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现象之变,从供给端过剩、需求端不足、运营端要谋求穿行。需求之变是市场需要、时代要求、政策导向和产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终的不变是回归产业本质,从物业空间运营向产业发展运营进行转型,坚定产业运营思维,做企业时空成长的合伙人。
本文为齐子元先生在2024观点产业年会上发表的主题演讲
齐子元(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副总经理):葛老师是产业园区的老法师,刚才听了葛老师的报告,受益匪浅。我现在讲这个话题,可能稍微把大家带入到沉重的氛围当中,讲讲退租潮这个事,退租潮来的时候,产业中的变和不变,其实是在探求退租潮的表现和深层次的原因,然后给出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说退租潮,有几个表现,一个是大客户没到期提前退租,还有一个是到期了,但是集中退租,还有就是没到期,大客户提前缩租的,这些都影响到了产业园的稳定经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从几个方面给各位嘉宾汇报一下。
我们先看现象之变,这个变化在哪里?第一个是政府亲自下场,现在只要你来,只要我有,我都可以给你。全国各地的政府在产业园区空间上锚足了劲。比如深圳说连续5年每年建设投入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的工业上楼空间,这是什么概念?我们蛇口工业区一共10平方公里,它要在5年搞出两个蛇口工业区。当然现在这个规模调减了一点,因为发现这个实在是有点难,但是政府的决心不变。珠海政府提出今明两年要新增1000万平米以上的标准厂房,中山、佛山、东莞都有相关的举措,政府亲自下场了,这是一个现象变化之一。当然今年8月1号之后,大家都转变了方式,从原来的政策补贴往基金方向走了,我最近在频繁接待一些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我问他们现在没有原来的政策之后怎么办?他们说现在在找各种路径,包括找平台公司、找基金等等,我看大家还是有办法的。
第二个现象之变是产业用地供给增大,从2019年到现在的产业用地供应是不断增加的,很多商业用地都转为产业用地,供应量不断增大,带来成交价格的下滑,从2023年开始,工业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都同步有很大的下滑,这就代表着实体企业、园区开发运营商拿地更加谨慎,所以工业用地的成交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趋势。
还有一个现象之变是市场供过于求,现在不仅在房地产行业去存量,在产业园区行业一样去存量,各地的平台公司招我们也说,你们之前是不通过政府租金补贴,也做到了90%多的出租率,你们是用什么方式,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合作,所以现在也是在消耗存量的阶段。未来产业园区长期还是供过于求的市场。2022年到2023年重点城市厂房租金和空置情况,租金下降,空置情况是在上扬的。
另外一个是运营模式从物业运营向产业运营方向转变,以产业运营为核心的新型运营模式开始形成竞争优势。这是从各上市公司的财报看到的数据,以物业开发为主的营业收入的收入统计是下降的趋势,以运营为主的营业收入的数据表现是逐年上扬的。
刚才讲的是现象之变。接下来再汇报一下深层次之变:
第一是市场需求变了,产业园区除了对传统空间租赁服务有要求,同时市场还要求我们做好产业发展的时间合伙。之前我们的盈利模式是出售、租赁这些基础服务为主,现在轻资产输出、产业投资、资产管理,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第二是时代对产业园的要求变化,产业园区既要有自身高质量发展,同时又要助推新质生产力建设,我们现在在提双循环,后面会具体讲时代对产业园区有哪些变化的需求。
第三是政策对产业园区的导向,引导更多资本参与实体产业发展,引导园区运营商回归产业本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上升。打通投融资走通业务闭环,可以有利于引导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园区运营主体退出之后再投资能力。再一个是运营主体轻重分离,倒逼产业园区原始权益人由开发建设转向运营服务。再一个是两个强化,强化运营机构培育和强化投资风险管理。
第四是产业对产业园区的需求,产业体系在慢慢蜕变,部分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瓶颈和上限,新型产业体系对产业园区提出要求,战略新兴产业在GDP的占比逐年在上升,产业结构也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价值链上游的引领性科技和价值链下游的高端服务业成为香饽饽。
一个小结:现象之变,从供给端过剩、需求端不足、运营端要谋求穿行。需求之变是市场需要、时代要求、政策导向和产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要怎么应对?寻求哪些是变化的,我们在行业前景、产业本身和我们的初心上做了一些探讨。
第三部分就来到不变的本质。第一是很重要的一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定力是没有改变的,从二十届三中全会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近期各部门打出稳经济政策的组合拳,这个定力和决心是没有改变的。
第二是产业本质的诉求是没有改变的,产业对园区运营商的本质诉求,在不同阶段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本质是向空间服务和时间服务这两项结合。产业园区还是产业发展的平台,也是实体经济的载体,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个本质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产业的本质,做企业创新成长的时空合伙人,这也是招商蛇口产业园区做产业园的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当然其他的有七轮驱动、九轮驱动,收入多元化,这些都会有,但是时空这两个要素是一直不变的。
产业园运营商发展的初心没有改变,以蛇口工业区为例,我们从1979年到现在40多年,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的初心是不变的,我们之前打造前港中区后城,再到产城融合,一直就是在用产业发展来引领城市发展。因为产业发展带来空间的发展,空间发展带来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发展又带来区域的发展,它是产城融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最终的不变是回归产业本质,从物业空间运营向产业发展运营进行转型,坚定产业运营思维,做企业时空成长的合伙人,这是我们不变的。
最后汇报一下招商蛇口的长期坚守。我们也不敢说这个东西能够复制,而且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全国几十个园区的经验,我们认为产业园区是很难复制的。所以我们提出一园一策,就是一个园区一个策略。当我们发现我们想把蛇口模式复制到外面去的时候,是做不到的,当然这也不是今天我才在这里讲的,是我们集团各位领导论证之后发现的,园区是很难复制的,我提出招商蛇口的长期坚守,能给各位有点启发我觉得很庆幸,但是我觉得这是很难照搬的。
回归产业本质、坚定产业思维、坚定战略转型,这是我们主要的战略方向。招商蛇口产业园区有三个转变:一是从物业空间向产业服务、产业投资、科技投资转变。二是从重资产向以重带轻、轻重结合转变。三是从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地产逻辑向产业逻辑和资管逻辑转变。在这三个转变指导下,我们有5个举措,一是聚焦五大新兴产业赛道,聚焦之后你的资源才能够用,招商蛇口产业园区聚焦哪个赛道?数智科技、生命科技、绿色科技、智能制造和文化产业,我们有自己的电视台、报纸,我们希望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传统产业,这也是我们重点要培育的赛道。聚焦在这五大新兴赛道上。
二是联合共建创新中心。我们做了两个,一个是国内的创新中心,一个是国际创新中心。国际创新中心我们还结合了留学生创业园这一类的园中园,其实是回应了内循环为主体、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为主体就是自主创新,我们的国内创新中心就是做国内科技自主创新,国际创新中心和留创园是做技术引进的,因为有很多技术我们确实还是在卡脖子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内外创新中心的错位发展,把内循环和外循环这两个事都做好。
三是持续强化科技产业投资,做好产融结合,也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建设,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刚才葛老师也讲到基金的问题,一个产业园区能够做起来,有三个闭环:政务闭环、产业闭环、金融闭环。政务好不好,我们经常投资的时候就会选择城市,政务环境是很关键的。产业有没有基础,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另外一个就是金融资本是否活跃,金融资本不活跃,当地的创新产业发展起来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持续再强科技产业投资,也是基于三个闭环的考虑。
四是持续锻造产业能力体系。这一块包括从前端的产业研究到产品开发,再到产业组织、产业招商,到后续的园区运营服务,后面赋能、资产管理上,这一链条的全业务能力,其实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打造的。当然这是一个重要且不紧急的任务,我们领导判断这事一定得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更要做,如果不做就变成重要紧急的事,能力的发展是我们未来所能够获得长足和更高发展的基础。包括我们做产品研究,我们聚焦在五大赛道上,研究这些赛道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差异化,它和普通办公确实有很大差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对空间载体的需求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包括它的系统,排风、排烟、排湿、排气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还按照传统的说我就有个空间,我租给你,你就算免费,有的行业也进不来,所以在产品研究上我们也花了很大的精力。产业研究更不用讲,这是我们做所有事业的源头,如果产业定位做不好,从产品到产业组织都是没有导向、没有明确目标的。
四是在全国范围打造特色主题化园区。主题化园区才是未来经济增长、行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这些主题园区是围绕我们聚焦的赛道来打,我们一共有5项举措,它和我们的方向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定了5个赛道,围绕5个赛道做产业投资、做相关能力的培养、做主题园区打造,都是想把所有的精力聚焦在某几个领域上,这样才能让这个领域的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小结一下,招商蛇口做产业园区,坚持长期主义,也坚定产业思维,我们的商业逻辑就是做企业创新成长的时空合伙人,在变和不变的情况下坚持不变,做我们的产业园区。
(转自:观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