳机产品质量不达标有关。

  这次砍单的体量不大,但对果链企业而言,市场的“信任危机”显然要比歌尔股份的这33亿元值钱得多。从11月8日起,歌尔股份的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市值蒸发上百亿元。

  成也苹果,败也苹果。果链企业们,尽管过往业绩出色,但也都是站在危险的悬崖边上。

  而近两年智能手机领域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也变相影响着果链的盈利能力。于是,试图“去苹果化”,也成为果链企业的共识。富士康下场造车,歌尔股份加码投资AR/VR领域,蓝思科技则进军光伏产业;欧菲光也已经重整旗鼓,开始了在智能汽车、VR/AR等领域的布局。

  立讯精密也不例外。今年5月,王来春曾在股东大会上回应依赖海外单一大客户的问题时称,“理想状态是,10年后单一客户对立讯精密(业绩贡献)不超过三分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早在2012年便已开始布局汽车业务。但它并不造车,而是布局汽车“血管和神经系统”,意图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 1(一级供应商)厂商,并目前已形成线束、连接器、通讯单元等多款产品。

  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70亿美元,连接器和智能座舱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可达到194.52亿美元和738 亿美元。2025年,国内智能驾舱新车渗透率或将超过75%。

  这也被外界认为是立讯精密实现股权条件的重要支撑。

  在立讯精密股权激励计划发布后,东亚前海证券仍以《股权激励助力公司进入发展新阶段》为题发表研报,对此表示看好。

  研报称,由于公司的iPhone组装业务以投资收益形式体现,未体现在营收考核目标中,因此考核指标未能反映公司全部的增长潜力。随着汽车、通信、元宇宙(除大客户外)等业务的加速增长,公司实际收入增长有望超过考核目标下的计划增速。同时公司拟募集135亿元的定向增发申请已于11月8日获得证监会批准,资金的募集和现金流的补充有助于保障公司现阶段业务的快速扩张。

  果链龙头,靠什么完成业绩目标?

  回溯立讯精密进军汽车产业的历史,其在2012年收购了福建源光电装,进入汽车线束领域;2014年收购德国SUK,切入汽车精密塑胶件;2017年其控股方立讯有限收购了ZF-TRW旗下的全球车身控制系统。

  一系列收购后,立讯精密获得了小到车灯门窗方向盘,大到集成电子控制面板、转向轴控制系统等产品生产技术。随后,公司又新开发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源模块、车联网等业务,覆盖了大众、通用、特斯拉,以及奔驰、宝马、奥迪等客户。

  但这些似乎没有为公司汽车业务带来足够的声量。直到2022年立讯精密重磅官宣与奇瑞的合作,才在业界砸出了较大的水花。

  今年2月,立讯精密宣布,其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出资100.54亿元收购了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并签订了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立讯精密还与奇瑞新能源拟组建合资公司——立讯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具体产品布局为汽车线束、连接系统、智能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驾舱等。

奇瑞新能源“小蚂蚁”汽车解剖车,图/视觉中国奇瑞新能源“小蚂蚁”汽车解剖车,图/视觉中国

  对于二者的合作,天风证券认为,奇瑞拥有独立自主的整车平台,具备成熟的产能,能够提供从整车开发到量产的综合服务;立讯精密在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电动车核心零部件方面进行了积极布局,并且在消费电子、汽车领域拥有丰富的ODM经验,同时在核心客户资源方面也能为合资公司提供赋能。

  目前,立讯精密已对外明确,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实现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业内还有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测是,立讯精密瞄准的真正目标不是奇瑞,而是苹果。华福证券认为,立讯精密打造其作为Tier 1的能力,也可以为后续苹果造车代工及供应零部件做准备。中信证券也表示,考虑到2020年底起奇瑞和华为已有相关造车技术合作研发,及苹果未来造车的可能策略和合作伙伴选取,立讯精密可能为未来进军国内外客户整车OEM/ODM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7月,有投资者询问立讯精密董秘:“苹果汽车将于2025年发布,距离发布不到3年时间,请问贵公司与奇瑞汽车合作的代工模式是否将优先获得苹果汽车订单来提前实现苹果汽车量产上市?”当时公司董秘的回复是“基于契约精神,我们不便对具体客户进行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除汽车外,立讯精密也在原有的消费电子领域拓宽了业务线,搭上元宇宙热潮,发力AR/VR。其子公司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在10月底也发生了工商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电子烟、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生产、出口。这一变动,被业内认为是立讯精密有意向电子烟上游进行布局。但这些附加业务还未在公司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

  至于立讯精密高调进军的汽车业务,在2020年、2021年收入分别为28.4亿元和41.4亿元,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为3.07%和2.69%, 2022年上半年占比达2.5%,贡献能力和增长能力仍较为有限。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向市界表示,当下从财务角度去计算汽车业务对转型造成的果链企业贡献率,并非最佳时机,毕竟果链企业在苹果订单领域的财务回报率是长期稳定处于高位的,目前还没有其他产业链能与之相提并论。

  东亚前海证券则预计,立讯精密汽车业务有望在2023年发力,对于净利润增量贡献占比有望达到 15%。

  立讯精密则把战线拉得更长。公司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汽车产品的延续性更强,预计会有比消费电子更长的生命周期,按照公司目前在汽车产业投入和布局的状况来看,预计对公司贡献的拉动效果可以看到2035年。”

  但对于立讯精密而言,其消费电子业务由于过度依赖苹果,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汽车业务变现周期过长,这两项业务能否成为立讯精密之后几年的业绩抓手,还未可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