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543/w735h608/20240722/ca58-9da1effca8dacff1865282ea1656d518.png)
国元•总量:杨为敩
摘要
1、相对A股来说,美股在估值和业绩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2、估值上的优势在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下降本身就十分缓慢,美股没有过多交易经济的放缓,相反,相对于经济增长,美股的估值还是超额定价的。
3、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个极有韧性的模式,在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全要素生产率仍然能常年保持着1.5%左右的增长幅度,这就导致资本很难在某个局部沉积下来。
4、美股估值的超额表现,则来自于两类流动性:
1)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水,美国名义利率自80S后持续下降,在偏稳定的收益预期下,膨胀的流动性及买盘可以price-in企业未来越来越长的业绩;
2)401K计划,企业年金扩张的节奏和美股市值扩张的节奏基本一致,且这些资金属长期基石资金,几乎不可逆。
5、以上的几点正是A股所缺失的:
1)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切换,这首先应该有旧产业的出清;
2)我们货币政策相当克制,比起经济回报率来说,近年的相对利率甚至是上升的;
3)基石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和总市值相比总体是收缩的。
6、另外是盈利效率的问题,美国的GDP名义增长率落到4%以下,美国上市企业的利润才进入负增长状态,但中国的这个企业增长红线所对应的GDP名义增长率却高达10%。
7、这其实不是上市公司质量的问题,而是人力成本的问题,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储蓄率,工资到了居民手里之后,流转不下去,这就造成了企业利润增长正在向庞大的居民储蓄池输水。
8、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至少居民的消费问题本质上是财政的投入问题,其背后涉及政府功能职责的转换以及国企对金融资源的占用问题,但如果企业利润增长持续性的问题不解决,那后续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是资本市场的问题。
正文
相对于发达国家股市的连创新高,A股的表现值得我们思考。“跟跌不跟涨”的说法看起来戏谑,但其实所言非虚,如果用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作为参照系,可以看到在美股跌时,A股几乎是跟跌的状态,然而当美股上涨时,A股却不一定跟涨,除却美股,欧元区主要股指甚至日经225也都在挑战历史最高记录,这更加深了A股投资者的心态。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90/w1080h410/20240722/4684-0cf3b14d6f8d89f73d44e57d188ccf89.png)
1、A股和美股:估值的差异
A股和美股的差异首先是发生在估值上。A股的盈利是没问题的,扣除股本的影响之后,2000年以来A股的公司利润增长速度要比美国高8个百分点左右,按定基口径的利润算,2000年以来A股累计利润是美股利润的4.4倍。现在的问题是,美股估值在近25年里不降反增,而A股的估值却在此间缩水了近七成,尤其在2011年之后,道琼斯指数的估值一路高歌猛进,A股估值却停滞不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217/w1080h737/20240722/663a-a020486c50324f29c56c14e6084e4c3d.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98/w1080h418/20240722/25bb-7718b85c7b80b14f29ef45e7d3242e30.png)
1.1 经济趋势和超额估值
这个差异也许可(金麒麟分析师)以归于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自2009年以来,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就开始往上走,于是美股的估值也开始翻转向上,且超过了A股的估值水平,反观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是不断下降的,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比起08-09年甚至要更低一些;二是美股估值总会比潜在增长率表现得再好一点,比方说当前的美股估值已经涨到了历史高位,但其潜在增长率可能也就恢复到80s-90s的低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94/w1080h414/20240722/e5d1-0f62d6b6531b107dede9d9d05f0d9aa7.png)
1.2 生产率的提升及两类流动性
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个极有韧性的模式。在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全要素生产率仍然能常年保持着1.5%左右的增长幅度,这意味着在新产业快速迭代旧产业的过程中,资本很难长时间在局部领域沉积下来,甚至形成无效产能。于是,美国的增长速度自然下降的过程是很慢的,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潜在增长速度仅仅下降了1.2个百分点左右,正是基于这个极有韧性的模式,一旦美国经济落到低点时,总能充满弹性地抬起来。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214/w1080h734/20240722/0d27-fb0dce95a86307f2a8278051a20bb782.png)
而美股估值的超额表现,来自于两类流动性。
1)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水。自上世纪80s,美国在稳定增长的生产率前提下,还在凯恩斯的影响下不断放水、压低名义利率,以夯实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正因为此,利率和GDP的相互形态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裂口,这说明美联储所投放的流动性并没有相当充分地进入实体建设,有越来越多的钱可能流入股票市场,在偏稳定的收益预期下,膨胀的流动性及买盘可以price-in企业未来越来越长的业绩,企业估值也相应提升。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205/w1080h725/20240722/22f3-e81c669049f32c277f123b9fe123ec3f.png)
2)第二个关键流动性是401K计划。401K计划实际是一种股市投资的强制参与机制,在该计划执行后,企业年金的规模以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大,且对美股形成了极大的支撑作用,从企业年金扩张的节奏和美股市值扩张的节奏基本一致的事实看,401K计划对美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流动性都是长期基石资金,只要经济不出现持续性衰退,估值的提升就很难可逆。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700/w1080h420/20240722/857a-4f5f87db7800e00be5ae0a70395a48e1.png)
反观A股的话,这两块流动性是缺位的。一方面,我们货币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相当克制,以短端收益率为例,1Y国债利率目前的水平比2008年要高,但我们宏观增长情况却不如2008年,A股根本没有那么多溢出的流动性红利;另一方面,长期投资资金的持股增长也偏慢,基石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和总市值相比,总体是收缩的。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700/w1080h420/20240722/381c-dc86763a18ce3ccb7e059f53ff7b251d.png)
2、盈利效率的问题
另外的问题是盈利效率的问题。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股票市场中所有企业的利润增长都或多或少和宏观增长相关,但关键问题是,就一个相同的经济增长率来说,中国企业的盈利效率要比美国弱,比如,把过往数据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就知道,美国的GDP名义增长率落到4%以下,美国上市企业的利润才进入负增长状态,但中国的这个企业增长红线所对应的GDP名义增长率却高达10%!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93/w1080h413/20240722/1393-6dd848127479ac79134816d6da609c39.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85/w1080h405/20240722/ae69-7ffd96c44ae9ce468abc57c1700c49e7.png)
2.1 人力成本是个主要压力
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会联想到上市公司的样本质量问题,但其实不然。如果用上市公司收入去和GDP做比对的话,会发现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长情况并不差,以最近20年为例,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的平均速度还比名义GDP的平均速度高了2个百分点左右,再者,A股上市公司的结构中,工业只占17%左右,远低于第二产业的40%左右的GDP占比,这说明,股市的成分比起GDP的宏观表现来说已偏成长。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85/w1080h405/20240722/1590-3311fd4912899301abaca2c35cad957a.png)
其实,企业更多的盈利压力是在人力成本上。最近20年间,中国工资的增长速度总体大幅超过GDP的增长速度,随之,工资在GDP中的占比也上升了10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在快速上升的人力成本的挤压之下,企业相当一部分可留存的利润增长速度被腾挪到了人力成本上,而相反,美国的工资对企业的压力就非常平稳,其增长和美国GDP增长的情况相互表现非常吻合。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205/w1080h725/20240722/2ad0-dc26b6c3593337bcf9c15fa0e0a08a4f.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687/w1080h407/20240722/0abe-b93d90e1f8e8abfbbf51f6d75a1909e8.png)
2.2 更核心的矛盾:储蓄率
当然,比起工资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储蓄率。按照一个极简的经济模型,GDP基本等同于所有企业的利润,如果居民对收入应花尽花的话,居民的收入也会悉数变成企业利润,但正是因为现在我们的储蓄率很高,所以工资到了居民手里之后,流转不下去,这就造成了企业利润增长的停滞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其涉及全盘的方方面面。至少居民的消费问题本质上是财政的投入问题,其背后涉及政府功能职责的转换以及国企对金融资源的占用问题,具体可参考我们在前段时间的文章《事缓则圆:把脉中国经济》,但说回来,如果企业利润增长持续性的问题不解决,那后续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是资本市场的问题。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722/220/w1080h740/20240722/3e97-e7a23c6c9a4c68bcd377536e19127cf7.png)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宏观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法律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元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国元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不是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元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国元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元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元证券认为可靠,但国元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国元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元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元证券所有,国元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元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证券研究报告:《行情海海:我们与美股的距离》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7月21日
*本报告分析师:杨为敩,执业资格证书编号:S0020521060001
实习生鲁子弘对此文有贡献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