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登陆纳斯达克近1个月了,但小马智行(PONY.US)凭借其总募资额接近4.52亿美元,稳居2024年美股自动驾驶行业IPO之首的热度话题仍然在继续。
小马智行能够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业界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提供的安全、先进且可靠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还有无人化和商业化这两条并行的发展路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致力于开发适用于多种车型和场景的“虚拟司机”,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以及乘用车智能驾驶(POV)三大领域。
其中,在L4自动驾驶技术及规模方面,小马智行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率先实现了全无人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
或许是其洞察到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小马智行率先开启了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探索。据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左右,Robotaxi服务将步入成熟商业化阶段,届时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390亿美元。根据Frost & Sullivan的预测,2025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约为2.9亿美元,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飙升至6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5.6%。在中国市场,预计到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35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6%,并且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超过一半的比例。
面对庞大市场,2016年小马智行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从0到1深耕,2018年在中国推出了首个Robotaxi服务——小马智行(PonyPilot APP),并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获得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许可。在北京、广州和深圳,该公司已启动了Robotaxi的全无人商业收费运营。目前,小马智行在全国范围内已投放超过250辆Robotaxi,并且累计自动驾驶路测试总里程接近4000万公里,其中无人化测试里程近400万公里。这些数据为自动驾驶服务的规模化与无人化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率先实现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12月19日在广州南沙的媒体沟通会上,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业务负责人张宁和莫璐怡对智通财经表示,小马智行在国内具备了规模上商业化的条件,主要包括:一是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无人化技术;二是政策支持,除了北上广深外,其他一线及非一线城市也相继推出Robotaxi上路政策;三是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分别与丰田、北汽、广汽合作量产,第七代Robotaxi将在未来两年内落地首批千辆级规模;四是规模化运营能力,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用户,行业数一数二的车队规模及无人驾驶里程让用户更放心;五是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比如与传感器、芯片公司以及出行、物流平台合作,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和发展。
或得益于多维度的布局,Robotaxi的商业化也加速了小马智行的业绩释放。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86%,成为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里程碑。期间,该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1.2%。随着规模增长,该公司运营费用也在持续下降,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3.9%及8.8%,可以看出小马智行通过提高运营和营销效率实现降本。
与此同时,在面对“L2能否逐渐进化成L4”的问题上,张宁给出了否定的答案。“L4的产品和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完全是不同的物种,而且各家成本约束和运营条件也不一样。尽管在技术层面,如AI、深度学习等,各公司有共通之处,但业务成功与否取决于从战略到OKR再到目标的顶层设计,这些因素塑造了企业文化。我们不认同L2能逐步进化到L4。”
而在讨论小马智行Robotaxi车型与各大车企合作的商业化运营量产时间问题时,莫璐怡透露目前和北汽、广汽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正在加速。“过去,由于车企的车辆平台在底盘设计上并不太适合自动驾驶,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但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众多车企开始涉足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底盘的冗余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这方面,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已经大大缩短。现在,大约半年的时间就能完成一款车型的全面适配,包括所有的测试验证和牌照获取。因此,从明年下半年开始,包括今年刚刚官宣的北汽、广汽车型在内,都将陆续落地。与三年前相比,这一进程无疑是在加速。”
责任编辑:郭明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