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五周年 | 一文重温5G铿锵这五年!

5G五周年 | 一文重温5G铿锵这五年!
2024年06月11日 10:46 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5G在我国正式启动商用。

5G发牌五周年以来,中国5G在标准制定、网络建设、技术研发、产业发展、融合应用等方面实现全球引领。5G网络从“县县通”向“村村通”持续迈进,5G用户普及率突破60%,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42%,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

5G发展“棋至中盘”,从5G网络规模、应用覆盖广度与深度、用户普及率等各方面,可以看出中国5G发展是落子铿锵有声的“一盘棋”。回顾过去五年,中国5G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面向竞争愈发激烈的5G-A、6G时代,产业界如何保持领先优势?

5G提“质”发展

夯实网络底座

5G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表示,要充分发挥信息通信业“加速器”“放大器”“倍增器”的重要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支撑和服务新型工业化。

在5G建设中,“适度超前”策略确保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匹配甚至激发市场需求,从而避免了因网络建设滞后而错失商机,5G商用的成熟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自2019年6月6日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我国坚持“适度超前、以建促用”,扎实推进5G“建、用、研”协同发展,实现了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数实融合应用成效凸显、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74.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1.7%,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26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89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0.6%。

5G建设成本高是全球5G商用面临的难题之一,对此,我国几家运营商以共建共享的方式降低了5G建设的总体成本。例如,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共建了190万个5G基站;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则联合建设了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网速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累计开通121万个5G共享基站,为全球运营商探索快速、低成本建设5G网络提供了宝贵经验。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超90%的5G基站实现了共建共享,5G基站能耗较商用初期下降20%。

与此同时,面向广阔的乡镇、农村地区,中国构建了广覆盖的5G乡农低频网,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水平和用户体验。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累计建成62万个700MHz 5G基站,中国电信部署了25万个800MHz 5G基站,中国联通部署了68万个900MHz 5G基站。这些低频基站不仅有效降低了乡村地区的5G建网成本,还凭借广覆盖、大带宽的优势,为农村经济、智慧农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为了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偏远地区5G网络覆盖水平和用户5G服务体验,2024年5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联合宣布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这是5G网络共享的重要举措,也是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继续深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此举将有效减少重复投资,提升5G网络整体效能,有利于提高边远地区5G网络覆盖水平,助力缩小“数字鸿沟”,标志着我国5G共建共享进入了全新阶段。

5G向“广”延伸

赋能千行百业

从地下千米煤矿到万吨巨轮装卸港口,从轻工业棉纺织生产到重装备智能制造,5G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5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迭代,也是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更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五年来,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其中,三大运营商积极发展创新,推动行业应用提质扩面,加速推进5G应用在千行百业不断攀登新高度、拓宽新“赛道”、取得新突破。

中国电信大力推动“5G+DICT”协同发展,推出双域快网、5G轻量化、量子加密专线等应用,夯实5G视联网、星辰大模型、5G边缘算力等能力底座,以5G定制网产品为抓手,探索形成涵盖“云网边端数智安”的产品模式,实现“云网一体,按需定制”,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实现了“5G+工业视觉”“5G+生产现场监测”“5G+远程设备控制”“5G+厂区智能物流”等20大行业应用场景,打造了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一系列典型应用。截至目前,5G行业应用项目累计超3.2万个,建设行业虚拟专网超1.1万个、行业标杆项目超1500个。

中国移动坚持5G创新引领,从“首个突破”到“规模复制”,商用案例连年翻番,全力以赴为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数智化转型注智赋能。发牌五年来,中国移动不仅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推出了全球领先的5G专网,还打造了全球最多的5G行业应用案例。截至目前,中国移动5G专网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三年连续翻番;累计打造了近3.6万个5G“商品房”,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其中5G智慧工厂落地项目超4500个,5G智慧矿山落地项目达610个。

中国联通持续深耕行业市场,围绕用户痛点需求,充分挖潜典型核心应用场景,加速推动由外围辅助向核心生产环节延伸,实现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截至目前,中国联通打造了超过500个5G应用场景,累计打造超3.3万个5G应用商业化项目,5G专网服务行业用户超过10000家,覆盖采矿、钢铁、电力等74个细分行业,致力于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再造,助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为全面服务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劲“动力源”,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数字“新引擎”。

此外,5G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创新,还催生出更多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如基于5G的沉浸式、交互式内容不断丰富,5G电商直播、5G新通话、数字博物馆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带动经济总产出的作用愈发明显。数据显示,自5G商用以来,通信业投资已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连续4年的年投资规模超4000亿元,5G累计投资超过7300亿元。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5G商用以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新”出发

共筑数智未来

在为5G的发展成绩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5G产业发展仍然面对诸多挑战这一现实。俗话说:“棋到中盘方知险,落子为定终须全”。我国5G虽然形成了系统性的领先优势,但在网络覆盖广度和覆盖深度、融合应用、核心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无法实现多场景、全覆盖、“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网络通信,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等。由于5G频段相对较高,传输距离较短,因此需要更多的基站来保持覆盖范围,导致基站的部署密度要比4G时代更高,基站的功率和维护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在5G行业应用领域,虽然运营商会同产业界合作伙伴开展了大量、广泛的探索实践,无论是应用部署数量还是经营收入都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部署成本、商业模式、安全隐私、标准合规等多方面的挑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基于现有5G良好技术产业和市场发展,5G进入向5G-A演进阶段,实现10倍速率提升、更大规模连接和更低时延等特性,更为重要的是持续扩展了更多融合应用场景。5G-A是5G向6G演进的中间阶段,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为5G发展定义新的目标和能力,为6G发展奠定基础。

5G-A技术的商用布局和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深化了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了5G应用的“新蓝海”,还推动了产业数智化转型和升级。

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A在标准、技术、终端生态等方面日趋成熟,已从标准化阶段步入产业化的实施阶段,2024年5G-A正式开启商用,但从“能用”到“好用”,5G-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棋至中盘,酣战刚刚开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上,5G“下半场”的发令枪已经打响、5G-A商用部署持续加快、6G也鼓角相闻……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将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突破,为世界移动通信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