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比亚迪宣布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这不仅是比亚迪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最佳注脚。
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日本、欧盟等国家已经明确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中国一些城市也在筹划之中。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深厚技术沉淀的比亚迪,正在带领中国车企们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弯道超车之路。
全面转向新能源 比亚迪做对了
近日,有近百年历史的车企沃尔沃宣布,为在2030年实现完全电动化,该公司将正式退出内燃机的研制和制造。该消息再度引发了新能源汽车是否会替代燃油车的讨论。
自现代汽车诞生以来,内燃机一直都是汽车工业的“明珠”。但在电动化浪潮下,内燃机正在被汽车行业抛弃。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各国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倡导低碳环保和绿色出行之下,新能源汽车成为大势所趋,而燃油车因为尾气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问题,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明确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先行者。2020年,日本发布的《伴随2050年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要求,到2030年年中,日本销售的所有新车都将是电动汽车;今年,欧盟也明确将从2035年起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在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数据显示,去年12月,冰岛已实现了新车全面电动化,挪威渗透率已高达90%,荷兰、瑞典渗透率超过了60%,德国的渗透率也超过了35%。
而从中国市场来看,2020年,中国已经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虽然中国整体还未发布禁售燃油车的明确时间表,但一些省份已经在探索和尝试。
2020年,海南省出台了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指出,海南将把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推广路线固定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到2030年不再销售燃油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攀升。数据显示,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27.4%,相比2021年6月14.6%的渗透率提升12.8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也成为了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
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宣布停产旗下燃油车,成为全球首家停售燃油车型的汽车品牌,显示出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的信心。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全年销售新车74万辆,其中燃油车为13.6万辆。虽然燃油车占比不算太高,但这个体量也能给比亚迪带来不错的营收和利润,将其完全砍掉需要极大的勇气。
回过头来看,这个决定无疑做对了。
比亚迪之后,长城汽车旗下商用车品牌长征汽车、汉马科技等多家企业宣布,将停产燃油车;从比亚迪自身来看,停产燃油车之后,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第2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11月16日,比亚迪宣布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加速度背后 是深厚的技术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实现100万辆新能源车花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1年,而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只用了半年。
这个加速度之下,比亚迪今年累计销量已实现对特斯拉的超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新车90.9万辆,同比增加44.8%;而比亚迪同期交付新车118.5万辆,同比增长161.76%。
这个成绩单背后,既有对全面转向新能源时机的把握,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发布会的致辞中就表示:“比亚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方向、矢志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列。”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用市场换技术。把姿态放得很低,去和国外车企去学习。然而在燃油车领域,专利壁垒高高竖起,经过多年尝试,追赶遥遥无期。
而在新能源汽车上,比亚迪一直坚持专注科技创新,以夯实发展基础。
电池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早年,比亚迪就是以手机电池起家,而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延续了这一传统优势。作为国内最早研制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比亚迪第一款磷酸铁锂电池于2005年面世。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起步,比亚迪的电池开始大规模应用在比亚迪自产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上。
2020年3月,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使用寿命上完成了质的锐变。在此之前,行业因为过于倚重三元锂电池,造成对续航不切实际的追求,也带来了更多自燃和爆燃,引发了行业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保持了安全性,能量密度也有改善。
DM混动技术也是比亚迪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亚迪DM技术积累始于2006年。2008年,比亚迪推出旗下第一款DM车型F3DM,这也是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比亚迪DM技术实施DM-i、DM-p双平台战略,其中DM-i主打超低油耗,以电为主,高效用油;DM-p则主打超强动力,追求动力性能。为用户提供多种动力选择。
数据显示,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1万辆,其中插混车型月销量突破11万辆,占据半壁江山。
除了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比亚迪在e平台3.0、芯片半导体、DiLink智能网联系统等多个方面也有诸多技术积累,这也让比亚迪成为国内少有的布局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新能源车企。
完善的技术布局之下,不仅让比亚迪实现了供应链自主可控、不被卡脖子,更让比亚迪可以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从而实现销量爆发。
比亚迪正带领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191万辆,同比增长44.5%,这一数据已经仅次于日本,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早年,日本、美国、德国是三大汽车生产国,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口中的日系、美系、德系。而现在,随着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出现“中系”车。这也代表着中国已经从汽车工业的落后国实现了赶超领先的历史性转变。
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个转变,新能源汽车功不可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比亚迪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市场之外,比亚迪也在积极拥抱全球市场,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前,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已经实现了全球化生产,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的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为当地提供了高品质出行选择。比亚迪IT产业、太阳能储能等,也已经实现了全球布局。
而依托大巴等To B业务国际化先行打下的坚实基础,比亚迪将进一步发力全球市场,并推动乘用车的产业国际化,通过“在全球、为全球”,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自去年5月加速国际化战略以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泰国等亚太市场。
除了加速出海之外,要真正实现汽车强国,高端市场是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将以颠覆性技术与产品构建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将于2023年一季度正式发布亮相首款车型,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极致性能新体验;除仰望品牌外,比亚迪还将在2023年推出一个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与用户共建共创,并面向全市场公开招募优秀经销商加盟。
这意味着,未来比亚迪将形成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
在更完善的品牌、市场布局之下,比亚迪有望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甚至是整个汽车产业带向新的高度。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