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科技与出海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A股2024年一季报暨2023年报分析之行业篇

【申万宏源策略】科技与出海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A股2024年一季报暨2023年报分析之行业篇
2024年05月07日 09:44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期投资提示

结论:2024年一季度经济继续延续复苏态势,总量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略显平淡,但结构上代表经济新动能的科技领域与出海领域亮点多多。科技(TMT)领域,硬件端业绩开始释放,24Q1电子和通信财务指标改善显著,同时预计科技将进一步在产业趋势催化下保持向上景气。先进制造和消费品领域中海外营收占比较大的细分行业业绩占优,而先进制造中的新能源延续上个季度量价齐跌的格局,利润增速进入负增长,目前仍在消化产能周期中。医药行业结构分化,但总体利润增速已转负为正,预计行业正在筑底期。周期板块结构分化,与海外定价相关的石油石化和贵金属基本面更优,后续重点关注供给端有扰动的细分品种。金融地产基本面承压,营收和利润增速进一步负增长。

利润增速贡献拆分:2024Q1A股整体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为-2.2%,进一步对A股利润增速进行贡献拆分,其中贡献为正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子(+1.1pct)、公用事业(+0.8pct)、石油石化(+0.8pct)、食品饮料(+0.7pct)、交通运输(+0.7pct)。而拖累A股整体利润增速的前五大行业主要为:电力设备(-2.5pct)、煤炭(-1.4pct)、非银金融(-1.3pct)、有色金属(-0.8pct)、房地产(-0.7pct)

财务指标解构:科技和出海细分领域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从比较视角,我们选择用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以及行业当前 ROE 所处历史分位作为绝对景气的表征,同时选择用盈利增速相关的营收累计增速和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盈利能力相关的 ROE 和毛利率,以及运营效率相关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共6个指标的环比变化作为景气改善的表征。(1)24Q1重点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有(不含亏损行业):轻工制造、电子、通信、石油石化、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环保。(2)24Q1重点财务指标恶化数量在5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有:有色金属、军工、建材、计算机、银行、电力设备、煤炭、钢铁、商贸零售、建筑、非银金融。更进一步,我们从二级行业中梳理了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大于50%的行业且去年同期基数为正的行业有:航海装备、商用车、半导体、其他家电、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橡胶、贵金属、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装修装饰、化学制药、特钢、纺织制造、电子化学品、照明设备多集中于出海领域和困境持续修复的板块。另外,24Q1扣非净利润仍处于亏损中的行业有:普钢、焦炭、能源金属、水泥、渔业、林业、养殖业、光学光电子(24Q1亏损大幅收窄)、IT服务、软件开发、电视广播、房地产开发、综合多集中于内需顺周期细分行业。

出海视角:出口链公司业绩显著占优。将2023年A股各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按照大小分为5组,分别为80%-100%,60%-80%,40%-60%,20%-40%和0-20%,其中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的增速都呈现海外营收占比更高的公司更优。如海外营收占比在80%-100%的公司组别24Q1营收和利润端增速分别为8.1%和46.1%,而海外营收占比为0-20%组别的公司24Q1营收和利润端增速仅为-2.5%和-4.8%。另外,梳理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行业,其中2023年相比于2022年显著提高的前十大行业分别为:工程机械(+9.9pct)、种植业(+8.3pct)、小金属(+7.1pct)、地面兵装(+5.3pct)、乘用车(+5.2pct)、电池(+5.1pct)、多元金融(+4.8pct)、商用车(+4.3pct)航海装备(+4.1pct)、游戏(+3.0pct),显示出我国在这些领域出海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供需结构:多数上、中游行业仍在消化供给压力,半导体供需格局显著改善。需求端偏弱: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4Q1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下行2.24个百分点至73.76%,位于2020年以来6%分位,同时从行业结构来看,多数行业(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纤维、纺织业和医药制造)24Q1产能利用率分位数低于50%,且24Q1环比下行,总需求较弱。从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视角来看,我们用资产周转率分位数来表征当前需求水平,用资产周转率的边际变化来表征行业需求边际变化,其中需求低位上行(资产周转率分位数小于30%,资产周转率边际改善)的行业有: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商用车、互联网电商、旅游及景区、航空机场等。供给端:周期和先进制造资本开支增速放缓,但目前仍处于消化产能周期中。周期板块资本开支增速继续回落,从23Q4的14.5%下降至13.3%,但仍处于历史70%分位,且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也高达7.6%,处于历史50%分位数。同时在建工程24Q1增速为11.5%,也处于历史77%较高分位。先进制造板块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环比继续走弱,从23Q4的10.3%下降至24Q1的3.6%,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从23Q4的11.4%下降至24Q1的10.2%,处于历史46%分位数。同时以绝对供给水平来看,24Q1先进制造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和在建工程占营收比例分别达到9.0%和7.0%,分别处于历史93%和88%高分位,提示未来产能释放、转固压力依然存在。另外,我们采用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的比来代表潜在供给强度,用资本开支与固定资产的比代表总供给强度。总供给和潜在供给强度都比较低的行业半导体、生物制品、小金属等,而总供给和潜在供给强度都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油气开采、环保设备、摩托车、贵金属等。而光伏设备、电池、乘用车、能源金属、焦炭等则处于总供给强度减少,但潜在供给强度增加的阶段中,即仍在消化其产能压力。

风险提示:1)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地缘风险不确定性带来对行业基本面的扰动;3)财报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不代表未来趋势。

1.   大类风格:科技(TMT)继续向上修复

2024年一季度经济继续延续复苏态势,总量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略显平淡,但结构上代表经济新动能的科技领域与出海领域亮点多多。科技(TMT)领域,硬件端业绩开始释放,24Q1电子和通信财务指标改善显著,同时预计科技将进一步在产业趋势催化下保持向上景气。先进制造和消费品领域中海外营收占比较大的细分行业业绩占优,而先进制造中的新能源延续上个季度量价齐跌的格局,利润增速进入负增长。医药行业结构分化,但总体利润增速已转负为正,预计行业正在筑底期。周期板块结构分化,与海外定价相关的石油石化和贵金属基本面更优。金融地产基本面承压,营收和利润增速进一步负增长。

1.1  成长性:科技(TMT)营收与利润增速双双改善

科技TMT板块营收增速边际改善:24Q1科技(TMT)营收累计增速为8.3%,较23Q4改善6.6个百分点。而先进制造、消费、医药营收累计增速分别为0.3%、2.8%和0.3%,分别较23Q4下降9.4、2.2和0.4个百分点。金融地产和周期板块营收累计增速分别为-12.5%和-0.1%,分别较23Q4下行6.4和0.3个百分点,其中金融地产累计增速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先进制造利润增速降幅扩大:24Q1周期、先进制造和金融地产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分别为-2.9%,-24.0%和-4.0%,其中周期板块较23Q4改善2.0个百分点,先进制造和金融地产板块分别较23Q4下降20.9和5.1个百分点。消费、医药和科技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分别为17.3%、3.3%和26.2%,其中消费板块较23Q4下降0.3个百分点,医药和科技板块分别改善29.6个百分点和34.9个百分点。

季节性视角来看:收入端,周期、消费、医药和科技(TMT)板块 24Q1营收环比增速好于历史季节性。具体而言,24Q1周期、消费、医药和科技(TMT)板块单季度营收环比增速分别为-7.3%、-1.0%、2.6%和-13.4%,分别强于历史季节性6.3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24Q1先进制造、金融地产单季度营收环比增速分别为-25.4%、-14.7%,分别弱于历史季节性3.0、14.0个百分点。考虑到往年4 季度商誉减值等一次性处理,因此净利润环比增速波动性较大,在此不做分析对比。

1.2  杜邦分析:上、中游盈利恶化,下游盈利改善

24Q1消费、医药、科技盈利能力改善,其中消费、医药背后主要是“价”的贡献,科技主要受益于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上升。24Q1消费、医药、科技板块ROE(TTM)分别小幅上升0.3、0.4和0.1个百分点至11.5%、7.5%和5.8%,其中消费和医药板块盈利能力的改善主要由销售净利率拉动,两大板块的销售净利率在24Q1分别改善了0.2和0.5个百分点至6.6%和6.8%,科技板块盈利能力的改善受益于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上升,板块的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在24Q1分别改善了1.8和0.3个百分点至62.1%和191.0%。目前消费和医药ROE(TTM)分位数分别处于历史29%和5%分位,科技处于历史25%分位数。

24Q1周期、先进制造、金融地产盈利能力承压。周期盈利能力回落:周期板块ROE(TTM)从23Q4的9.0%回落至24Q1的8.7%,目前处于历史41%分位,系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全线拖累所致。板块24Q1销售净利率小幅下行0.028个百分点至4.096%,资产周转率下行1.1个百分点至70.3%,权益乘数小幅回落0.07个百分点至303.27%。先进制造盈利能力下行,但权益乘数开始拐头向上:24Q1先进制造板块ROE(TTM)下跌0.6个百分点至7.1%,目前处于历史16%分位,主要系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拖累,但板块24Q1权益乘数提升了0.5个百分点至253.2%。金融地产盈利能力小幅下行,主要系资产周转率的拖累:24Q1金融地产板块ROE(TTM)小幅下跌0.26个百分点至8.29%,目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主要系资产周转率的拖累,板块目前资产周转率为3.4%,同样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1.3  财务指标改善:科技>消费&医药>周期&金融地产>先进制造

从比较视角,我们选择用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以及行业当前 ROE 所处历史分位作为绝对景气的表征,同时选择用盈利增速相关的营收累计增速和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盈利能力相关的 ROE 和毛利率,以及运营效率相关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共6个指标的环比变化作为景气改善的表征。

科技TMT延续向好态势,医药利润由负转正,消费营收利润增速放缓,先进制造进一步恶化,金融地产增速向下。24Q1各大风格板块财务指标改善数量从大到小排序为:科技TMT(5个)>消费(3个)>医药(3个)>周期(2个)>金融地产(2个)>先进制造(0个)。科技板块24Q1在营收增速、利润增速、毛利率、ROE、存货周转率5个指标上均有所改善,其中利润增速由负大幅转正,延续向好态势。医药板块整体于24Q1改善包括利润增速、存货周转率等3个财务指标,但是内部结构有所分化。先进制造板块整体24Q1恶化明显,利润累计增速大幅回落, 6个财务指标均无改善。尽管消费板块整体24Q1改善了3个财务指标,但内部结构中代表量和价的营收与利润增速却均有所恶化。周期板块整体24Q1改善了2个财务指标,其中营收和利润增速降幅均有所收窄。金融地产复苏依旧受阻,营收和利润增速继续下行。

1.4  供需格局:周期和先进制造仍在消化产能周期

周期和先进制造资本开支增速放缓,但目前仍处于消化产能周期中。周期板块资本开支增速继续回落,从23Q4的14.5%下降至13.3%,但仍处于历史70%分位,且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也高达7.6%,处于历史50%分位数。同时在建工程24Q1增速为11.5%,也处于历史77%较高分位。先进制造板块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环比继续走弱,从23Q4的10.3%下降至24Q1的3.6%,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从23Q4的11.4%下降至24Q1的10.2%,处于历史46%分位数。同时以绝对供给水平来看,24Q1先进制造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和在建工程占营收比例分别达到9.0%和7.0%,分别处于历史93%和88%高分位,提示未来产能释放、转固压力依然存在。

科技TMT和医药持续去化,新增供给和存量供给消化较为充分:科技TMT板块资本开支和在建工程增速继续回落,24Q1分别为-3.8%和-9.0%,而医药两者增速分别为-6.3%和2.6%,均处于历史20%分位数以内。

2.   以重点财务指标改善角度解读细分行业景气:科技与出海领域亮点多多

2.1  行业概览:轻工和电子改善显著

(1)24Q1重点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有:轻工制造、电子、通信、石油石化、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环保、农林牧渔(24Q1扣非净利润亏损)。

(2)24Q1重点财务指标恶化数量在4个以上的行业主要有:有色金属、军工、建材、计算机、银行、电力设备、煤炭、钢铁、商贸零售、建筑、非银金融。

另外,各大行业中,在低盈利背景下实现利润增速正增长,表示行业景气从底部开始上行的主要行业有电子、轻工、家电、环保等,而各大行业中高盈利能力背景下,目前利润增速为负增长的有:煤炭、有色金属(主要是能源金属)、电力设备,这表示这些行业正在消化此前的行业周期。

更进一步,我们从二级行业中梳理了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大于50%的行业且去年同期基数为正的行业有:航海装备、商用车、半导体、其他家电、旅游及景气、酒店餐饮、橡胶、贵金属、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装修装饰、化学制药、特钢、纺织制造、电子化学品、照明设备,多集中于出海领域和困境反转的板块。另外,24Q1扣非净利润仍处于亏损中的行业有:普钢、焦炭、能源金属、水泥、渔业、林业、养殖业、光学光电子(24Q1亏损大幅收窄)、IT服务、软件开发、电视广播、房地产开发、综合,多集中于内需顺周期细分行业。

2.2  科技(TMT):硬件端业绩释放

24Q1科技(TMT)整体表现硬件优于软件,其中电子、通信持续改善,传媒高位回落,计算机利润增速大幅下降,绝对与相对表现均欠佳。具体而言,24Q1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细分行业主要有:电子(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消费电子、元件、其他电子、半导体;且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为正)、通信(通信设备;24Q1利润增长边际改善)。虽然计算机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但计算机设备改善了4个财务指标,营收和利润增速边际均有所改善。

2.3  先进制造:制造业出口领域业绩占优,新能源延续量价齐跌

机械设备:农用机械、纺织服装设备、工程机械整机表现占优。24Q1机械设备细分行业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有:农用机械、纺织服装设备、工程机械整机、金属制品。其中农用机械表现最好,改善了5个财务指标,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达32%。其次是工程机械整机,尽管24Q1该板块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有所收窄,但依旧实现了5个财务指标的改善。另外,工控设备虽然仅改善了3个财务指标,24Q1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均有所上升,随着国内设备更新改造的逐步落实以及出口链的改善,相关设备和工程机械景气良好。

汽车:新势力造车竞争加剧,价格战再次升级,车企盈利能力受限于产业链内卷,24Q1汽车营收和利润增速均有所回落。和出口相关的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表现最好,其中商用车实现了4个财务指标的改善,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高达332%,其中商用载客车6个财务指标均有所改善,利润增速高达487%;汽车零部件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高达64%,其中汽车电子电气系统5个财务指标均有所改善,相关企业盈利能力现分化。而综合乘用车24Q1贡献优于电动乘用车,改善了5个财务指标,实现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29%。

电力设备:6大财务指标均恶化,供需压力下行业景气持续下行。24Q1板块6大财务指标均进一步恶化,行业景气依旧处于下行阶段。具体而言,光伏设备和电网设备财务指标恶化最严重,6大财务指标均下行,ROE百分位分别回落至64%、66%,产业链产能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价格和盈利预计仍将承压。其余电机、风电设备、电池24Q1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分别为2个、2个和3个。特别地,风电设备24Q1发货量同比有所下行,24Q2预计起量,而电池虽于3月以来排产有所改善,但需求淡季下盈利仍将筑底。

军工:整体平淡,细分行业中航海装备表现亮眼。24Q1军工整体仅改善1个财务指标,24Q1扣非净利润下行。其中航海装备业绩表现亮眼,24Q1改善了4个财务指标,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高达11809%。其余航天装备、地面兵装、军工电子24Q1利润增速均为负增长,且财务指标恶化数量均在4个及以上,航空装备虽然ROE百分位高达77%,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为正,但6大财务指标均未实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影响行业2023年表现的三大基本面压力,即人事调整、中期订单推迟、产业链降价预计将于2024年迎来好转,24Q1行业订单开始逐步恢复,预计后续业绩会有所修复。

2.4  消费:线下服务消费优于实物消费,出口外销领域优于内销领域

消费整体延续复苏,但力度一般,结构上线下服务消费优于实物消费,出口外销子领域优于内销领域。消费板块中24Q1改善了4个及以上财务指标且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为正的行业有:(1)线下消费:社会服务、美容护理(但实物消费中的商贸零售恶化最为严重,6大财务指标均无明显改善);(2)出口外销:轻工制造(6大财务指标均有所改善,扣非净利润累计同比高达84%,细分行业中造纸表现最好,不仅实现6大财务指标的改善,利润增速更是高达851%,其次是家居用品,扣非净利润累计同比达38%,改善了5个财务指标)、家用电器(小家电表现更优);(3)农林牧渔(亏损程度收窄)。其他主要板块中,纺织制造(进入温和补库区间)、运动服装、休闲食品(春节期间动销超预期)、互联网电商基本面不错。

2.5  医药医疗:结构分化,行业筑底

24Q1医药整体表现平淡,利润增速继续修复,细分行业下化学制药表现较佳。24Q1医药生物板块改善了3个财务指标,扣非净利润累计同比由负转正,实现3%。其中化学制药表现最好,6大财务指标均有所改善,利润增速高达58%。其次是医疗器械,实现了3个财务指标的改善,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同比降幅收窄,医药商业虽然也改善了3个财务指标,但未实现营收增长。其余生物制品、医疗服务、中药(基数和成本压力)分别改善2个、1个和0个财务指标。

2.6  周期:海外定价的石油石化和贵金属等占优

周期板块内部分化,主要系海外因素有扰动的行业业绩占优,内需定价的周期品基本面承压。24Q1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行业有:(1)上游:油气开采、油服工程;(2)航空机场;(3)海外定价的贵金属;(4)中游周期:特钢、橡胶、化学原料(煤化工)。

24Q1财务指标恶化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内需链条周期品:煤炭、钢铁、专业工程、工程咨询服务、房屋建设、基础建设、非金属材料、装修建材、玻璃玻纤、水泥、化学制品、塑料、石油炼化及贸易、物流、铁路公路、电力、化学纤维、农化制品、金属新材料、小金属、能源金属。

2.7  金融地产:基本面承压,利润增速均为负增长

银行:经济弱复苏,十年期国债利率进一步下行至2.3%附近,叠加银行让利于实体经济(即贷款重定价),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低,24Q1银行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和-0.06%。结构上,城商行利润增速表现较为优异,24Q1扣非净利润增速为8.1%,分别优于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10.1、6.2和10.0个百分点。非银金融:2024年一季度一、二级市场弱势震荡,投资表现承压,受此影响,证券24Q1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自 23Q4 回落32.4个百分点至-29.8%,保险24Q1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同样为负增长,为-4.1%。房地产:2024Q1地产中观数据仍于底部运行,地产24Q31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分别较 23Q4回落13.0和151个百分点至 -13.7%和-141.6%。

3.   利润增速贡献拆分:电子、公用事业、石油石化、食品饮料、交通运输是贡献A股利润增速前五大行业

2024Q1A股整体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为-2.2%,进一步对A股利润增速进行贡献拆分,其中贡献为正的前五大行业分别集中在科技和盈利相对稳定板块:电子(+1.1pct)、公用事业(+0.8pct)、石油石化(+0.8pct)、食品饮料(+0.7pct)、交通运输(+0.7pct)。而相反的,拖累A股整体利润增速的前五大行业主要是顺周期板块:电力设备(-2.5pct)、煤炭(-1.4pct)、非银金融(-1.3pct)、有色金属(-0.8pct)、房地产(-0.7pct)。

4.   出海视角:出口链公司业绩明显占优

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公司业绩更优。将2023年A股各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按照大小分为5组,分别为80%-100%,60%-80%,40%-60%,20%-40%和0-20%,其中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的增速都呈现海外营收占比更高的公司更优。如海外营收占比在80%-100%的公司组别24Q1营收和利润端增速分别为8.1%和46.1%,而海外营收占比为0-20%组别的公司24Q1营收和利润端增速仅为-2.5%和-4.8%。

另外,梳理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行业,其中2023年相比于2022年显著提高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工程机械(+9.9pct)、种植业(+8.3pct)、小金属(+7.1pct)、地面兵装(+5.3pct)、乘用车(+5.2pct)。

5.   供需结构解读行业格局:多数上、中游行业仍在消化供给压力

5.1  需求端:半导体需求低位上行

对于行业供需我们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单独考虑。总需求较弱:首先对于需求端,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4Q1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下行2.24个百分点至73.76%,位于2020年以来6%分位,同时从行业结构来看,多数行业(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纤维、纺织业和医药制造)24Q1产能利用率分位数低于50%,且24Q1环比下行,总需求较弱。

从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视角来看,我们用资产周转率分位数来表征当前需求水平,用资产周转率的边际变化来表征行业需求边际变化,并分位四组:(1)需求高位上行(资本周转率分位数大于60%,资产周转率边际改善):行业不多,只有极个别细分行业,如广告营销、种植业、饰品、林业、体育;(2)需求低位下行(资本周转率分位数小于30%,资产周转率边际恶化):多数行业均聚焦于此象限,比较典型的如能源金属、焦炭、水泥等;(3)需求高位下行(资本周转率分位数大于60%,资产周转率边际恶化):主要是前期的主题赛道,如光伏设备、非金属材料、小金属等;(4)需求低位上行(资本周转率分位数小于30%,资产周转率边际改善):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商用车、互联网电商、旅游及景区、航空机场等。

然后,我们梳理23Q4和24Q1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累计增速均为正增长,且2010年以来一季度分位数大于50%的细分行业有:电机、包装印刷、其他电源设备、航海装备、橡胶、电网设备、风电设备、动物保健、乘用车、商用车、医疗美容、电子化学品、油服工程、小金属、休闲食品、种植业、酒店餐饮等。

5.2  供给端:半导体、小金属、生物制品等供给强度收缩

从供给端我们考虑存量供给和增量供给。首先对于存货而言,相比于用行业的存货增速来衡量库存去化程度,我们更倾向于采用存货销售比这一指标来对行业库存进行刻画。存货销售比指标越低的行业代表目前库存水平更加健康,而库存销售比越高则代表目前库存水平具有一定压力。我们用该指标的分位数来进行不同行业之间的对比:电池、油气开采、环保设备等行业其库存较为健康。

行业维度,一般而言,资本开支一部分在当期形成固定资产(比如工具/设备),一部分形成在建工程并在未来转化为固定资产。考虑到在建工程和资本开支可能会受到基数影响导致增速本身可能会有一定偏误(比如在建工程处于高位但增长处于低位和在建工程处于低位而增长处于高位对比,本质上前者意味着更大的转固压力),因此我们采用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的比来代表潜在供给强度,用资本开支与固定资产的比代表总供给强度。总供给和潜在供给强度都比较低的行业有半导体、生物制品、小金属等, 而总供给和潜在供给强度都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油气开采、环保设备、摩托车、贵金属等。而光伏设备、电池、乘用车、能源金属、焦炭等则处于总供给强度减少,但潜在供给强度增加的阶段中,即仍在消化其产能压力。

进一步地,在供给端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也将需求端纳入,通过资本开支占固定资产的比例和资产周转率变化的相对强弱刻画出各个行业的供需格局与展望。其中,我们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来表征产能利用率水平,并以此作为需求旺盛程度的表征;用资本开支占固定资产的比重来反映未来的供给能力。供需能力综合考量:环保设备、房屋建设、贵金属、其他电子、工业金属等供需压力较大(资本开支占固定资产比重仍在上行,但固定资产周转率环比走弱);油气开采、摩托车等供需压力较小(固定资产周转率大幅提升,且未来供给压力环比走弱)。另外我们也观察到,受此前经济动能较弱影响,多数行业(光伏设备、电池、生物制品、焦炭等)处于供需双弱的区间,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周转率上行,以提示需求端的改善。

6.   风险提示

1)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地缘风险不确定性带来对行业基本面的扰动;

3)财报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不代表未来趋势。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申万宏源 净利润 A股 地产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