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雷打雪"、冻雨,是怎么回事?

多地出现"雷打雪"、冻雨,是怎么回事?
2021年11月10日 11:09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科普中国 

  强降温、雨雪、大风……

  近日,多地气温骤降,出现大范围降雪,不少网友直呼“真是一夜入冬的节奏”。

  也有新闻报道,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较为特别的天气现象,比如山东德州下雪时伴随打雷、沈阳出现冻雨等等。

  中央气象台11月8日06时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11月8日08时至9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吉林西部和南部、黑龙江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的大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为什么今年的冬雪来得比以往要早?以上提到的“怪异”天气,又说明了什么呢?一起来看。

  Part.1

  为什么今年冬雪来得那么早?

  要形成一次降雪过程,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较好的动力抬升条件、充足的水汽和足够低的气温。

  从11月4日开始,有一条强大的高空槽从新疆和西北地区上空向东移动并逐渐加强,到了华北上空时已经形成切断低压,而从海上登陆东北之时又发展出强大的地面气旋,这就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动力抬升条件

  水汽方面,前期较强的偏南气流,为北方地区输送来了大量的水汽。后期,当低涡系统向东北地区移动时,其从黄渤海上空也裹挟而来充足的水汽。

  上面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会带来明显的降水,但还不一定下雪。此时寒潮的作用开始显现,这次冷空气的强度足够强,一下子就让北方大部地区的气温降到了0℃以下,终于最后一块“拼图”补上,大雪纷飞而至。

  能够下到暴雪,主要是因为这次天气系统足够强,而水汽又非常充分。同时,由于在库页岛上空存在一个强大的高压脊,阻挡了低涡系统的东移速度,使其在东北地区移动缓慢,这更加剧了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源源不断的水汽被输送到东北然后被抬升到高空,再变成雪降落下来。

  形成降雪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华北地区往年初雪会晚一点,主要是因为这三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冬季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通常较差,而且在11月初如果没有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条件也难以满足降雪的需要。

  Part.2

  沈阳冻雨、北京冰粒是怎么回事?

  这种不同的降水相态和大气整层的温度分布情况有关。

  • 沈阳冻雨

  主要是因为在高层和近地面层的气温都低于0℃,但在中间存在一个比较厚的暖层,下落的雪在暖层会融化成雨滴,当再次进入近地面的冷层时不会冻结,而是成为过冷水滴,此时一旦遇到附着物就会迅速结冰,这就是冻雨。

  • 北京降雪初期阶段的小冰粒

  北京降雪开始阶段时,也存在这样一个暖层,但这个暖层较浅,不足以让雪晶完全融化,仅仅表面融化的雪晶在进入近地面的冷层后会重新冻结,此时落下的就是冰粒。

  Part.3

  下雪打雷是怎么回事?

  简单地说,打雷是因为这些地方出现了对流性天气。其实近几年全国不同地方出现冬季打雷的现象也常见于报道。

  这种现象是因为该地区前期的气温偏高,在寒潮快速南下的过程中,冷暖气团交汇之下形成了强烈对流,大气层出现了不稳定,因此会出现“打雷下雪”。

  Part.4

  未来还会有大暴雪吗?

  未来几天,主要的降雪区域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

  这些地区在11月8日至11月9日上午的时段内降雪强度仍然很大,局地会出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截至11月8日上午,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提醒上述地区注意防范暴雪灾害。

  后期,随着低涡系统的逐渐东移,东北地区的降雪强度从11月9日午后开始有所减弱,影响区域也逐渐东移,但整个东北地区的降雪完全结束预计要到12日前后。

  天气渐寒

  提醒大家及时做好保暖措施

  厚衣服、厚被子都准备上

  谨防感冒哦~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