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存储行业景气度拐点已至,AI国产化需求复苏带来新周期

存储行业:存储行业景气度拐点已至,AI国产化需求复苏带来新周期
2024年04月30日 13:52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国银河证券,高峰、王子路)

存储芯片千亿市场规模, DRAM和NAND为主流品类

信息储存媒介不断变化,NAND和DRAM为当前主流

上世纪60年代,ICT产业不断发展,存储芯片行业萌芽。当时主要产品是超低容量DRAM芯片,用于计算机内存。70年代, EPROM和EEPROM芯片问世。这一阶段信息产业呈现“低基数高增速”发展,数据存储需求较小,仅数十亿美元市场规模。 90年代开始,NOR Flash芯片崛起,用于存储固件和数据。NOR Flash与DRAM形成存储芯片市场的两大支柱。总体市场规模 达数百亿美元。 21世纪以来,NAND Flash迅猛发展,用于固态硬盘等大容量存储。NAND Flash与DRAM并驾齐驱,共同主导存储芯片市场。 同时,NOR Flash市场地位被NAND Flash取代,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已达到近千亿美元。

在存储行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方面,DRAM以超过50%的份额稳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NAND,占比约为35%。Nor产品则 保持稳定,维持着约2%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他产品如EEPROM和SRAM等则各自占据约1%的市场份额。 DRAM:是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使用电容来存储数据。DRAM需要周期性地刷新数据 。 FLASH: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它使用浮动栅电容来存储数据。

在存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由于几家大型半导体公司掌握了大部分市场份额。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和NAND FLASH是存储行业的两个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的DRAM市场中,三星和SK海力士合计共占比约67%的市场份额,美光占比28.5%,剩余不到10%的市场份额由南 亚、华邦等厂商占据。 2023年的NAND FLASH市场中,三星和SK海力士共占比49.5%的市场份额,铠侠占比21.6%,美光占比10.3%。

DRAM发展路径:向传输高速、低功耗演进

DRAM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在电子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存储技术通过存储托盘在电容器 的状态来实现存储数据,具有高密度和相对密度的优势。 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应用场景,DRAM分成标准DDR、LPDDR、GDDR三类。JEDEC定义并开发了这三类标准,以帮助 设计人员满足其目标应用的功率、性能和尺寸要求。 同时,多年来各类型内存技术随着市场需求创新迭代,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技术品类,比如HBM、 LPCAMM等,驱动DRAM行业持续向前。

高传输速率和低功耗是未来DRAM发展的方向。可以看到,最新一代DDR5拥有超高频宽及低功耗优势,不仅传输速率能增加50%, 工作电压亦由DDR4的1.2V下降至DDR5的1.1V,能够提高整体系统能源效率。此外,DDR5模块配置电源管理IC,直接单独在DIMM模 块上执行电源控制,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电源,并具备较佳的讯号完整性,进而优化能源效率。

在技术节点上,厂商正逐步极限物理制程演进。在DRAM技术方面,美光推出1β(1-beta)制程技术应用于16Gb容量版本的 DDR5内 存。美光1β DDR5 DRAM在系统内的速率高达7,200 MT/s,现已面向数据中心及PC市场的所有客户出货。基于1β节点的美光DDR5内 存采用先进的High-K CMOS器件工艺、四相时钟和时钟同步技术,相比上一代产品,性能提升高达50%,每瓦性能提升33%。

NAND发展路径:高密度存储和3D堆叠为主要趋势

HDD存储是“磁头+马达+磁盘”的机械结构,SSD则为“闪存介质+主控”的半导体存储结构。相比HDD早期发展,SSD是最近10年才呈现出 爆发式增长的存储方式,SSD存储方式在功耗和性能上相较HDD均有较好表现。

最早的RAM SSD可追溯至1976年,Dataram公司出售名为Bulk Core的SSD。随后几十年间,HDD在存储数据方面仍是主流选择,从20世纪90年 代末开始,部分厂商开始进入SSD的制造。三星为第一家选择进入SSD的巨头厂商,于2005年宣布进入SSD,随后东芝、美光、希捷、WD相 继宣布进入SSD领域,SSD市场于2010年进入繁盛阶段,2013年起,Pcle SSD进入消费者市场,2014年SDD软件生态并购企业级存储,2015年, 英特尔宣布开发出新型处理器3D Xpoint,2018年QLC开始应用于企业级市场,2019年,YMTC推出32层的Xtacking NAND样品,随后几年3D NAND开始不断演进。

多轮周期嵌套,AI需求正在创造行业第五轮周期起点

观历史周期之轮回,存储芯片现底部回暖趋势

2000年到2023年,全球的半导体销售额不断增长,从最初的约180亿美元的规模上升至2023年的约400亿美元的市 场规模,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平均保持在20%左右。在2009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全 球半导体行业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14年,4G手机元年的到来和通讯技术的升级,云计算、可穿戴设备、 VR/AR等更多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的出现,使得行业对各类半导体需求快速增长。

从存储芯片来看,3-4年时间约为一个周期,当前处于第五轮周期起点。从2000年之后,存储行业周期表现明显,电 子消费品的创新能快速提升存储芯片的整体需求,以2000、2009、2017年为例,是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大规模投入的三个重要窗口期。而2004年和2020年的PC迭代与手机的换机周期导致市场反弹较为疲软,同时在各个 周期环节中,供给端的缩量增价等行为往往滞后于需求的快速爆发,因此在价格周期底部布局能够获得较大弹性。

存储公司的股价、存储合约价格和库存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2001年-2022年区间,美光公司的股价和库存整体呈现向上的趋 势。将美光公司股价、存储合约价和库存水平三组数据在Eviews进行相关性分析,股价和合约价的相关性呈现中等相关 (0.46),股价和库存的相关性为较强相关(0.59)。仅将股价和库存两组数据拟合为强相关(0.75)。股价的攀升先于库存 最高点,在库存达到高点后,股价持续反弹,接着存储合约价微跌或者横盘、基本企稳。之后存储价格和股价共同处于缓慢上 升。

供需格局逐步改善,存储芯片价值稳步提升

23年上半年存储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区间,三星、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和铠侠等厂商纷纷宣布减少 产能,厂商降低关于存储业务的资本性支出。各大厂商不约而同的减产计划促使存储周期提前,在存储 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存储芯片的价格将会上升,提前进入复苏周期。

供给端减产持续,供应缺口预期在24Q2到来。目前根据测算,自2023年起,海外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和资本支出已显著减少。 预计2023年DRAM市场整体供给减少3.4%;NAND Falsh整体供应减少7.7%,其中23Q3-Q4季度为原厂减产窗口期。

传统领域存储容量逐步提升,AI等新蓝海带来新需求

智能手机的迭代升级将加大对LPDDR5/5X的存储需求。2023年上半年从各个手机品牌发布会看,采用高容量UFS4.0和 LPDDR5/5X的智能手机成为了产品卖点。2023年下半年,新款旗舰智能手机型号对UFS4.0和LPDDR5X的需求非常明确, 会引起对存储的高度需求。即将发布的旗舰智能手机,例如骁龙8Gen3,都配备了顶尖的嵌入式存储产品UFS4.0、 LPDDR5X。

根据IDC的数据,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价格段延续K形分化趋势。600美元(约合4,306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达27.4%,同比增 长3.7个百分点。同时200美元(约合1,435元)以下低端市场份额恢复到27.5%,同比增长5.2个百分点。从趋势来看,2019年-2023年, 400-600美元(约合2,870元-4,306元)价格端的手机销量持续下滑,2023年只有10.4%。我们认为,高端消费人群维持购买力的同时, 更多中端用户开始升级选择旗舰产品来延长换机周期。同时随着各品牌旗舰机手机从LPDDR5升级为LPDDR5X,销售额市场更为庞 大的中低手机市场也会随着LPDDR5的价格下降,逐步从LPDDR4X升级为LPDDR5。从而使得智能手机总量上对LPDDR5的需求更大。

供需格局逐步改善,存储芯片价值稳步提升

早期产业链呈现“美-日-韩”转移趋势

日本公司在1970至1980年代因政府研发投资及1976年成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协会崛起,推动了电子束光刻技术发展, 1988年占全球市场51%。然而,90年代末,日本难适应专业化转变。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议下的贸易摩擦和适应不良导致日本市 场份额下降,为韩国及其他国家半导体公司崛起铺路。

韩国存储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始于1983年三星的第一代64K DRAM生产。90年代,三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DRAM市场的地位,并在 2000年代初期推出了闪存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优势。2009年,SK海力士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64GB NAND闪存。近年来, 三星和SK海力士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如三星的V-NAND技术和SK海力士的LPDDR5T DRAM。

NAND:3D多层堆叠已是大势所趋

3D NAND技术的兴起标志着2D到3D的大势所趋。在过去,为了提高存储密度,2D NAND通过在平面上微缩晶体管尺寸来实现, 但这一方法已经接近了物理极限,导致其发展面临瓶颈。为了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提升存储容量,3D NAND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据 预测,到2025年,3D NAND将占据闪存总市场的97.5%。

目前,TLC(Triple-Level Cell)和QLC(Quad-Level Cell)是NAND的主流产品,两者合计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5%。根据Gartner的 数据,2019年SLC(Single-Level Cell) NAND市场规模达到了16.7亿美元,约占整体NAND市场的3%-4%左右。

DRAM面临制程难题:单元缩小将面临难题

当前,存在8F2和6F2 DRAM单元,包括1T晶体管和1C电容器。未来,DRAM将继续采用1T+1C设计,但由于制程和结构限制, DRAM制造商正专注于发展4F2单元结构。在10nm级及以上的DRAM单元设计中,需要引入创新的工艺、材料和电路技术,如 高NA EUV、4F2、1T DRAM、柱状电容器、超薄高-k电容介质以及低-k ILD/IMD材料。

预测DRAM厂商的D/R趋势表明,若坚持6F2 DRAM单元和1T+1C结构,2027-2028年将成为10nm D/R的终点。面对挑战,如3D DRAM、减少行选通问题、低功耗设计、刷新管理、低延迟、新功函数材料、HKMG晶体管和片上ECC等,DRAM单元缩小将 面临难题。速度和感应裕量被广泛追求,例如三星在DDR5和GDDR6中采用的HKMG外围晶体管技术即优化BL感应裕量和速度。

国内各领域均有厂商布局,关注优质国内存储厂商

兆易创新:业务稳健增长,多业务齐头并进

兆易创新在存储、MCU、传感器产品方面的业务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存储业务:公司的主营来源,2022年占总收入的59.36%。然而,由于消 费市场需求下滑,2022年的收入占比相比前一年有所下降。MCU业务: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实现收入约28.29亿元。在过去五年中,MCU业务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3%。这种增长得益于公司在工业和网络通信领域产品布局,收入增长弥补了消费领域的下滑。传感器业务:传感器业 务的收入相对稳定,但由于2022年终端需求下滑,收入略有减少。 

在毛利率方面,存储和MCU业务由于产品市场需求增加和下游产品及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存储和MCU的毛利 率分别为40%和65%。相比之下,传感器产品的毛利率因价格降低和下游需求疲软而呈现下降趋势。

北京君正:“存储+模拟+互联+计算”一体化发展

北京君正成立于2005年,由国内最早进行国产微处理器研发的团队创立,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采用Fabless的商业模式,收购矽成之前,一直是国 产32位嵌入式CPU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的领先企业,2011年5月,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从公司的历史进程上来看,公司起家于自主研发的CPU技术。公司最早在生物指纹识别、便携电子教育类产品、PMP(便携式播放器)领域大放 异彩。随着智能手机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异军突起,公司经营在短期内业绩放缓,随后公司战略转型AIOT市场,依靠公司多年在多媒体编码 技术、AI算法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形成多项核心竞争力,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二维码、智能门锁领域与多家行业龙头合作,公司多 项产品能力得到认可。2020年5月,公司并表北京矽成,并购后公司实现平台化发展,实现拥有存储、模拟、互联、计算的一体化平台IC企业。

澜起科技: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企业

公司深耕于内存接口芯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从DDR2-DDR5全系列内存接口芯片。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2013年9月在纳斯达克 上市,2014年底退市并由浦东科技和中国电子共同收购完成私有化。产品下游主要为DRAM存储器,最终被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等诸多领域。公司上述DDR系列内存接口芯片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并逐步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该公司的产品组合主要分为两个核心类别: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互连类芯片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芯片,主要有:内存接口芯片(负责 处理内存与其他计算部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提升内存模组的效能和工作效率)、PCle Retimer芯片(提高PCle信号的传输 质量和距离)MXC芯片。在津逮服务器平台,包括津逮CPU、混合安全内存模组 (HSDIMM)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正在开发一种 基于“近内存计算架构”的AI芯片。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ram NAND SSD 存储芯片 AI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