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信证券拟收购广发股权 > 正文
 
强联广发意在分红 一石千浪中信证券胜算几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08:05 四川金融投资报

强联广发意在分红一石千浪中信证券胜算几何?

  “辽宁成大1994年收购广发证券3.2亿股股权,这几年的分红已经收回了全部成本,其投资价值如何,已经很清楚了。所以,中信要收购广发也就不难理解了。”广发证券成都某营业部有关负责人的话将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收购广发证券的事件根源一语道破。

  做大做强 中信强联广发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一个众人皆知的现实是,中国券商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2003年,全国排名前122家券商利润总额为负93893万元。今年上半年,作为2003年度以306亿元总资产排名全国第二的大型综合类证券企业申银万国业绩曝出2.5亿元巨亏。不仅仅是业绩不理想,券商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也是一个现实。2003年全国券商净资本超过20亿元的券商仅有4家。净资本超过15亿元的仅12家,超过10亿元的22家。在这种情况下,券商之间的兼并重组成为其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以中信欲收购广发的事件来看,这两家券商在国内证券市场均属实力排名前10位的大券商。2004年中报显示,中信证券总资产已达137.46亿元,净资产52.65亿元,拥有41家证券营业部,并控股了1家证券公司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而以拥有博士军团阵容名扬业内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规模已达120亿元,在全国各地拥有78家证券营业部,并控股了两家证券公司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有分析人士指出,收购如获成功,将标志着中国证券业新一轮结构重组序幕拉开。而中信则是国内惟一一家公募发行上市的证券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优势似乎注定了是中信证券收购其他证券公司,而不是其他公司收购中信证券。“我对中信和广发两家公司都比较了解,两家公司的资产质量都比较好,经营也比较规范,合并在一起是有积极意义的,堪称强强联合。”原广发证券成都某营业部负责人林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反应激烈 员工揭竿而起

  但就是这种顺理成章的收购,却因为广发内部的强烈反应而陡生变数。“中信证券上市融资了18个亿之后,资产规模大于广发证券。但其200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仅5652万元,还低于广发证券上半年利润5948万元。比经纪业务:营业部规模只有广发的一半,营业部平均客户资产远低于广发。比投行:在新的保荐人制度下,中信保荐人数为17人,只有广发33人的一半。无论从资产质量,盈利前景,每股净资产,中信与广发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广发内部员工对中信证券的一致评价。而中信的收购计划也没有得到广发证券大本营所在政府的认可,中信证券承诺的“四个不变”在广东省政府那里却被认为只有“顶多注册地不变,广发将从市场上消亡”。这非同小可,因为广发证券是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地方性银行的营业部发展壮大为全国性大券商,员工对公司确实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从9月1日中信证券宣布收购广发证券以来,广发证券员工的抵制收购声音就不绝于耳。而这种反对收购之声背后,体现的是中信证券与广发证券在公司经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格格不入。9月3日,广发证券员工发表了强烈反对中信证券敌意收购的声明,声称对于这种不宣而战的敌意收购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一天以后,在中信证券宣布收购广发证券的两天后,广发员工便募资2.5亿元在深圳成立深圳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且闪电般收购云大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持有广发3.83%的股份。从目前情况看,广发政券第一大股东辽宁成大(资讯 行情 论坛)持股的决心似乎很大,而持股14.98%的吉林敖东也与辽宁成大立场一致。但据与辽宁成大有联系的一位人士讲,辽宁成大对广发员工持股的倾向性更大。“员工的签名是自愿的,成都营业部员工也签了名。因为广发员工对自己一手拼搏出来的广发证券有感情,有归宿感,我们认同广发的企业文化,因此就算我们的收入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但一直比较稳定。这是资本无法取代的东西。”广发证券成都某营业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普通工作人员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一石千浪 谁是谁非难定

  对于中信此次的收购,中信证券成都玉林北街营业部总经理刘维峰不愿过多谈及,“上层已经打了招呼叫下面的营业部不能就此事接受采访。”不过记者从侧面了解到的情况看,中信似乎信心十足,“收购成功与否,将由广发的股东说了算,资本说了算,员工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局外人对此事的看法也是见仁见智。华夏证券南一环路营业部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券商太多,没有形成规模,“行业内的收购、参股将是一种发展趋势,中信走在了前面。”不过他也承认如果真的哪天华夏被收购,自己从感情上讲会很复杂。原广发证券成都某营业部负责人林先生也认为此次收购不同于以前,不是某券商出问题而被政府指定收购,而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不是‘拉郎配’。”不过,国泰君安成都建设路营业部投资分析师毛海翔却认为这来得有点突然,不排除中信与广发上演一出周瑜打黄盖的双簧戏。“只是广发的非高层人士不了解情况,才导致员工认为是敌意收购而发出公开信以示抗议。”对此,西南财大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纪尽善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中国证券机构都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的先天不足。全国100多家券商总注册资本不过1000亿人民币,而美国美林证券一家的资本就达228亿美元。”纪尽善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是可以融合的,连惠普和康柏这样著名的跨国公司收购合并都可以解决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何况是国内几家券商。“关键要依法、依政策进行收购,做到公开、公正,中国应早出现类似美林、高盛这样的航母,以应对加入WTO以后的证券业全面开放。” (本报记者 孙健 杨成万 刘柯 联合报道)

  相关专题:

  中信证券拟购广发证券股权

  同日报道:

  中信两大底牌强收广发 闪电出击三种结局

  广发员工反收购首战告捷

  相关报道:

  中信收购广发成败难料

  广发证券员工持股闯关政策红线 中信有恃无恐

  “上帝之手”:决定广发证券命运的关键力量

  有备而来 中信突袭广发有关键人物“穿针引线”

  更多精彩股票资讯,尽在新浪股票频道 


邮件订阅:
  《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信新闻 全部广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