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研究|晨听民声 2023.11.24

民生研究|晨听民声 2023.11.24
2023年11月24日 07:28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固收|可转债打新系列:欧晶转债:石英坩埚龙头

化工|第三代制冷剂(HFCs)价格上涨点评:产业链年底囤货推动现货涨价,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

电新|EV观察系列150:10月国内新能车销量环比提升,渗透率稳步推进

电新|EV观察系列151:10月欧洲新能车市场趋势稳定,销量同比增长

电子|深科技(000021.SZ)深度报告:EMS龙头再出发,存储封测打开成长空间

电子|OLED行业深度报告:OLED黄金时代开启,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电子|小米集团-W(1810.HK)2023年三季报点评:Q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汽车研发持续加速

可转债打新系列:欧晶转债:石英坩埚龙头

欧晶转债发行规模4.7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45.91元,截至2023年11月22日转股价值99.98元;

欧晶转债规模较小,债底保护一般,平价低于面值。参考同行业内帝尔转债(规模为8.31亿元,评级为AA-,转股溢价率为48.96%)和宇邦转债(规模为5.00亿元,评级为A+,转股溢价率为36.16%),综合审慎考虑,我们给予欧晶转债上市首日30%的溢价,预计上市价格为130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企业定位:石英坩埚龙头。

风险提示:

1)发行可转债到期不能转股的风险;2)摊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风险;3)信用评级变化的风险;4)正股波动风险。

第三代制冷剂(HFCs)价格上涨点评:产业链年底囤货推动现货涨价,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

事件:

根据氟务在线的数据,2023年11月22日,HFCs以及相关混合制冷剂价格均有上涨, R32报价1.65-1.75万元/吨、R125报价2.7-2.9万元/吨、R410a报价2.1-2.15万元/吨、R143a报价2.6-2.8万元/吨、R507报价2.6-2.8万元/吨、R404报价2.6-2.8万元/吨,比上一日分别涨0.05、0.1、0.1、0.3、0.3、0.3万元/吨,涨幅分别为3.13%、3.85%、5.00%、13.04%、13.04%、13.04%;比11月1日,分别涨0.05、0.2、0.1、0.8、0.5、0.55万元/吨,涨幅分别为3.13%、7.69%、5.00%、44.44%、23.81%、26.83%。

一方面产业链看涨明年制冷剂的价格,促使产业链囤货行为。

2020-2022年,制冷剂厂商为了更多的生产配额而跑马圈地上产能,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0年我国HFCs的装置平均利用率仅为48.2%,产能过剩严重。而2024年,HFCs将正式步入配额生产时代,过剩产能将确定性出清,在供需平衡表和开工率将持续改善的预期下,产业链开始预先囤货。

我们测算配额后,制冷剂行业开工率或接近8成。

根据生态环境部11月6日印发的《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2024年企业的HFCs(除去HFC-23)生产配额核算按照各品种2020-2022年生产总量除以3来确定,则配额后制冷剂行业开工率可以大致按照100%减去过去三年库存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来大致计算。根据我们2023年3月29日发布的《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在即,行业盈利水平或将修复》中的大致测算,2020-2022年HFCs的库存量大致占总产量的2成,则配额后HFCs的行业开工率有望恢复至8成。

另一方面2023年制冷剂的库存量或不影响厂商2024年的销售,也促使厂商囤货。

根据生态环境部11月6日印发的《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2024年HFCs 生产配额总量为18.53亿吨二氧化碳、进口配额总量为0.1亿吨二氧化碳、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为8.95亿吨二氧化碳,方案暂时没有对2023年的库存制冷剂量做出约束,因此厂商也有生产和囤货积极性。

投资建议:

考虑到制冷剂现货价格上涨,制冷剂企业盈利或将修复,建议重点关注(1)三美股份,制冷剂业务占比高;(2)巨化股份,龙头制冷剂企业;(3)永和股份,制冷剂板块与高分子板块齐头并进;(4)昊华科技,子公司中化蓝天制冷剂产能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大幅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EV观察系列150:10月国内新能车销量环比提升,渗透率稳步推进

10月新能车销量持续走强,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

10月新能源车产销分别为98.9万辆与9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2%和33.5%,环比分别增长12.5%和5.7%。从品牌和车型上看,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同时,以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厂商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尤为顽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批发层面,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8.3万辆,同比增长30.1%%,环比增长5.7%,今年1-10月累计批发680.0万辆,同比增长35.5%。10月批发渗透率达36.2%,同比增加5.3pcts。零售层面,今年10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6.7万辆,同比增长37.5%,环比增长2.7%,今年1-10月累计零售595.4万辆,同比增长34.2%。今年10月零售渗透率达37.8%,同比增加7.6pcts,批发、零售渗透率表现好于去年同期。

10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上升28.3%,环比上升7.6%

 •10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9.2GWh,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7.6%。从技术路线上看,10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6.8GWh,同比增长36.4%,占总装车量68.5%,市场地位稳固。10月三元电池装车量12.3GWh,同比增长14.0%,占总装车量31.4%。

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稳中向好,配套布局持续完善。

 •充电基础设施层面,10月份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252.5万台,较今年9月增加6.3万台;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74.4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量层面,10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为32.1亿KWh,较上月增加0.3亿KWh,同比增长55.6%,环比增加1.1%。整体上看,充电基础设施继续高增长趋势。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河北、四川、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在TOP10地区中,广东省位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充电电量排行的榜首,浙江省位居换电站总量的榜首。主要换电运营商布局的换电站数量仍在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a、电池:宁德时代;b、隔膜:恩捷股份;c、热管理:三花智控;d、高压直流:宏发股份;e、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碳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a、大圆柱外壳:科达利斯莱克;b、高镍正极: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c、布局LIFSI:天赐材料新宙邦。 •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a、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b、负极: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4)新技术带来明显边际弹性变化。建议关注:a、钠离子电池方面:传艺科技维科技术元力股份丰山集团;b、复合集流体方面:宝明科技东威科技元琛科技

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超预期上涨。2)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EV观察系列151:10月欧洲新能车市场趋势稳定,销量同比增长

10月欧洲汽车市场趋势稳定,乘用车和新能车销量均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车渗透率23.09%。

10月欧洲新能车销量达22.51万辆,同比增长8.46%,环比下降12.60%,渗透率达23.09%,1-10月欧洲新能车销量达220.66万辆,同比增长18.51%,渗透率为22.29%。从销量上看,德国领跑欧洲车市,单月新能车销量实现5.37万辆。

未来,我们预计2023年欧洲新能车销量将高达311万辆,增长率为20%。

投资建议:

我们重点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逻辑通顺的标的。电池环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维权)】;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正极环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负极环节:【璞泰来】;结构件环节:【科达利】;电解液环节:【天赐材料】、【新宙邦】。

风险提示:

1)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3)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深科技(000021.SZ)深度报告:EMS龙头再出发,存储封测打开成长空间

深科技是全球领先的EMS企业,拥有30多年丰富的产品生产制造经验。公司在2015年成立子公司沛顿科技,进军存储封测业务。

存储芯片在集成电路市场总规模中占据可观比重,以长存长鑫为代表的国内存储厂商快速发展,带来国产供应链机遇。沛顿科技曾是美国金士顿科技公司于国内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为包括金士顿科技在内的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封测服务。2023年H1沛顿实现营收19.1亿元,同比增长50.2%。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下游覆盖水电气表产品,2023年以来景气恢复,为公司贡献可观利润增量。趋严风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75.13/194.88/215.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5/9.73/12.23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36/28/22倍。我们看好公司转型存储封测带来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封测行业周期性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OLED行业深度报告:OLED黄金时代开启,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OLED:柔性显示,大有可为。OLED作为LCD之后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能够实现自发光,具有驱动电压低、快速响应、超轻超薄、柔性显示、对比度高、可视角广、色彩饱和度高、抗震性好等性能优势,正在各个领域呈加速渗透趋势,伴随OLED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化,OLED正进入黄金时代。

供需端:多应用加速渗透,国内产能快速释放。

产业链:国内产能崛起,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投资建议:

OLED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在智能手机等小尺寸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在中大尺寸领域不断渗透。当前全球OLED产能正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伴随国内OLED产能释放,国内OLED产业链公司正迎来黄金成长期。建议关注:1)OLED面板厂:京东方A维信诺TCL科技深天马A;2)OLED材料:奥来德莱特光电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3)OLED掩膜版:路维光电清溢光电翰博高新;4)OLED驱动IC:韦尔股份天德钰中颖电子新相微;5)OLED设备:奥来德、精测电子华兴源创精智达联得装备智云股份劲拓股份(维权)易天股份

风险提示:

需求持续不振、技术迭代、相关公司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小米集团-W(1810.HK)2023年三季报点评:Q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汽车研发持续加速

事件:

11月20日,小米集团发布三季报,公司3Q23实现营收711.43亿元,同比+0.67%,QOQ +5.57%;营业利润达52.90亿元,同比+308.58%,环比+31.64%;调整后净利润达59.90亿元,同比+182.9%。

营收稳中有进,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3Q23小米整体发展势头稳定,实现了6个季度以来首次季度收入同比增长,在保持行业领先的同时继续降本增效,毛利率创历史新高。细分业务层面,3Q23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16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1.8百万台,YOY+4.0%,QOQ+27.0%,毛利率为16.6%,YOY+7.7pct。2Q23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稳居第三,全球市占率14.1%,YOY+0.5pct;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207亿元,YOY+8.5%,毛利率为17.8%,YOY+4.3pct,再创历史新高;互联网服务收入78亿元,YOY+9.7%,毛利率达74.4%,YOY+2.3pct。截至2023年9月30日,MIUI月活用户达6.23亿,同比增长10.5%;AIoT平台连接IoT设备数6.99亿,同比增长25.2%。盈利能力方面,由于零部件价格下降及公司高端化战略下的产品结构优化影响,公司利润水平持续提高,3Q23整体毛利率为22.7%,YOY+6.1pct,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为16.6%,YOY+7.7pct;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达17.8%,YOY+4.3pct,,再创历史新高;互联网服务收入毛利率达74.4%,YOY+2.3pct。

智能手机高端化战略不改,人车家全生态路径清晰。

3Q23小米集团贯彻“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核心战略,旗舰配置迎跨越式升级。小米14系列作为跨越式升级的主力军,开售5分钟销量达小米13系列首销总量6倍,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助力小米“双十一”全渠道支付金额破224亿元,创历年大促新记录。汽车业务方面,11.15日工信部发布小米汽车申报信息,定位C级轿车,命名为SU7,分PRO和MAX两个版本。小米首款汽车预计2024H1发售,公司自研澎湃OS,将现有的软硬件场景与汽车互联,打造人车家全生态。

技术研发持续深入,致力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

3Q23公司研发投入达50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AI底层逻辑是技术布局的重要核心,2023年4月,小米正式组建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深化自研大模型开发,聚焦轻量化、本地部署。10月,发布全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强调 “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的科技战略升级。公司不断深化前沿AI技术,持续赋能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

伴随着智能手机行业库存去化及宏观经济复苏,我们预计公司23-25 年将实现营收人民币2826.04/2991.39/3335.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 156.08/146.06/171.18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3/24/21倍。我们看好公司“人车家全生态”的发展战略及持续的AI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海内外政策波动;造车等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重要提示与免责声明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订阅号仅面向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民生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订阅号所载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制冷剂 充电 深度报告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7 艾森股份 688720 28.03
  • 11-24 广厦环能 873703 23.45
  • 11-24 锦江航运 601083 11.2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