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〡中微公司:深耕四类设备研制,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订单逐年增加!

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〡中微公司:深耕四类设备研制,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订单逐年增加!
2024年05月10日 09:02 估值之家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编者按: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号召,估值之家精心策划推出“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文章,本文系本系列中的第十四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重要的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A股市场的好公司,呈现出业绩增长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ROE)强悍且稳定、股东分红回报稳定、管理层锐意进取等优秀特征。

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本系列文章推出的好公司与股价表现无关,股价表现更与宏观变量、行业预期、市场风险偏好等不确定性因素高度相关,因此本系列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年来数码产业蓬勃发展,占全球企业总产值40%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集成电路芯片和各种半导体微观器件是数码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半导体制造设备是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微观器件产业的基石。半导体设备微观加工的能力是数码产业发展最卡脖子的关键,“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制造设备是关键”,没有能加工微米和纳米尺度的光刻机、等离子体刻蚀机和薄膜沉积等设备,就不可能制造出集成电路和微观器件。一个国家要成为数码时代的强国,至关重要的是要成为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的强国。

今天,估值之家给大家介绍的是A股半导体设备——刻蚀机领域的优质公司——中微公司,它在“中国刻蚀机之父”——尹志尧博士的带领下,研制的核心产品为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或“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2019年7月登录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12。截至23年末,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5.1%。

中微公司主营业务是高端半导体设备及泛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电容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电感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ICP)、MOCVD设备、VOC设备。

根据23年年报数据:专用设备收入51.66亿元,收入占比82.47%;备品备件收入9.71亿元,收入占比15.51%;服务收入1.27亿元,收入占比2.02%。23年收入大陆地区占比92.03%,中国台湾地区占比6.74%,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比1.23%。

一、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市场需求推动下,公司深耕四类设备研制,产品逐步得到国内外客户认可,订单逐年增加

根据SI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总额为5,268亿美元,比2022年的5,741亿美元下降了8.2%,SIA指出,2022年的销售总额是业内有史以来最高的,且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已开始回升,并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此外,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汽车电子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将带来庞大的半导体市场需求。据悉,集成电路和以LED为代表的光电子器件的销售额合计占所有半导体产品销售额的90%以上,是半导体产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半导体设备位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其市场规模随着下游半导体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而波动。根据SEMI统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大约为95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逆势增长,达33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比例超过1/3。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由海外企业所占据,但近年来我国设备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设备在产品性价比、售后服务、贴近客户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在进一步提速。

中微公司现在研制的产品主要为刻蚀和薄膜设备、MOCVD设备,它们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刻蚀和薄膜设备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晶圆制造设备的市场规模约占集成电路设备整体市场规模的约80%。根据Gartner历年统计,全球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分别占晶圆制造设备价值量约22%和23%。目前全球刻蚀设备主要被泛林半导体(46.7%)、东京电子(26.6%)、应用材料(17%)所垄断,合计占比达到90%以上。中微公司凭借其先进技术,一步步获得客户认可,订单也在逐年增加,虽然与海外公司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强大需求推动之下,未来成长性可期!

MOCVD设备主要应用于照明和背光显示的蓝光LED、高端显示的Mini-LED和Micro-LED、用于杀菌消毒和空气净化的紫外LED、电力电子的功率器件,如氮化镓和碳化硅。机构预测,到2026年,全球每年需求超过800台MOCVD设备。自2017年起中微公司已经成为氮化镓基LED市场份额最大的MOCVD设备供应商,并持续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从16年到23年,中微公司在主营业务的表现如下:

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刻蚀设备、MOCVD设备、其他设备等。从16年到23年,专用设备营业收入从4.88亿元增长9.58倍至51.66亿元,CAGR为40%,毛利占比达到78.40%~84.18%,毛利率为33.91%~45.18%。其中23年刻蚀设备销售47.03亿元,收入占比75.09%,MOCVD设备销售4.62亿元,收入占比7.38%。

备品备件:包括刻蚀设备、MOCVD设备、其他设备等备件。从16年到23年,专用设备营业收入从1.16亿元增长7.38倍至9.71亿元,CAGR为35%,毛利占比达到14.07%~ 19.42%,毛利率为37.28%~ 48.30%。

综上,中微公司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深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领域(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扩展在泛半导体关键设备领域(MOCVD设备)应用并探索其他新兴领域(如光学检测设备)的机会。公司在产品研发(23年研发人数占比45.76%,研发投入12.62亿元,占收入比例20.15%)、市场布局以及新业务投资拓展等方面积极部署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产品不断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22年新增订单63.2亿元,23年新增订单83.6亿元。并且尹志尧博士表示中微公司绝大部分刻蚀设备的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全面实现自主可控的基础。据2024年一季度报,第一季度刻蚀设备实现收入1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4.05%,一季度刻蚀设备产量显著提升,同时,一季度末发出商品余额19.23亿元,为后续的收入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二、公司处于成长期,横向和纵向盈利水平尚不稳定;研发投入和资金需求量大,股利支付率低,员工激励高;资产负债率低,偿债能力强;订单增长,需原材料备货,存货周转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低

盈利能力方面:从16年到23年,中微公司的ROE(加权)在6.71%~12.11%间,近三年的ROE分别为11.09%、7.94%和10.72%。因中微公司与同行业在产品和净资产规模的差异性,以及这八年公司从亏损到逐步盈利,股权融资、净资产规模逐步增大,公司处于成长期,ROE横向和纵向均还不稳定。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中微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在34.93%~45.83%,近三年一期毛利率分别为43.36%、45.74%、45.83%和44.94%,毛利率较为稳定。中微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在-39.18%~32.54%,近三年一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2.54%、24.64%、28.48%和15.5%,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0.42%、19.39%、19.01%和16.39%,差异部分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

成长性方面:从16年到23年,中微公司的营业收入从6.1亿元增长9.27倍至62.64亿元,CAGR为39%,一直保持同比增长趋势,18年涨幅最大(+68.66%),20年涨幅最小(+16.76%),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23%。

归母净利润从-2.39亿元增长至17.86亿元,均保持同比上涨趋势,其中20年涨幅最大(+161.02%),22年涨幅最小(+15.66%)。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53%,主要系因为24年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为负数:二级市场股价下跌以及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33亿元增长至11.91亿元,除了20年为下降(-84.19%),其余年份均为增长,21年增幅最大(1,291.10%),23年增幅最小(29.58%),24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4%。

16年到2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从10.79亿元增长19.73倍至223.73亿元;归母净资产从-8.71亿元增长至179.28亿元。资产增长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盈利情况好转,另一方面因IPO和股票定增融资近100亿元。

公司属于半导体设备行业,细看其过往业绩,整体成长性较好。

营运能力方面: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中微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42.81~123.97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45.60天、42.81天、51.26天和79.58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81.79~178.95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118.27天、118.61天、120.16天和165.23天。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短,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存货周转天数在273.33~501.39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288.95天、361.41天、406.46天和501.39天。净营业周期天数在216.28~415.74天。公司存货周转天数较长,存货余额较大,其中原材料占比最大,主要系因为公司为了应对业务增长进行原材料备货。公司近三年一期的净利润现金含量分别为100.48%、52.79%、-54.70%和-235.39%,经营现金流表现不好,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业务增长进行原材料备货、增大对客户出货导致存货大幅增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多。

偿债能力: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末,中微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16.69%~180.74%,近三年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6.69%、22.72%、17.20%和19.88%。公司在16年时,资产负债率高达180.74%,后来通过股权融资资产负债情况逐步改善,目前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流动比率在0.46~5.34,速动比率在2.08~0.25,流动、速动比率在逐步好转,近三年一期均大于1。截至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67.03亿元,有息负债5亿元,整体偿债能力较强。

股利支付率:公司上市以来一直未进行分红,23年为首次分红,股利支付率为6.92%。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为保持技术先进性和行业竞争力,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稳定的人才队伍。公司将资金更多用于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施了总金额2.29亿元的股份回购,用于员工激励。

三、历史数据和行业来看,估值较低;但在整个市场中,估值不低,随着业绩落地,估值有望得到消化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24~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37亿元、109.75亿元和142.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26.13亿元和34.01亿元,PE分别为42.05、32.78和25.18,PEG分别为2.99、1.16和0.83。

结合历史数据,中微公司PE(TTM)最大值为663.24,最小值为38.66,PEG(历史)最大值为7.52,最小值为0.46。截至2024年5月9日收盘,中微公司总市值为856.51亿元,PE(TTM)为48.67,分位数为5.52%,PEG(预测)为2.99,分位数为20.39%。中微公司市值最高时为2020年7月14日,总市值为1525亿元,现市值距离最高值降幅达到44%。

综上,中微公司现估值指标在历史数据中处于较低水平,且低于同行业公司(申万三级半导体设备)PE(TTM)平均值(74.23)。但从整个市场来看,该估值并不低,想必是因为市场对其未来成长看好,所以给予它这么高的估值。估值之家认为随着订单和业绩的落地,公司的估值有望得到充分消化。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