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数字政府系列:财政信息化市场透视

中金 | 数字政府系列:财政信息化市场透视
2023年09月12日 07:54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当前财政信息化领域关注度较高,但市场缺乏对于该领域的系统性分析。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基于作为财政信息化核心系统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省级采招订单统计,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1)从采购方视角,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推进进度;2)从承建商视角,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竞争格局;并讨论相关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厂商竞争格局。

从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透视财政信息化建设,龙头厂商具有领先优势。财政信息化是指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信息化,我们认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该系统涉及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等,系统模块较多。未来,我们认为全国范围内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主要来自于:1)其他财政业务软件向一体化系统对接,后续数据应用开发需求值得关注;2)选择跟从模式的省份,存在向自建模式转变的可能性,创造新的建设需求;3)预算单位相关平台建设空间。我们认为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中,已取得较多省级业务的厂商将享受较好的品牌效应,有利于该类厂商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获取更多订单。

从省级订单分析商业模式,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如何采购与建设的?

1)采购方:“三种模式+两个批次+两种方式”。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存在“跟从、升级改造、自建”三种模式及“省市统建、省市分离”两种建设方式。我们认为未来财政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将主要以二期、三期的系统升级改造为主,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承建商: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坚持统一标准而非统一软件,各厂商均具备建设整体一体化系统的能力,但在系统不同模块建设上各有侧重。

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各厂商依托核心能力向多行业拓展贡献长期收入增长动能。财政信息化市场参与者众多,各厂商竞争能力呈现差异化定位。市场对于相关厂商往往存在一类担忧,即系统建设政策高峰期过后,相关厂商业绩高速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因此,相关厂商基于自身核心能力,向数据要素、公共采购等领域拓展业务,打造长期收入增长动能。

风险

升级改造需求不及预期;自建模式推广不及预期;相关政策具有不确定性。

财政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预算管理一体化走向前台

财政信息化是什么?支持财政收支全流程管理,细分赛道多元

财政信息化贯穿财政收支全流程

财政信息化的含义——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政收支管理。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1]。财政信息化可以理解为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参考“金财工程”系统设置,财政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行政管理系统[2]等。因此,参与建设财政信息化系统的政府部门、机构、单位较多,包含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对应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

图表:财政信息化贯穿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发展历程:从基础信息采集到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化。(1)20世纪90年代,财政部着手规划“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2002年,国务院将这一系统命名为“金财工程”,“金财工程”是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代表性项目规划之一,这也是财政信息化的起点;(2)2012年,全国化推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财政国库工作“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形成电子凭证库、电子印章等一系列电子化方案,该改革目前已推广到全国各级财政单位;(3)2019年至今,财政部加速推进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建设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等多个财政核心环节的一体化系统,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向一体化、数字化方向演进。

财政信息化厂商产品较为丰富

财政信息化产品矩阵宽广。财政信息化的功能模块多元,建设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等。此外,财政信息化系统的服务对象也较为广泛,涉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对应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由于建设内容多样、服务对象多元,主流财政信息化厂商通常在某一细分领域形成较为成熟的产品、占据先发优势,并向其他细分赛道延伸。

图表:财政信息化行业概览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采招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采招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金支持力度较大,预算管理一体化为近年建设重点

财政信息化相比于其他政务信息化建设,建设方资金支持力度较大

财政信息化资金支持力度较高。财政信息化有助于持续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资金监管精准化、辅助决策科学化水平。近年,财政信息化支持政策频发,我们认为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也较大。根据2019-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中央本级财政事务信息化建设支出稳中有升,在各部门信息化支出中金额连续三年位列第二。2021年,中央财政事务信息化支出金额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3.7%。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财政信息化近年重点建设内容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近年财政信息化建设重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主要指预算管理各流程、各层级政府预算管理的贯通与对接。早在2018年,财政部就提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3],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互联互通,为后续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埋下了伏笔。我们认为2022年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高峰期,2022年年底各省省本级系统已建设完成,后续需求来自于:1)已有订单的收入陆续确收;2)在初期一体化系统建设完成后,二期、三期升级改造需求仍存。

信息化系统助力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一体化系统业务流程、构成模块清晰。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助于各级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其流程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资产管理(2.0版本新增)、会计核算、预算指标核算(2.0版本新增)、决算和报告十个环节。

图表: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流程及《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下称“《规范(2.0版)》”)要修订变化

资料来源:博思智汇公众号,财政部2023年04月14日《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博思智汇公众号,财政部2023年04月14日《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中金公司研究部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行业涉及到的项目单体金额较大,但付款方式、收入确认节点较为明确。一般而言,采购方会向承建商支付10%-30%的预付款,在系统建设完成通过初验后支付30%-60%的合同金额,剩余金额在确认试运行正常后支付。我们认为,对于采购方而言,这种付款方式下付款时间点明确,可通过定期跟踪系统建设进度判断公司收入确认是否合理;对于承建商而言,由于政府财政事务信息化预算充足,政府违约风险较低,现金流压力相对较小。

图表:部分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项目金额、周期、付款方式

资料来源:采招网公开订单统计,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采招网公开订单统计,中金公司研究部

以山东省预算管理一体化项目“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开发部署实施”[4]为例,合同约定采购方向承建商首先支付合同金额的30%,项目上线后再支付合同的30%,项目交付后经安装、调试、验收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金额。合同中详细规定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具体进度。

图表:山东省预算管理一体化项目建设计划(图中未标注年份的月份时间为2020年)

资料来源:山东省2017年“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开发部署实施”合同,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山东省2017年“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开发部署实施”合同,中金公司研究部

政策支持:分批次建设、整合升级可期

2018年,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5],提出“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我们认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财政部,国务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财政部,国务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 第一阶段(2018 – 2019),制定财政信息化建设规划,确定建设批次。财政部明确提出要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确定了建设以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为基础、集中化部署为手段、大数据应用为途径、财政云平台为支撑的现代财政信息化体系的目标,为之后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打下基础。2019年9月,财政部[6]要求各省从“跟从、升级改造、自建”三种建设模式中择优选取并分两批完成项目建设。西藏、青海等第一批16个省市在2020年5月前完成建设并与中央预算管理数据汇总系统连通,第二批21个省市在 2021年5月前完成建设并与中央预算管理数据汇总系统连通。

► 第二阶段(2020 – 2022),确定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全国省本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基本建成。2020年3月,财政部确定河北、大连、黑龙江、贵州、海南、青海六个试点省份于2020年依据《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7]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对于未纳入试点范围的省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试点。与此同时,财政部制定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 V1.0》[8],标准制定完善后,各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加速。截至 2022 年底,各省省本级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 第三阶段(2023至今):下发地方应用软件,系统升级改造可期。2021年,财政部印发《整合下发地方应用软件工作方案》要求将与一体化业务关系密切的16个软件整合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9]。2022年9月,财政部印发《预算指标核算管理办法(试行)[10]》,要求自2023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实现全国预算指标管理系统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

2023年4月,财政部相继印发《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11]》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V2.0[12]》,其中《规范(2.0版)》相比试行版本,纳入管理的业务模块、基础信息范围进一步扩大,2.0版本将政府债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业务纳入了预算管理主体流程,我们认为将有效推进预算管理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的精细度。我们看好未来新规要求下系统持续升级改造带来的增量建设需求和市场空间。

采购方:“三种模式+两个批次+两种方式”

“三种模式”:自建模式成本较高,跟从模式、升级改造建设周期较短

我们梳理了[13]在采招网已有披露的全国36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造价,总结归纳得到以下观点: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模式包含三类:跟从模式、升级改造模式、自建模式。1)跟从模式,主要选用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一体化系统进行本地化部署及推广实施,由于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前期建设中海南和河北信息化基础牢、系统起步早,选择该模式的省份,通常是跟从海南、河北的系统;2)升级改造模式,按照统一业务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原系统作升级改造;3)自建模式,按照统一业务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新建系统。

► 采用自建模式的省份,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投入力度相对较高。1)采用自建模式的省份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投入力度相对较大,如果考虑到市县推广,根据不完全统计,其系统建设平均资金投入为8,000万元。2)跟从模式和升级改造模式下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造价则相对较低,各省的系统建设资金投入平均金额约2,000万元。

图表:三种模式下系统造价对比

注:不完全统计;为保证可比性,表中均为省本级+地市/区县级系统合计造价

资料来源:采招网,各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中标合同及招标文件,中金公司研究部

► 从建设周期来讲,三种模式的建设周期长度为自建模式>升级改造模式>跟从模式。1)自建模式下,各省选择不同承建商,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重新建立整套系统,所花费的时间最长;2)跟从模式下,技术人员将海南省或河北省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本地化实施部署,项目建设周期较短;3)升级改造模式下技术人员需要将省里已有的预算管理相关模块与财政部规范中的模块一一对照,对缺少的模块重新建造、对不符合要求的模块进行升级改造,因此相比于跟从模式所需时间可能更长。

“两个批次”:第一批多采用跟从和升级改造模式,第二批多采用自建模式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可分为两个批次。根据财政部要求[14],第一批次包括青海、西藏等16个省市,第二批次包括湖北、山东等21个省市。

图表:不同省市批次、建设模式对应情况及平均金额

注:据不完全统计。表中金额为对应模式下省市的平均金额,由于计划单列市普遍规模较小,计算平均值时将其排除;第一批次中的贵州省;第二批次中的辽宁省、山西省、云南省根据公开资料难以确定其系统价格,表中未进行统计

资料来源:各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中标合同及招标文件,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一批建设地区中采用跟从模式和升级改造模式的近70%,财政部选定四个“示范系统”。第一批建设的省份中,采用自建模式的相对较少,包括河北、海南、河南、陕西和内蒙古[15]。其中:1)河北省和海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起步较早,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模块此前已有建设成果,因此成为跟从模式的两种样例;2)河南省和陕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分别由中科江南博思软件承建[16]。河北、海南、河南、陕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一同被财政部选定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四个“示范系统”[17]。与此同时,财政部将陕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作为建设中央本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基础。

第二批建设地区的主要模式与第一批建设地区有明显差异。考虑到相比于第一批建设地区而言,第二批建设地区的系统建设紧急程度较低、压力相对较小,约70%的地区选择了自建模式,而非第一批中广泛采用的跟从模式和升级改造模式。采用跟从模式的地区包括四川、山东等省份;采用升级改造模式的地区包括江西省。

“两种方式”:省市建设方式存在差异,地市区县系统空间可期

各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方式也有所不同,我们归纳得到,可以分为省市统建型、省市分建型。在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初期,各省基本均采用省本级与部分地市区县试点后再进行推广的方式;但后续建设方式出现差异,建设方式可分为“省市统建型”与“省市分建型”。我们认为划分这两种建设方式有助于判断各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的下沉程度,以及后续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整体空间的估计。

► 省市统建型建设方式:当地财政厅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试点后延续了此前使用的模式,将省本级和地市/区县级业务纳入一个合同包内(如四川、江苏等),这一模式下承建商通常只有一家,在少数省份存在多家承建商。

► 省市分建型建设方式:当地财政厅将省本级和地市/区县业务分别纳入两个合同,在大部分省份省本级平台与市县推广项目由同一厂商承建(如河南[18]、天津、新疆等),在个别省份由不同厂商承建(如重庆[19],其市本级系统由太极华青承建,区县推广业务由海南金财实施)。

图表:不同省/直辖市建设方式梳理

注:1)第二行所写的“新疆”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第一行所写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财政体制上相互独立

2)由于计划单列市下沉空间较小,表中未进行统计;第一批次中的贵州省,第二批次中的辽宁省、山西省、云南省根据公开资料难以进行判断,表中未进行统计,后续报告及图表中以上四省的下沉建设空间预测将参考同批次同类型公司进行

资料来源:各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中标合同及招标文件,中金公司研究部

承建商:市场集中度高

坚持统一标准而非统一软件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坚持统一标准而非统一软件,为地方进行个性化功能开发和发挥不同软件公司专业特长留下空间。为此,财政部严格依据《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制定了《预算管理一体化技术标准》,只要厂商能够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就可以在省级或地市级推广使用。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份额集中程度较高。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行业中,领衔厂商为博思软件(未覆盖)、中科江南(未覆盖),太极华青(未上市)具备一定竞争力,此外,河北财翔 (未上市)、海南金财(未上市)、用友政务(未上市)三家厂商也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厂商。

► 博思软件:从电子票据龙头到预算管理一体化主导厂商。博思软件为国内财政电子票据龙头企业,于2016年7月上市,此后业务版图扩张,涉及预算管理一体化、公共采购等领域,承接了陕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其承建的陕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被财政部作为建设中央本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基础。

► 中科江南:财政支付电子化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并重。中科江南业务主要包括财政支付电子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和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于2022年5月上市,承接河南、贵州等多个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河南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被作为四个示范系统之一。

► 太极华青[20]:长期致力于推动智慧政府建设。公司为民营企业,是成立于1998年的政务数字化产品服务商。根据 IDC《中国数字政府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1》(2022),太极华青位居中国数字政府IT解决方案财政行业市场第一。太极华青承接了重庆、北京等多个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

► 河北财华、河北财翔:聚焦河北,辐射北方省市。河北财华是河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主要承建商,由河北省财政厅信息中心出资成立。河北财翔法人焦子路曾为河北财华员工,于2019年7月创办河北财翔,后承接山东、新疆、甘肃等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

► 海南金财:立足海南,走向全国。海南金财成立于2003年2月,为海南省财政厅下属企业,全面承担海南省财政信息化建设,并初步形成国内领先的财政信息化解决方案,承接黑龙江、青海、大连等多个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

► 用友政务:提供财政一体化、预算绩效管理方案等多种产品。用友政务由用友软件集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设立,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内置多区划、分级授权机制,有效支撑集中化部署和统一运维。用友政务参与贵州、江西等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

图表:主要厂商承建情况汇总

注:1)根据采招网公开订单整理,因此存在不完全统计;2)博思软件及中科江南的承建省份数量来自于公司2022年年报,其他厂商的承建省份数量源自截至2023年1月底的采招网订单统计;3)图中“新疆”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财政体制上相互独立

资料来源:采招网,各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中标合同及招标文件,上市公司年报,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上述六家厂商外,仍有少数省份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由其它公司承建的,例如湖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由中国电信数智科技承建,云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由昆明智合力兴承建。

部分省份分模块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打造合作生态

虽然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流程包括10个环节,但整体而言可以划分为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大模块。因此,部分采用自建模式和升级改造模式的省份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按模块分包给不同厂商进行建设,以打造更理想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图表:部分省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按模块进行招标

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可能存在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采招网,各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中标合同及招标文件,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可能存在不完全统计

资料来源:采招网,各省市预算管理一体化中标合同及招标文件,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认为,六家厂商在系统的不同模块建设上各有侧重。根据已公开的采招网订单与各地政府采购平台订单披露,博思软件、用友政务相对更多建设预算执行模块;太极华青相对更多建设预算编制模块;中科江南相对更多建设预算执行与数据管控模块。河北财翔和海南金财在全国范围内未参与过类似的分包承建。我们观察到,自从预算管理一体化第一批建设省份基本完成后,跟随河北模式和海南模式的省市大幅减少,自建逐渐成为主流模式。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核心驱动力:升级改造、外部对接、省级系统自建比例提升

我们认为,全国范围内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未来趋势整体向好,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应用软件向一体化系统整合,后续财政数据应用开发值得关注。根据财政部2022年发布的《财政部整合下发地方应用软件工作方案》,财政部下发地方应用软件27个,其中与一体化业务关系密切的软件有16个需整合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目前已有多地开始整合下发的应用软件,短期内将为业内公司创造收入。长期来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软件被整合进当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系统本身也会随着财政部针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规定的改变而升级改造,为业内公司带来增量收入。此外,随着作为预算管理系统底座的一体化平台建设完成,后续更多的上层数据应用开发也值得关注。

图表:广西省财政部下发地方应用软件一体化整合项目分包情况

资料来源:采招网,广西政府采购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采招网,广西政府采购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二,部分省份可能从跟从模式向自建模式转变。考虑到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标准从1.0向2.0升级、财政部门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复杂程度提升,我们认为部分已采用跟从模式建设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省份仍可能向自建模式转变,未来可能重建系统,采用自建模式。自建模式下厂商多为上市公司,与跟从模式和升级改造模式相比能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

这一可能性于此前建设高峰期有例可循:内蒙古作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第一批建设省份,采用跟从模式,使用海南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省本级和部分地市进行试点,在试点结束后改向自建模式,与博思软件合作重新实施部署了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系统造价近2,000万元。

图表:内蒙古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从跟从模式转换为自建模式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底 资料来源:采招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底 资料来源:采招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三,各财政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需要与一体化系统对接,空间可期。在各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完成后,省、市、县各级需要制定财政预算的事业单位(如医院、高校等)为按规范管理需要建设相关平台,并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因此,我们认为后续财政预算单位相关平台建设也将为业内公司创造收入。

图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的联系

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与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的业务内容、联系与区别参考招股说明书中的业务介绍

资料来源:中科江南招股说明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增量市场的竞争格局中,我们认为前期参与省级系统建设的厂商仍然具有竞争优势。出于上下级系统对接需求及高效便捷的考虑,地市区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多选择与省本级系统相同的承建商。以第一批次中的陕西省和第二批次中的山东省为例,二者建设方式均为省市分建型,其省本级和地市推广均为同一承建商。因此,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省本级系统承建情况推断地市区县系统建设的竞争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相关厂商仍将受益于市场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我们认为获得省级订单较多的厂商拥有领先优势。由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财政信息化过程中举足轻重,如果一厂商取得了某省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该厂商将享受良好的品牌效应,对承接该省的其它财政信息化业务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带动该厂商整体业务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密切关注厂商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情况,有助于在更长期的视角上,判断其在各地区财政信息化进程中是否具备优势并获取更多收入。

风险提示

升级改造需求不及预期。当前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已经基本建设完毕,未来各级一体化系统的升级改造需求可能不及预期,相关公司业务业绩增长具有增速放缓的风险。

自建模式推广低于预期。目前采用跟从模式的省份替换成自建模式的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因此业内厂商确认相关收入可能不达预期。

相关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政务软件系统的建设较为依赖相关政策的发布,财政信息化相关政策的发布及落地进度具有不确定性。

[1]http://www.mof.gov.cn/znjg/bbzn/

[2]http://www.dongying.gov.cn/art/2011/5/3/art_43605_3044061.html

[3]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9/25/content_5325315.htm

[4]http://www.ccgp-shandong.gov.cn/sdgp2017/site/readcontractnew.jsp?id=200370662

[5]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9/25/content_5325315.htm

[6]http://103.83.45.82/api/placardPreview?bidId=de6b36857c81497d822e7f759514e23c

[7]https://yss.mof.gov.cn/zhengceguizhang/202004/t20200427_3505442.htm

[8]https://czj.km.gov.cn/c/2020-04-30/3497630.shtml

[9]中科江南公告提及http://vip.stock.finance.sina.com.cn/corp/view/vCB_AllBulletinDetail.php?stockid=301153&id=8776817

[10]https://gks.mof.gov.cn/guizhangzhidu/202209/t20220921_3841811.htm

[11]https://gks.mof.gov.cn/guizhangzhidu/202304/t20230414_3879079.htm

[12]https://xxzx.mof.gov.cn/guizhangzhiduxxzx/202304/t20230420_3880111.htm?eqid=eb5ee9480073a8b6000000026443ec7a

[13]本报告中所有提及的订单情况均为以下数据来源:1)截至2023年2月底,来自采招网的公开订单手工整;2)博思软件、中科江南上市公司公告;3)各参与厂商官方微信公众号。订单情况存在不完全统计,仅供参考。

[14]《财政部关于开展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工作的通知》(财办〔2019〕44号)http://103.83.45.82/api/placardPreview?bidId=de6b36857c81497d822e7f759514e23c我们参考了该招投标公告中附件的表述

[15]注:内蒙古原先采用跟从模式,后改为自建模式。

[16]注:河南省一体化系统由中科江南承建(订单链接),陕西省一体化系统由博思软件承建(订单链接)

[17]注:关于“四个示范系统”的表述,在多地财政局政策文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招标合同中均有提及,我们通过多份政策文件、合同归纳得到是以上四个省份。其中主要参考了以下链接:1)西藏的采购文件中提及“直接选用河北或海南目前正在使用的、已基本符合一体化管理要求的系统”;2)陕西省政策文件提及“财政部将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评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4个示范系统之一”;3)中国财政(财政部官方公众号)提及“河南作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第一批实施单位”,且河南采用的为自建模式而非跟从。

[18]http://ccgp-henan.gov.cn/henan/content?infoId=1419038

[19]重庆为直辖市,其市本级系统与其他省份的省本级系统属于同一层级。

[20]北京市太极华青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公司由北京兴财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00%控股,穿透后其实际控制人为杨葆松。

本文摘自:2023年9月8日已经发布的《数字政府系列之四:财政信息化市场透视》

车姝韵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50005 SFC CE Ref:BTM272

于钟海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8070011 SFC CE Ref:BOP246

童思艺 联系人 SAC 执证编号:S0080122070064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
  • 09-14 恒兴新材 603276 --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
  • 09-13 科强股份 873665 6.2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