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华中农大团队
找到控制鱼刺基因
有望实现吃鱼不挑刺的消息
引发广泛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rawl/387/w550h637/20211226/f96f-79b3f6fd1be685f0f46927b9f82ea9a1.jpg)
据了解
华中农大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
和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
已经分别在鳊鱼
草鱼和银鲫身上试验了
敲除调控鱼刺生长的主效基因
获得的第一代杂合体(F0代)少刺鱼
生长良好,形态正常
习性和普通有刺鱼没有差异
![](http://n.sinaimg.cn/tech/crawl/89/w550h339/20211226/22d3-98373856104597887e22022f81473d26.png)
此消息一出
不少网友的吃货DNA动了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27/w550h177/20211226/9d91-513520305970f462d628c3fd9d985da1.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43/w550h93/20211226/4109-7fc37ce2cd54714bc9609b8591412c00.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11/w550h161/20211226/929b-92ebd2b0b870b7744973b514b48239bc.png)
有网友提出更多大胆的想法
↓↓↓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24/w550h74/20211226/fffd-f6d2831423f756efebdb923942e1f8a4.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43/w550h93/20211226/66d1-4d3d4d34a961e1df672d6477d6db39fa.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23/w550h73/20211226/836c-e6858b37dacfbc7b8c7c6ffd2622813e.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49/w550h99/20211226/14b7-18849b3881458deda90762644de61028.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22/w550h72/20211226/c8da-13e5b7a5c8347e0d608156602bc78dbd.png)
对于会不会影响鱼游泳的问题
@华中农大水产学院 表示
“大可不必担心!”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31/w550h81/20211226/feab-a26dbe30b6f0c55d0261ff06e78a7fd8.png)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18/w550h68/20211226/03c3-8fbf33a9a9ec09391f603282d9808b3c.png)
“吃货福利”的背后
是科研人员日复一日的
试错和研究
日前,高泽霞教授讲述了
以“无刺鱼”为攻关课题的来龙去脉
据了解
鱼刺学名叫肌间骨
是由肌膈中的肌腱骨化而来
从形成来源上看
鱼长刺其实
就和人类长骨刺一个道理
鱼刺除了在食用时带来麻烦
也是大规模机械化加工的障碍
2012年
博士毕业不久的高泽霞
选择了让鳊鱼有刺变无刺的课题
“创制”无刺鱼的关键是
找到调控鱼刺生长
起主要作用的基因(主效基因)
![](http://n.sinaimg.cn/tech/crawl/30/w550h280/20211226/8888-84889a72ccc2fb68da40bbe81d2fbacd.jpg)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他们将每一根细刺
从鳊鱼身上小心翼翼挑出来
剔掉结缔组织
在降解之前
快速放进液氮保存
再快速提取RNA
快速进行基因表达
虽说是快速
但将鱼刺一根根从鱼身上挑出
再到基因表达完毕
整个团队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
才提出了高质量的鱼刺RNA
他们最终筛定出候选的近50个基因
![](http://n.sinaimg.cn/tech/crawl/100/w452h448/20211226/a4b2-27cdc584b24f32a0658d618869fe85e4.png)
正因为这次“挑刺”的程序
非常专业、准确
改进了提取RNA的方法
也实现了世界上
第一次全面鱼刺基因表达
高泽霞就此申请了
鱼刺研究中的国内第一个专利
高泽霞教授团队
将找到的近50个基因放到
标准模式鱼斑马鱼身上做验证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一个一个依次敲掉这些基因
看鱼刺的生长有无变化、怎样变化
验证的过程一干就是7年
![](http://n.sinaimg.cn/tech/crawl/129/w488h441/20211226/e364-a931c5587c37a0e7844df9ac1d456e64.png)
2019年底的一天
“突然一下子”
主效基因出现了
这次真的是无刺斑马鱼
几百条鱼无刺的表型非常稳定
再经过几代繁育
后代斑马鱼也都是无刺鱼
可以确定找到的就是主效基因
这是一个所有有刺鱼类
都含有的共通基因
经过测定
虽然鱼刺变化了
可鱼肉中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
和普通有刺鱼没有显著差异
肉质不变
![](http://n.sinaimg.cn/tech/crawl/106/w456h450/20211226/f981-79f859613f690874341ea8588d84d881.png)
目前
获得的第一代杂合体(F0代)的
少刺鱼生长良好,形态正常
武汉的鳊鱼两年一成熟
鲫鱼一年一成熟
再将这些成熟的杂合体少刺鱼
经过纯化繁殖一代
到第三代(F2代)就可以
获得纯合体的遗传性状稳定的
真正无刺鱼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58/w450h208/20211226/3c01-a6e410ae2932ed9602fcceb463b253f1.png)
无刺鱼要来了
你期待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综合整理自长江日报、人民日报、网友评论等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qr2x.png)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weixin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